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北派盗墓笔记 > 第272章 黑驼山无名大墓
    当天下午,我花几千块钱买了辆没有车架号的二手黑面包,在一起准备就绪后,于当天夜里十一点多前往黑驼山。</br>  本来这片儿地方就属于朔州郊区,加上深夜时分更加没人,路上很安静。</br>  “兄弟,咱们用不用带个丝袜头套什么的?万一被人看见了呢?”</br>  我瞥了胖子一眼,看着前方路况说:“不用,咱们是去刨坟,又不是去抢银行,套丝袜干鸡毛。”</br>  胖子哦了一声不在说话。</br>  我看出来他略微有点紧张。</br>  老黄则淡定的多,他皱眉说:“项兄弟,我还在琢磨中午那事儿,你说那女服务员到底听没听见咱们说话?”</br>  我想了想道:“我近距离闻过,她身上没一点土味儿,就是个很普通的饭店服务员,就算听到了些什么估计也不懂,因为咱们用的都是黑话。”</br>  老黄听后咧嘴笑道:“也是,好几年没干了,这重操旧业起来还有些疑神疑鬼的。”</br>  我笑了笑,没在说话,专心看路。</br>  夜里十二点到了地方,将车藏好,然后三个人提着蛇皮布袋上了山。</br>  我们用的头灯,我叮嘱他两头灯不要冲天照,也不要瞎晃脑袋,低头看路就行。</br>  这都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br>  夜间风大,尤其到了半山腰,风呼呼刮,像鬼哭狼嚎一样,而且今晚几乎没月光,很黑。</br>  “就是这里。”</br>  “胖子,你去那边儿的高点放风,后半夜千万别他娘的打盹犯困,发现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给我信号。”</br>  胖子立即跑去蹲在了草窝里,目不转睛盯着周围。</br>  掏出工具,我先蹲地上抽了根烟,倒不是说紧张,是我出来一个月,突然有点想小萱了,之前放风这活儿都归她的。</br>  “别歇着了兄弟,赶紧吧,咱们时间紧任务重啊。”</br>  我摁灭烟头起身,拎着平头铁锹直接开挖。</br>  老黄之前没见过这种连洛阳铲都不用,对准一处地方直接开挖的情况,他问了我,我懒得解释,只是让他赶紧跟我一块儿挖。</br>  要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还叫什么北派。</br>  我两带着头灯,一锹一锹挖土,配合的很好。</br>  这里不难看出来他有经验,因为打盗洞忌先快后慢,要匀速。</br>  土一铲铲带上来,不多时,地面就看不到我们两个了。</br>  这一带土里有很多“蚯蚓”,我和老黄一铲子下去偶儿能翻上来十几条,我觉得还是因为这处古墓“聚阴”的关系,蚯蚓就喜欢钻这种地方。</br>  挖到快两米深时,我让老黄上去,就用那种双层蛇皮布袋绑住四个角兜土。</br>  战国墓深,十几米都正常,唐墓不深,一般的老百姓死后埋在地下五米左右,陕西和山西一带唐墓两三米的也常见,但黑驼山这个唐墓,我初步预估有七米深,因为它身份可能不一般,有可能是丰王的妻子小妾之类的陪葬墓。</br>  深度又下了一米不到,看到突然露出来的土层后我脸色变了。</br>  不对....这怎么回事儿.....</br>  我赶忙又挖了小半米,这次彻底傻了眼。</br>  只见,在头灯照明下,土层呈黄褐色,非常平整光滑。</br>  见我停了,老黄可能以为见到砖顶了,立即下来看。</br>  等看到这一幕,他脸色比我更难看!脑门上也出了一层汗。</br>  此时已经接近凌晨两点。</br>  老黄抓了把黄褐土,没费力,很轻松,完全不像夯土那样紧实。</br>  他抬手用袖子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说道:“兄.....兄弟,如果我没看错....这是天井上的炒土吧?”</br>  我点头。</br>  他又看着我说:“你不是说你有绝招能绕过天井吗,啊??”</br>  面对老黄质疑的眼神,我此刻有苦说不出。</br>  这很反常。