——我真的是傻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一直没有想到呢?</br> 青登的唇边浮起自嘲的笑意。</br>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灯下黑”吧。</br> 衣服、化妆品和首饰——它们之于女性,确实犹如肥料之于庄稼——庄稼离了肥料,虽也能正常生长,但会长得不够壮实。</br> 但是,除了这三者之外,还有一样对女性来说必不可少的物事。</br> 那就是镜子!</br> 没有镜子,你怎么试衣服?</br> 没有镜子,你怎么画妆容?</br> 没有镜子,你怎么戴首饰?</br> 一念至此,青登脸上的自嘲之色更浓郁了几分,心里又自嘲了一声: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br> 他先前一直在跟衣服、化妆品和首饰较劲,思绪在死胡同里打转,直到瞧见紫阳的银镜后,才猛然注意到这座不起眼的“金山”!</br> 时下的日本仍在广泛使用铜镜。</br> 所谓的铜镜,顾名思义,就是选用含锡量较高的铜,将其仔细打磨后做成的镜子。</br> 这样的材质,这样的制作方法,其清晰度是肯定不用指望了。</br> 虽能照物,但也就堪堪达到“能够分辨人与大猩猩”的程度,根本就看不清具体的细节。</br> 因此,银镜之于铜镜,根本就是降维打击般的存在!</br> 不论是清晰度还是美观度,银镜都甩铜镜不知多少条街。</br> 在李比希发现“银镜反应”后,银镜已开始在西洋诸国普及。</br> 虽然银镜在而今的西方已相当寻常,但在目前的仍未点亮“制镜技术”的科技树的日本,仍是个相当宝贝的稀罕货。</br> 日本开国后,便有西洋商人瞅准此商机,将一船又一船的银镜运往日本。</br> 然而,因为银镜乃易碎品,保存起来较为困难,再加上飘洋过海的货运成本,使得当银镜登陆日本岛屿时,那价格都贵到天上去了!</br> 此外,那愈演愈烈的尊攘运动也进一步地抬高了其价格。</br> 其他地方暂且不论,但在已然沦为尊攘运动的最前线的京畿地带,尊攘志士们四处狩猎“国贼”。</br> 凡是兜售西洋商品的商人,都会被他们扣上“国贼”的大帽子,轻则被砸店铺,重则丢掉脑袋。</br> 出于此故,在整个京畿地带,只要是有西洋标签的商品都很难光明正大地摆上货架。</br> 平心而论,从这一方面来讲,尊攘运动具备一定的反帝国主义的积极意义。</br> 尊攘志士们对西洋货的强烈抵制,在无形中增大了银镜的售卖成本。</br> 于是乎,便如紫阳今日所说的,她的那面不到巴掌大的西洋银镜,若是拿到市场上卖,绝对能卖出3、40两金的高价。</br> 毋庸置疑……银镜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同时还是无人涉足的“蓝海行业”!</br> 没有哪个女人能拒绝漂亮且清晰的镜子。</br> 镜子并非离了它就过不下去的生活必需品。</br> 其属性注定了只有摆脱生存压力的中上层阶级,才具备使用镜子的需求……而这正是青登想要的!</br> 赚穷人的钱,非青登所欲也。</br> 在官府、地方士绅的层层盘剥下,如今的日本底层百姓早已是一穷二白,近年来不断频发的农民起义便是最佳的佐证。</br> 从他们身上挣钱,就跟在石头上刮油一样,任凭你再怎么使劲儿,也刮不出几两油来。</br> 谁有钱就赚谁的!</br> 遍观整片京畿,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了。</br> 尤其是大坂!</br> 坐享“天下厨房”、“商都”等美誉的大坂,聚集了众多腰缠万贯的大富豪。</br> 要赚就赚他们的钱!</br> 镜子实乃最理想的、最如青登所愿的商品。</br> 若能批量生产银镜,那么毫无疑问——他将独占全日本的镜子行业!</br> 从此以后,新选组的军费还叫個事儿吗?</br> 届时,他可能连造军舰的钱都有了!</br> 银镜的制作方法……或者说“银镜反应”的难易度,也就“中学化学实验”的水平。</br> 在现代,随便找家重点中学的化学实操室,都能找齐该实验所需的各项材料并轻松完成该实验。</br> 只不过,中学的化学知识……其对青登而言,已是尘封在大脑深处的古老记忆……</br> 所幸的是,前世的青登一直是成绩优异的高材生。</br> 别小瞧高材生的含金量啊!</br> 虽然具体的细节已然模糊,但大体的内容和重要的部分,他仍记得清清楚楚。</br> 还有一处幸运的地方,那便是制作银镜所需的4种化学物质——葡萄糖、氢氧化纳、氢氧化铵溶液、硝酸银——都能从随处可见的民用品中制取。</br> 在与紫阳告别后,青登领着木下舞跑遍了京都和伏见的大半个市场,总算是将所需的材料、设备都给买齐了。</br> 用玉米和土豆中所含的淀粉制取葡萄糖。