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寒门养婿 > 第202章 御驾亲临
    “那牌子是陛下派人竖起的?”

    沈云初听了韩小六的匯报,无奈向苏牧。

    韩小六双打著,苦脸:“小人关门时,那些人又立起了一块,上面写的是姑爷在临湖时出的那一联。”

    他现在脖子还发凉,刚才那柄刀就差一寸,他险些回不来了。

    沈云初无语扶额。

    苏牧耸耸肩,笑道:“为夫实在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沈云初如今倒不是不能出门,只是子保守,不想一出门就承那么多人的目。

    打发韩小六离开,来到苏牧前,疑心道:“陛下为何如此做呢?”

    苏牧坐回书桌前,摇了摇头,手指轻轻敲著桌面。

    他也想不通皇帝为什么来这么一出。

    两人正在沉默间。

    韩小六跑进书房,眼中惊恐:“小姐,姑爷。门外,门外,来了撵。”

    苏牧和沈云初闻言对视一眼。

    皇帝来了。

    两人不敢怠慢,苏牧急忙出去迎接,沈云初则回房更,是誥命夫人,朝廷赐了誥命夫人服饰,皇帝驾临沈家,需要换上服接待。

    誥命夫人的服饰有小面积凰图案,面圣与出席宫中重要宴会时必须穿戴才行。

    苏牧来到前院时,周縉已经在杨庆和李巖的陪同下进了门,几十名护卫上前,將整座前院护卫了起来。

    “学生参见陛下。”

    周縉见他拱手施礼,摆摆手道:“免了。”

    苏牧客气道:“陛下请里面坐。”

    周縉点点头,迈步进正堂,坐到正位上,四打量几眼,没有见到沈云初,心里有点小失,却又不好多问。

    他手:“你也坐吧!”

    苏牧缓缓坐下,问道:“不知陛下为何来了学生这里?”

    “朕听说你最近做了两幅绝联,將东京城的学子都难住了,朕想问问有没有下联。”周縉哈哈笑道:“放心,朕会替你保。”

    杨庆和李巖对视一眼,心说,陛下是为了见儿,哪里是为了什么下联。

    “咳咳——”苏牧轻咳两声,摇头道:“让陛下失了,学生暂时还没有下联。”

    他即便有也不打算说出来,门外那些人已经不是为了对对联而来,將下联对出来只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周縉点点头,“苏牧,你很有才学。”

    苏牧愣了一下,笑道:“陛下过誉了。”

    “哦!”周縉奇怪的哦了一声,又道:“你倒是很谦虚,朕问你,如果你去参加科举有几分把握?”

    “这个......”苏牧没想到他会问这么个问题,回道:“学生无资格参加科举,从未想过科举的事,无法回答陛下的问题。”

    周縉看著苏牧,缓缓道:“朝中许多大臣替你觉得可惜,你自己觉得呢?就从没想过参加科举,朝为?”

    苏牧淡淡笑道:“学生很好,做不做于学生来说是无所谓的。”

    周縉皱眉,微微有些慍怒:“你就没想过替朕的大魏效力?”

    苏牧:“......”

    老子是赘婿,赘婿不许参加科举,不许朝为,是你们周家的祖训,怎么现在怪起我来了?

    他心中虽这样想,却不能如此说,抱拳道:“学生以为,为大魏效力未必非要做,百姓各司其职,皆是为国效力。”

    大道理谁都会说,心中如何想,只要他不说,任何人都猜不到。

    “善。”周縉点点头,哈哈笑道:“朕很欣赏你的才学,你上次的赌据帮朕换回来三县之地,心中可有想要的赏赐?”

    苏牧摇了摇头,皇帝不能给他当,还能要什么赏赐,问道:“陛下还能给学生的妻子加封吗?”

    周縉愣了一下,开什么玩笑,五品誥命已经不低了,再加封朝中大臣怕是要掀桌子了,他摇头道:“不能了,朕决定让你去书院做个教书先生,你可愿意?“

    苏牧心中確实想做教书先生,但他只想自己开设书院,为自己培养人才和帮手,并不想给人打工。

    他笑了笑问道:“不知陛下说的是哪家书院?是国子监,还是太学?”

    国子监和太学都是朝廷的学,里面的先生都是有的,即便是外聘来的先生也要赐给职。

    他如此问,其实是將了周縉一军。

    周縉摇摇头:“朕准备將万岁山划出一部分给晏公卿使用,让他来京城建白鹿书院分院,你可有兴趣去那里教书?“

    万岁山位于东京城东北方位,是大魏数任皇帝倾力建造的皇家园林。

    据说万岁山括天下之,藏古今之胜,冈连阜属,左山右水,后溪旁垄,连绵弥满,吞山怀谷。

    苏牧心中有点震惊,他听说过万岁山,在附近路过时也打量过几眼,知道万岁山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大型公园。

    让他惊讶的是周縉竟舍得拿出来建书院。

    他小心问道:“陛下是要与晏山长合开书院?”

    周縉点点头:“也可以这样认为,朕出地方,由晏公卿来管理。”

    苏牧又问:“不是学?”

    “不是学,学中大多是仕族子弟,朕要晏公卿建的这所书院只收平民子弟。”

    苏牧闻言很快明白了周縉的意思,不得不对这位皇帝刮目相看。

    大魏员绝大多数来自于士族,他们子嗣又大多就职于学,但这对皇帝的统治很不利,周縉必须培养更多的平民子弟为员,让他们跟那些仕族子弟对抗。

    苏牧问道:“晏山长已经答应?”

    周縉点点头:“他已经在进京路上。”

    苏牧呵呵笑道:“其实陛下有所不知,学生在临湖时也开设过私塾。”

    周縉:“......”

    他扭头看向杨庆和李巖。

    杨庆和李巖互相对视一眼,旋即同时向苏牧拋去不屑的眼。

    你那也私塾?

    只有五名泥子学生的私塾。

    东京城里那样的私塾不于五百所。

    周縉虽不知道苏牧开过私塾的事,却从苏牧的话里听出了些什么。

    “你的意思是,你可以帮朕办书院?”

    苏牧尷尬笑笑,意思不言而喻。

    周縉摇了摇头,“你还太年轻,朕怕你误了朕的大事,此事朕只能给晏公卿。”

    苏牧很主去爭什么,对此事却很心,一直以来他梦寐以求的就是掌握一座书院,培养人才为己所用。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36_136062/4999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