</br>  我的判断不会错,我敢说,就算我祖师爷王瓶子也会这样干,天井不该出现在这里!</br>  我举个例子,好比本来床该放在卧室,用来休息睡觉,现在却放在楼道里了,谁家会这样装修?</br>  炒土就是过去大锅炒过的土,用来做防潮层或者夯土层,没用完剩下的的就会集中填天井。</br>  也就是说,我们走偏了,如果从这里挖下去挖通!那底下肯定是墓道!不是我预想的主墓室。</br>  “老黄,这个墓不一般,有古怪....不管底下是不是墓道,咱们就从这里往下打。”</br>  老黄顿时急道:“兄弟你说的容易!这土太松了!咱们没准备任何加固板子!保不齐挖着挖着就活埋里头了!”</br>  都挖到这里了,我坚持要挖,老黄却害怕了,因为我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这到底是个什么结构的墓,如此反常。</br>  接下来速度慢了很多,就像老黄说的,随时有塌方风险,所以我用了“鱼鳞”铲法。</br>  每下一铲子,铲口像鱼鳞一样,一层盖住一层,这样能最大程度增强盗洞的牢固性,如果有行内人看到这个盗洞,肯定会说声漂亮。</br>  用了一小时多点儿,我终于挖通了天井层,结果看到了更加反常的东西。</br>  一块儿大石板。</br>  形状不规则,目测有两百来斤重。</br>  我用撬棍一点点赶,想挪开石板。</br>  可挪到了一半儿,突然听到地底下传来“咚”的一声!动静很大。</br>  我有些紧张,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br>  等完全挪开石板后,露出了一个大洞,底下很黑,像深渊一样。</br>  我将头灯亮度调到最高,脚蹬着天井边缘,探头下去看。</br>  头灯短暂驱散了黑暗,我第一眼看到了青砖铺成的墓道,此外,还有两根“木头柱子”倒在一旁。</br>  刚才的响声就是木柱子倒下的声音,也就是说,是两根木桩子顶着大石板。</br>  木桩表面都烂了,能清楚闻到那种陈年朽木的味道。</br>  高度不高,我直接跳了下来,随后老黄也下来了。</br>  下来后老黄把着头灯,左顾右看。</br>  西周,战国,乃至汉代早期都墓道都是“斜坡台阶式”,到了唐代就是“走廊式”了,笔直的一条,通向正前方。</br>  这是座大墓,墓道两侧绘制有大量“仕女图”壁画,身形和开脸儿很胖,典型唐代风格。</br>  由于没进水,墓道壁画上的朱砂颜料都还在,胖侍女的嘴唇红彤彤的,斜着眼睛看我们,有些吓人。</br>  顺着墓道走了十多米,一堵厚重的石门赫然出现在了眼前,石门灰尘满布,雕刻有大量精美图案,但中间错开了一条大缝,胳膊都能伸进去。</br>  因为这两扇石门高矮不一样,左边低,右边高,所以根本封不严。</br>  老黄有些紧张,小声道:“兄弟你说的没错,这地方处处透着古怪啊.....”</br>  我站在石门前眉头紧锁,抬头看了几分钟门湄,又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墙砖,发现很多地方像以前补过的。</br>  我猛拍大腿道:“我知道了.....怪不啊.....老黄,这里原先可能是个预制墓!”</br>  老黄瞪大眼说:“预制墓?你意思是....”</br>  我点头,转身看向墓道说:“应该是墓主人很早就为自己建了这座墓,一直没用!后来塌了,又重修的!咱们下来的天井也是后加的!”</br>  “可能当时因为某种原因,没来得及好好修,所以天井下的过洞只用石板盖了下,底下在用木桩撑着!”</br>  “兄弟,你说的这种可能性很大,不管了!咱们先进去看看。”</br>  老黄说完便顺着门缝将手电伸进去,他想看看门后什么结构,有没有自来石或者其他机关,怎么打开。</br>  我让他起开,别研究了。</br>  后退几步,我抬脚连续猛踹!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14_114485/7653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