在100度下用0.25%-0.5%浓度的稀盐酸使玉米和土豆中所含的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的水溶液,经浓缩后便可得到葡萄糖晶体。</br> 在国门洞开后,玉米和土豆都已出现在日本的各大城町的菜市场里,所以这两种蔬菜并不难买到。</br> 氢氧化纳[NaOH]俗称“火碱”。早在古时便有制作火碱的土法。盖房子使用的熟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钙[Ca(OH)?],把它和纯碱[Na2CO3]的溶液混合,过滤掉固体,然后蒸发提纯,就可以得到火碱。</br> 氢氧化铵[NH3·H2O]溶液就是氨水。往尿液中加入碱,加热反应后生成氨气,再将其溶于水变成制出氨水。</br> 至于硝酸银则需要用到干馏硝石。先用干馏硝石得到硝酸,做出硝酸以后立刻将其放进银器,便可制成硝酸银。</br>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程序正确并且手脚麻利,仅需半个小时就能做出一面银镜!</br> 当然,上述所言,始终是理论。</br> 理论讲得再漂亮也是虚的。</br> 若想将这些理论落实为真切的金山银山,还是得靠自己的双手去逐渐摸索!</br> “呼……”</br> 青登长出一口气,然后目光坚毅地从怀里抽出束袖带,扎紧两袖。</br> “上吧!”</br> 他点亮烛灯,埋首案前。</br> “叮叮咚咚”的瓶罐敲击声,响个不停。</br> ……</br> ……</br> 约莫2小时后——</br> “可恶!尿液不够啊!”</br> 青登以“orz”的姿势趴在地上。</br> 他所选择的第一个实验目标,是制取氨水。</br> 没承想,才刚起步就碰了个钉子。</br> 制取氨水需要用到尿液。</br> 此项材料应该是最易得的,青登直接自取自用。</br> 然而,兴许是设备不够精良的缘故吧——因为难以买到试管、滴管等专业的实验器材,所以只能用锅碗瓢盆来凑活着用了——忙活了好一阵子,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br> 不仅没能成功制出氨水,而且还将好不容易存下来的尿液给用光了。</br> 尽管很遗憾,但实验还是要继续进行的。</br> 青登一边站起身,一边念念有词:</br> “得去寻找新的尿液……”</br> 这般嘟囔过后,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从其脑海中掠过。</br> 近藤勇、土方岁三、永仓新八、斋藤一、井上源三郎……</br> 才刚回忆了5张脸,他就跟发了噩梦似的,脸色“唰”地一白,身子猛打了几个哆嗦。</br> 不是他嫌弃兄弟啊……可是……可是……他真的不想接触这些人的尿!</br> “既然不愿拜托他们,那就只能……”</br> 青登才呢喃到一半便沉默了下来,眉宇间流溢着难以言喻的古怪情绪。</br> 烛光打在他的身上,拉出一条长长的、幽幽的、深邃的身影……</br> ……</br> ……</br> 翌日——</br> 文久三年(1863),2月25日,清晨——</br> 京都,壬生乡,新选组驻所——</br> “哈哈哈~~~!”</br> 总司打了个大大的哈欠。</br> 只见她半闭着惺忪的睡眼,身形晃晃悠悠,走着“Z”字形,像极了喝醉的酒鬼,</br> 这是她的老毛病了——“起床呆”很严重。</br> 忽然间,便听“嘭”的一声响……因为行进路线摇摆得厉害,所以她的脑袋不慎撞上走廊的墙壁。</br> 从音量听来,力度还蛮大的。</br> 然而,她仅搓揉了几下挨撞的部位,便像个没事人似的,接着像游魂一样,继续朝厕所的方向飘去。</br> 这个时候,青登的声音倏地自其身后响起。</br> “小司。”</br> “嗯……?哦……是吉君(橘君)呀……爪呀(早安)……”</br> 因为神智尚未恢复完全,所以她讲起话来含糊不清。</br> “小司,你现在是要去解手吗?”</br> “……”</br> “……”</br> 突如其来的劲爆发问,令得对方猛然睁大双目,眸光霎时变得清明不少。</br> “是的,我正要去解手……橘君,你问这个做什么?伱现在是有什么很占时间的要事须委托给我吗?”</br> “这个嘛……确实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拜托你,但并不耗你的时间,是一件你在解手时就能顺手完成的小事,只不过……怎么说呢……”</br> 青登支支吾吾,目光躲闪。</br>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优柔寡断、拖泥带水的人。