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马皇后转危为安
    青霉素液经过细长的管子与针尖进入至血管之中,随着静脉回流的血液将青霉素液输散至体内……</br>  朱橚紧张地站在一旁观察着。</br>  母后的手面没有红肿,没有发烫,说明并没有出现青霉素过敏症状,这是一个好的迹象。</br>  “咳咳——”</br>  马皇后猛地咳了起来。</br>  朱元璋急切地凑上前,喊道:“妹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朱橚,准备拔针!”</br>  朱橚也很害怕出现意外,毕竟这东西输入人体会有什么反应,要不要人性命,没有一点先例可寻。</br>  这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头一次青霉素临床实验。</br>  马皇后看着紧张不已的朱元璋、朱橚等人,咳过之后赶忙说:“只是嗓子有些难受,并没感觉到哪里不适,要实验,那就进行到底吧。只是重八,纵是这事不成,青霉素的研究也要继续下去,万万不可因噎废食——”</br>  “妹子,咱知道这些,你且好好休息着。”</br>  朱元璋神情里满是不安。</br>  朱橚摸了摸马皇后的脉,并没有感觉到多少变化,心头稍安。</br>  药效不可能发挥得太快,但若是出问题,那很可能是猛烈且迅速的,这个时候不见脉象变化,反而证明了青霉素液相对安全。</br>  只不过,马皇后的呼吸依旧粗沉。</br>  没办法,丹痧已是“烂喉”,这病症若是在朱雄英、顾治平身上,恐怕两人早就扛不住了。</br>  马皇后经历过的事多,外柔内刚,心性强大,这才硬抗了下来。饶是如此,她也意识到了“命不久矣”,这才提出拒绝诊治。</br>  时间一点点过去,马皇后闭上了眼,又再次睁开,挣扎几次,终抵不住,被困意一口吞噬。</br>  朱元璋在房中不断踱步,看着第一瓶液体挂完,又开始挂第二瓶,对朱橚指了指挂着的玻璃瓶子:“那里面也是青霉素?”</br>  朱橚摇了摇头:“只有第一瓶里面添加了青霉素,这一瓶是盐水。”</br>  “盐水?”</br>  “用高纯度的盐与蒸馏水,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父皇放心,这种盐水做过实验,很是安全,头疼难受的时候也可以挂挂,有些作用。”</br>  在输完青霉素之后,朱橚明显放松了许多,后续的两瓶盐水并不会带来危险。</br>  这东西虽然还没正式敲定下来,但在医学院内部已经进行过几十次实验,虽说有几次因为配比没找好出了点问题,但后续的盐水已相当安全,至少最近二十次的盐水实验没有出过任何问题。</br>  青霉素液太浓,不敢直接使用,也是融到了盐水之中经过输液进入体内的。</br>  朱橚看着朱元璋有些迷茫的神情,压低声音:“新医学已经出现了不少成果,除了这盐水外,还有一种葡萄糖水,也可以用于输液。有人提出将一些医药粉碎后混入葡萄糖水或盐水中输液以观察疗效……”</br>  朱元璋想不到新医学已发展到了这一步。</br>  传统医药主张熬中药,不是内服就是外敷,还有针灸等,而新医学走的是另一条路,不是输血就是输液,不是动刀子,就是肉眼所不能见的微观细菌病毒……</br>  而这一切的源头,皆来自顾正臣。</br>  这个家伙,此时此刻又到了什么地方,经历着什么样的冒险故事,有没有找到土豆、番薯,倒是令人浮想万千。</br>  “父皇——”</br>  朱橚喊了一声。</br>  朱元璋收回思绪,看向不知何时已跪在床榻前诊脉的朱橚,赶忙走了过去:“如何?”</br>  朱橚放下手,站至一旁:“还请陛下准许郝院判、赵院长、孙院长分别诊脉,然后商议。”</br>  朱元璋侧身。</br>  郝致、赵臻、孙五娘分别上前诊脉。</br>  这时,马皇后尚未醒来。</br>  郝致抓着胡须,有些震惊。</br>  赵臻心头释然,满身轻松。</br>  孙五娘欣喜不已,没等朱元璋发问便说了出来:“从脉象上来看,皇后的病症已有所好转,原本虚弱的脉象出现了些许力道,这是回转之力,是复苏之迹!”</br>  朱元璋向后退了一步,原本坚挺紧绷的身躯在这时终于弯了一下。</br>  朱橚想要扶一扶,脚步刚动,朱元璋便挥了挥手:“无妨,朕只是怕了。”</br>  怕?</br>  郝致、赵臻等人低头。</br>  朱元璋可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杀人无数,他竟说自己怕了!</br>  只因马皇后。</br>  看得出来,两个人的感情极是深厚,羁绊极深。</br>  郝致开口:“陛下,想来应该是青霉素发挥了作用,只要继续好转一些,臣等有把握将马皇后治愈。”</br>  赵臻、孙五娘听得直皱眉。</br>  啥意思,你们太医院的人还要不要脸了?</br>  之前不敢担责任,连支持使用青霉素的话都不敢说,现在竟然说有把握治愈马皇后,咋滴,功劳是你们太医院的?</br>  朱元璋这次没给郝致好脸色,直言:“待马皇后痊愈,朕会论功行赏。”</br>  朱橚对于是谁的功劳并不在意,最重要的是母后的安危。</br>  接下来的观察令人振奋,尤其是马皇后这一觉足足睡了四个时辰,这对于多日遭遇病痛折磨,几难睡眠的她来说是一件好事。</br>  在第二天完成青霉素输液后,马皇后的丹痧病症终于出现了明显好转,尤其是咽喉处没有了脓液,其他地方的脓液也逐渐消退,配合其他药物,喉咙的恢复加快。</br>  赵臻对朱元璋的禀告就四个字:“转危为安!”</br>  有了这四个字,朱元璋终于放心了,为了不耽误国事,干脆让人将奏折送到了坤宁宫内。</br>  两日后,马皇后基本痊愈,除了还有些咳,稍许头疼外,已没了多大问题。</br>  这一场病,几是要了马皇后的命。</br>  看着行动如常的马皇后,衣不解带多日的朱橚对朱元璋、马皇后道:“父皇,母后,前几日儿臣一直闷在实验室内,对母后病重的事并不知晓,让儿臣速速入宫,并提出使用青霉素救治母后的,是朱雄英与顾治平。”</br>  “若要论功劳,不能少了这两个人的功劳。尤其是顾治平,他说在顾先生所写的书中记录了青霉素可治丹痧,加上实在别无他法,儿臣这才斗胆,铤而走险,冒险一用。幸是苍天保佑,母后安康!”</br>  对于朱雄英、顾治平的介入,朱橚并没有第一时间告知朱元璋,毕竟万一出点事,那朱元璋很可能会怪到这两人身上。</br>  现在说出来,没有担责的风险,只是妥妥的功劳。</br>  这也是朱橚的守护。</br>  朱元璋还以为朱橚入宫是因为听到了官员祭祀祈祷的消息,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两个家伙,眼见马皇后身体好了,放声大笑道:“看来咱要好好赏赏他们才是。这样吧,顾正臣为定远侯,他儿子又立了功,那就封个定远将军吧……”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85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