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戍是一种不稳定的值守制,与稳定的卫所制迥然不同。</br> 朱元璋向来希望一切稳定、固化下来,是什么人,就安在什么地方,子子孙孙为大明充当齿轮运转就行了。</br> 可面对海外飞地,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朱元璋也不希望好不容易弄来的飞地,过上几十年就成了祸乱之地,不听皇命。</br> 从目前来看,轮戍是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不需要带家眷,一群军士前往,时间到了换一批上去,前一批军士坐船回家,既保证了飞地有军士值守,实现事实上的控制,又保证了军士不会被某个将领带偏,形成个人私兵。毕竟军士也有家室,跟某个将官造反对抗朝廷,这家人怎么弄,故土如何舍?</br> 李文忠言道:“对旧港而言,轮戍是最好不过的法子。只不过南洋毕竟辛苦,又是久别本土,当加大粮饷以安军心、军士家眷之心。至于具体人选,臣想,张赫既拿下了三佛齐,威震南洋,被定远侯推为首功,由他作为第一任将官,主管首轮轮戍可行。”</br> 徐达赞同李文忠的看法:“张赫开国时有功,这些年在沿海立下了不少功劳,如今又在南洋立下大功,为大明开疆拓土,控制了重要海道,当给其封赏,并安排其负责旧港事宜。”</br> 朱元璋见李文忠、徐达都举荐张赫,呵呵笑了笑,言道:“张赫早年从朕征战,开国之后多负责海运之事,还剿灭过不少倭寇海贼,现如今功劳再加,当给重赏才是。既然这样,那便将张赫的名字,放在封爵里面吧,等傅友德、蓝玉等人班师回朝后,给其侯爵,让其镇南洋、抚四海。”</br> “陛下英明。”</br> 李文忠、徐达行礼。</br> 朱元璋摆了摆手,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轮戍之事可以抓起来了,不宜使用东南方向的水师军士,就从淮安、江阴等地水师里抽调三千有妻儿的军士进行训练吧,争取秋日下南洋进驻旧港。”</br> 徐达微微皱眉:“陛下,三千人手——够吗?据说旧港旁有个叫满者伯夷国的,势力很大。”</br> 朱元璋淡然一笑:“满者伯夷都介入到三佛齐之事了,以顾正臣的性子,这个时候满者伯夷恐怕麻烦不小。不得不说,这个小子创造出来的陈祖义,倒真是好用。”</br> 李文忠、徐达对视一眼,苦涩摇头。</br> 陈祖义这个牌顾正臣一定会在南洋用到极限,而使用完之后,陈祖义海贼团将会消失,而南洋的格局恐怕会发生巨变,这种超强的引导、谋略、推进,还有演戏骗人的本事,顾正臣确实厉害。</br> “陛下,韩宜可求见。”</br> 内侍前来通报。</br> 朱元璋点了下头,对李文忠、徐达道:“这事安排人好好负责,事关商利、海运,不能大意了。”</br> 两人答应,领命而去。</br> 韩宜可入殿行礼。m.biqubao.com</br> 朱元璋看了看韩宜可,冷着脸道:“朕将你送去北面历练,这才将你调回督察院不到一个月,你已来这武英殿十二次了。何事在朝堂之上说不清楚,还需跑来朕这里说?”</br> 清瘦的韩宜可抬起头,正色道:“陛下让臣当监察御史,自然要进有利朝廷之言。臣之所以来此处,是担心陛下恼怒,当众抽臣,有失威严。”</br> 朱元璋呵了声:“朕在这里恼怒抽你,就不失威严了?”</br> 韩宜可回道:“至少文武看不到。”</br> 朱元璋坐了下来:“直说吧,这次又是为了何事?”</br> 韩宜可肃然道:“开国至今一十三年,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重税苛税累累,远甚于大明其他之地。皆是大明子民,为何不可一视同仁?臣恳请陛下,莫以惩罚之心,苛待子民,当减税纾困四府百姓。”</br> 朱元璋的脸当即冷了下来。</br> 什么叫惩罚之心?</br> 这是指着朱元璋的鼻子说,你不能因为张士诚当年得到这些百姓的帮助,导致你打江山困难而惩罚他们。苏松等地重税这事在朝堂中一直是个禁忌,都知道老朱要脸,骂他的话不能说,可韩宜可偏偏骂了,还很直接。</br> 朱元璋拍案而起,愤怒地喊道:“你是越来越放肆了!”</br> 韩宜可没有半点畏惧,人虽然跪着,可上半身更直了:“那些百姓难道不是陛下的百姓?都说君父天下,难道说,那四府的人,不是必须的子民?”</br> 朱元璋豁然起身:“是朕的子民,但他们犯了错——”</br> 韩宜可浩然道:“何错之有?群雄争霸时,各为其主,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事已过去十余年,即便有错,这惩罚也该到头了。如今陛下重开恩科,天下士子人心正热,若能将苏松等地重税顽疾解决,为陛下歌功颂德者必众。”</br> 朱元璋紧握着拳头。</br> 这个家伙是个人才,可就是太过刺头,太过刚硬,丝毫不给人留脸面与余地,不知道迂回进言。</br> “韩宜可啊韩宜可,朕将你调来当御史是个错啊,你去广州当知府吧。”</br> 朱元璋开口。</br> 韩宜可行礼,言道:“臣会去广州,但四府重税之事,陛下当……”</br> “够了!”</br> 朱元璋打断了韩宜可,将其赶了出去。</br> 在韩宜可收拾行李准备奔赴广州时,下人通报:“有个胡姓商人求见。”</br> 韩宜可并不认识什么商人,也不想与商人打交道便拒绝了,可下人去了没多久又返回,对韩宜可道:“这位商人说,前往广州的船已经准备好,可以一路同行。”</br> “呵,我是去赴任,跟商人一起去算什么事?”</br> 韩宜可摇头。</br> 下人补充了一句:“可这个商人说,这是东宫的安排。”</br> “东宫?”</br> 韩宜可脸色陡然一变,赶忙命人去请。</br> 胡恒财走了进来,对韩宜可行礼,含笑道:“韩御史若是走陆路,去广州少说也要三个月。可若是换行海路,两个月足够了。”</br> 韩宜可打量着胡恒财,这个人透着一股子老练与沉稳之气,皱眉问道:“东宫的安排,你不是一寻常的商人吗?”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696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