</br> 因此,仅踌躇了片刻,他深吸一口气,一鼓作气地快声道:</br> “小司,可以把你的尿给我吗?”</br> “……”</br> “……”</br> 沉默降临在青登和总司之间。</br> 这一瞬间,仿佛连地上的蚂蚁走动声都变得响亮如雷。</br> 大约五秒后,惊愕化为声音。</br> “……橘君,你的脑袋还好吗?”</br> 总司的眼神像是看见不妙的东西。</br> 残存在其意识中的睡意彻底消散。</br> 她探出手掌,摸了摸青登的额头。</br> “没有发烧啊……这一大清早的,你在说什么癫话呢?”</br> “我没有生病,更没有发癫,我是很认真的。”</br> “还说你没有发癫?你这不是病得不轻了吗?”</br> “都说了,我没有发癫。小司,我……不,新选组需要你的尿。”</br> “你的话怎么越说越离谱了!好吧,那我姑且问一下好了,你要我的尿来做什么?”</br> “赚钱。”</br> “我的尿是要怎么拿来赚钱啊?!”</br> 吼毕,抓狂的总司红着脸,伸手掖紧腰带。</br> “此事涉关机密,暂时还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总之,我现在真的很需要你的尿!”</br> 说罢,青登伸出双手,抓住总司的两肩,表情认真且诚恳。</br> 望着对方的如此神态,少女的表情出现了动摇。</br> 但是,仅弹指的功夫,其理智便重新占据高地。</br> “走、走开!你是不是以为我很好说话,所以不论提出多么离谱的要求,我都会乖乖答应呀?”</br> 总司死死地掖紧腰带,力度之大,连骨节都泛白了。</br> “总而言之,我是绝对不会将我的……我的……我的这个什么给你的!”</br> ……</br> ……</br> 十来天后——</br> 文久三年(1863),3月10日——</br> 京都,某地——</br> “呐,你有没有觉得橘先生最近好奇怪哦。”</br> 原田左之助向其身旁的永仓新八搭话道。</br> 永仓新八点了点头,符合道:</br> “嗯,确实是有些怪异。”</br> 5天前,新选组正式开启“日常巡逻”。</br> 每天都有至少3支番队上街巡逻,逮捕或斩杀不法分子和可疑人员。</br> 在新选组的队士们的眼里,巡街的日子无疑是假期一般的存在——只有在上街巡逻的时候,才不需要训练。</br> 今日负责巡逻的队伍,是永仓新八的二番队、井上源三郎的六番队、原田左之助的十番队。</br> 天空刚翻鱼肚白,三人便领着各自的队伍,英姿飒爽地跨出驻所的大门。</br> “一夜间消灭楠木组”的丰硕功绩,使得新选组在京都的威望大涨。</br> 虽然还不足以震慑萨摩、长州等各大势力,但小鱼小虾们肯定是不敢再明目张胆地作乱了,京都的治安环境大为好转。</br> 相对的,新选组的日常巡逻也变成了平淡的“武装游行”。</br> 在京都的大街小巷逛上一整天也碰不着一件像样的案子、一个值得注意的可疑人物。</br>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三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天来。</br> 原田左之助:“橘先生最近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叮叮咚咚’的不知在捣鼓些什么。源叔,有没有什么内情可以透露一下?”</br> 井上源三郎苦笑一声。</br> “我也不太清楚啊……我也很在意橘君近期的怪异举止,所以就在前两天,我找上总司,向她询问此事,然而她也表示不清楚。”</br> 话音未落,他便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顿了一顿。</br> “说起来……总司最近也很奇怪。”</br> 他的这句话,顿时引起永仓新八和原田左之助的注意:</br> 二人异口同声地反问道:</br> “哦?他怎么了?”*2</br> “我近来总是瞧见她鬼鬼祟祟地将一罐不知装着啥玩意的瓷壶交给青登。在递交此壶时,她就像是做贼一样,左看一看,右瞧一瞧,表情还很僵硬,跟赴刑场似的。”</br> *******</br> *******</br> 经过豹豹子的不懈努力,总算是成功将今日的更新时间改善一些了!(流泪豹豹头.jpg)</br> PS:在写完这章后,豹豹子不禁自问:写出这种逆天剧情的我,脑瓜子还正常吗?</br> 能在得知“氨水的制取需要用到尿液”的这一知识点后,便能迅速想出这样的逆天剧情……豹豹子果然是天才!(豹憨.jpg)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15_115155/7513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