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寒门养婿 > 第830章 巍峨青城
    翌日,下午。

    一艘掛云帆在岷江上缓缓驶来。

    船头三名书生打扮的人,正仰头著远巍峨的山峰侃侃而谈。

    苏子安满脸意得地道:“蔼蔼青城山,拔地峰爭秀。茫茫云雾里,云开西蜀后。”

    “子安,好诗。”范子帧笑道:“子瞻兄,青城三十六峰、壮若城墻、天仓为拱形,故称青城,今日一见如何?”

    “巍峨青城,浩岷江。天府毓秀,锦书香。”苏牧缓缓轻,而后笑了笑,“下船吧!”

    两人闻言一起惊讶的看向苏牧。

    苏子安抱拳道:“子瞻兄,区区四句话,十六个字,却是將此地夸的天花坠,果然不简单啊!”

    范子帧道:“好一个,天府毓秀,锦书香,子瞻兄果真大才啊!”

    天府之国说的是都,锦之城说的也是都。

    苏牧这是在夸赞眼前景的同时,將都的读书人一起夸了。

    而这里又只有苏子安和范子帧两个读书人,两人自是用非浅。

    此时船只缓缓靠了岸,关雄带人下了船,三人亦是下船,换乘了马车。

    马车向西行了两刻钟,便来到了青城山脚下,三人下车步行,很快登上了上山的石阶。

    正值晚冬,天气森寒,云布,三人走了半个时辰来到了山腰,但见眼前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又带翠绿,一眼去,似是一幅幽山水画卷。

    范子帧道:“子瞻兄,下午时辰过半,待咱们上到山顶,只怕是来不及下山了。”

    “山顶有道观,常接待香客留宿,在山顶留宿一晚就是了。”

    苏子安裹服迈步踏上台阶。

    苏牧点了下头,旋即迈步跟上。

    范子帧回头看了一眼,见后几名护卫在后面跟来,遂也跟了上去。

    三人走走停停,于黄昏时,终于登上了青城山最高峰。

    此时几声钟声响起,一浓厚的香火味迎面扑来。

    苏子安前面带路,不多时,一栋栋古古香的建筑出现在眼前。

    “最高的那老君阁,这里是上清宫。”

    苏子安介绍道。

    说罢找道拿了三个香,在上清宫前的方鼎中上起了香。

    苏牧却是无甚兴趣。

    他此来是为了看一看青城山的况。

    青城山地岷山山脉边缘,而岷山山脉全长约有一千里地,靠近蜀州的两百里范围是大魏的领土,再往里就是吐蕃诸部的领地了。

    属于大魏的这两百里,又以青城山为界,向西是山区,住的是土人,向东是平原,住的是汉人。

    歷来蛮夷叛变,最先夺取的就是青城山,青城山一旦丟了,位于山脚下的整个蜀州也就危险了。

    青城山三十六座山峰之间壑相连,共有三条山路通往蜀州,分別是三龙、五龙、九龙。

    其中三龙便在苏牧三人所在的山峰下面。

    由于青城山两面都是大魏的领土,三条中只有量守军驻扎,并不限制土人通行。

    三龙向北三十里便是岷江,岷江江水来自西面的高原,经都江堰流都平原。

    子出现在蜀州城,说明很大可能是来自山里。

    但山里况很復杂,尤其是朝廷给了土司部自治的权利,苏牧纵然是皇帝也不好让人进山去追查。

    如果单单是派人去问那些土司,大概不会有什么结果。

    让杨灵带兵进山,势必会得土司们造反,一旦他们发现无力抵抗,很可能將铁幣转移,退到吐蕃人的地盘。

    吐蕃人得到这些铁幣,会变的更加难以征服。

    这与他的计划不符。

    大魏的军队征服其他地方或许会很轻松,攻打吐蕃却是要面临高原缺氧的问题,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让那些铁幣流吐蕃。

    苏牧皱眉思忖良久,终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苏子安和范子帧在上清观上完香,往峰顶最高的老君阁走去。

    苏牧在后面缓步跟上,同两人在老君阁欣赏了一番风景后,找到管理客舍的执事长老,要了几间屋子住下。

    关雄推门进来。

    苏牧道:“殷良可有传来消息?”

    关雄道:“目前还没有。”

    出发前苏牧派殷良去了蜀州,派李守贵的战船去了都江堰,范月怡则留在了都府坐镇。

    他此行势必要找到失去的铁幣。

    苏牧点了下头,“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隨我下山去蜀州城。”

    ......

    川蜀盆地周边,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

    青城山西一百五里外,一方圆二十里的山坳中,无数人正在热火朝天的举行著篝火晚会。

    这里名神木垒,海拔高达千丈,是弥羌族最神圣的地方。

    神木垒附近居住著四十六个弥羌族部落,共计三十余万人口。

    四十六个部落有大有小,朝廷共敕封了七名土司。

    土司隶属吏部管辖,朝廷给予符印,职位采用的是世袭制,土司负责为朝廷征缴赋税,但他们在辖区有绝对的自治权,朝廷无权直接干涉。

    篝火前无数男正在载歌载舞。

    弥羌族自称云朵上的民族,他们以牧羊为生,故此上穿的都是羊皮制的袄子,头带羊皮帽子,额头正上方著三长长的羽。

    一名带著羊皮帽子的大汉,跳著跳著到了一名著子,头戴大红瓦片帽的高挑子旁。

    大汉嘿嘿笑道:“我阿爹已经去跟你阿爹提亲了,依凌嫁给我可好?”

    弥羌族本无姓氏,到大魏敕封后,渐渐有了姓氏,共有七个,姜、董、坤、何、温、溪、郁。

    其中姜通羌,故此这个姓氏的人最多,实力也最大。

    这名子便姓姜,是土司姜结于的儿。

    姜依凌生的异常高挑貌,是眾多弥羌族男子爭相要娶的对象。

    如果苏牧在这里,会第一时间发现弥羌人的相貌很像乌桓人。

    姜依凌的和五观与凡楚楚极为相似。

    两人并不是容貌相似,而是人种相似。

    姜依凌脸微微一变,“董奴儿,你放弃吧!我不会嫁给你的。”

    “我家可以给你家一千只羊做聘礼。”董奴儿將羊皮袄子往腰上塞了塞,四下扫视,瞪眼道:“你们都不是我的对手,不信,你们可以一起上。”

    此时他觉得附近的男人都是他的敌。

    必须用武力震慑住他们。

    周围的汉子见董奴儿如此说,纷纷扯著嗓子嚎起来。

    “嗷呜——”

    “嗷呜——”

    一边学著狼,一边开双臂,支起架子,似是要围殴董奴儿一般。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36_136062/4999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