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北派盗墓笔记 > 第271章 搭伙儿
    “怎么才来,电话里不是说上午能到?”</br>  “呵呵,兄弟,现找人肯定要时间啊。”</br>  “我介绍下,我最好的哥们,老黄,道上外号酱油黄,当年我两在琉璃厂倒货合吃一碗饭的,绝对信的过!而且他以前也干过,有经验。”</br>  听了黑胖子介绍,我打量他带来的这人。</br>  五十多岁,一米七五个头,头发油烘烘乱糟糟的,黑眼圈很重,一只眼看着稍微有些斜视。</br>  互相握了握手,这人咧嘴说:“我听过兄弟名号,大名鼎鼎的北派神眼峰,没想到这么年轻。”</br>  三人找了个路边儿饭店,随便点了几个菜,坐下来商量具体方案。</br>  我喊这人黄哥,结果对方让我喊老黄就行了,他说我辈分大。</br>  这确实是事实,我师傅是银狐,师祖是王瓶子,那都是近百年来北派第一梯队人物,江湖辈分看这个,所以别看我二十来岁,要只论行业辈分,田三久都得叫我声项哥。</br>  我问他:“老黄,胖子说你以前干过,做的都是野活儿还是正规活儿?”</br>  “主要是野活儿,我运气不好,没挣到过大钱。”</br>  “那后来怎么收手了呢?”我问。</br>  我信任胖子,但该问得问,该摸底还得摸。</br>  他叹道:“唉...早年下坑遭遇了黑吃黑,差点死里头,后来就退了。”</br>  “唉?老黄,你没和我讲过这事儿,你不是说你老婆不让你干了?”黑胖子道。</br>  这人吃了片儿肉,嚼着腮帮子说:“我老婆算个屁,她能管住我?主要还是因为那次的事儿,项兄弟既然问了,那现在说出来也没什么,大家互相知根知底才敢合作。”</br>  说完,他斜眼看向我。</br>  我笑道:“以前的事儿都过去了,这年头一切向钱看,咱们好好合作,事后各自拿钱就行。”</br>  他笑着放下筷子道:“项兄弟所言极是。”</br>  这人给我的印象立刻加深了几分。</br>  注意,他刚刚说:“以前下坑被人黑吃黑坑了,差点死里头。”</br>  这句话要反着理解.....应该是:“之前碰到了黑吃黑,我杀过人,所以我这几年歇着没干。”</br>  见面敢说这种,是跟我交底表忠心。</br>  黑胖子也是老手,稍微一琢磨就回过味儿来了,他拍了拍老黄肩膀,看向我道:“下坑这事儿你两是实战派,我是理论派,我这次只管干活儿,你先说说计划。”</br>  “没计划,今晚就干。”</br>  我看了眼窗外,太阳快下山了。</br>  “今晚!?不用先打探坑?不用准备工具?不用带我两个先去踩踩点儿?”胖子瞪眼问。</br>  我摇头:“那些我搞定了,胖子你负责放风和事后出货,因为本地货不卖本地人,我想借你的关系卖到外地,老黄和我来当土工,这里是山西,狼多肉少,咱们先发现了要赶快干,兵贵神速,晚一天都可能出变数。”</br>  老黄点头:“没错,唐坑肥是出名儿的,咱们三个这是灯下黑吃肥肉,要快干快收,但我还是有几点想问问,这次是铁锅还是铜锅?锅里是蘑菇汤还是肉汤?咱们三把勺子够用不?”</br>  想了想,我小声道:“凭我的经验和对那地方的初步勘探,地下是铜锅的概率大,锅里肯定是肉汤,三把勺子只要用的好,没问题。”</br>  我接着讲道:“在这个坑西边儿几百米的地方,还有个大坑,我打过探点了,那里早被人摸过了。”</br>  “朔州这里一直有丰王墓在山上的传说,如果那个早被盗了的大坑是太子丰王墓,那咱们搞的这个,有可能是个陪葬坑。”</br>  “哦?何以见得兄弟?”黑胖子疑声问。</br>  我解释说:“因为这两个坑距离不远,有共同点,都是唐代的,而且同样位置隐蔽,地表不露封土,我猜是有意为之,是当时修的时候有考虑防盗。”</br>  听了我的分析,黑胖子抽了口烟,皱眉发表意见说:“兄弟,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他娘的要是那什么太子墓的陪葬坑,周围不见神道,也不见石像生和文官甬,这是不是太寒酸了点儿?完全不符合唐代皇陵的规格制度。”</br>  胖子考虑问题的角度没错,这确实不符合当时的皇陵制度,但他是古董贩子,还是缺乏实战经验。</br>  皇陵也好,平头老百姓的墓也罢,死后下葬的规格制度,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实际历史背景。</br>  那晚在网吧我查了很多资料。黑驼山大墓主人是唐昭宗第三子“李祁”,关于这个人记载很少,只记载了他壮年时战死边关,后匆忙下葬。</br>  唐代皇子没有实际封地,一般都是“虚封”,雁门关外比较穷,加上这个李祁是突然死亡,那他下葬用的钱应该是宫里下拨的。</br>  宫里当时什么情况?</br>  基本是唐代最末期,内忧外患,国力衰弱,国库空虚,接连发生了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事件和白马驿之祸事件,在往后没两年唐朝就亡了。</br>  在这种大背景下,这个什么丰王下葬时一切从简是合理的,这也解释了胖子说的为什么地表没有配套神道和石像生这类东西。</br>  另外,我的这种分析和邢老板告诉我的当地那句“水刮丰王墓,富贵九州十八县”的说法相背了。</br>  这个就要看最后出货的结果,我认朔州当地的传说可能有夸大成分,一个暴毙而亡唐王朝末代太子,还葬在雁门关外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他能有多富?只有像千岛湖方腊那种真实起兵杀官造反,搜刮了江南杭州的人物才可能藏有惊天之财。</br>  我说了我的分析,黑胖子和老黄听后都觉得有道理,这时,饭店的一名女服务员过来收拾邻桌,我们三个同时闭口了,只喝茶。</br>  服务员走后,我将一盘子菜推到一旁,用手沾着白酒在桌子边写边画,小声道:</br>  “你们看...后墓室、前墓室、侧耳室、甬道、石门、天井、龛洞,我唯一担心甬道和墓室之间的墓门有自来石或者金刚墙。”</br>  “咱们现在手头上没有拐子针和炸药,墓内多天井,天井通着过洞,不能被迷惑,咱们最优解的办法是一铲子打到后墓室墓顶上,在从墓顶放绳子下去。”</br>  黑胖子猛嘬了一口烟,一言不发,老黄斜着眼说:“唐墓结构复杂,如果有三个以上的天井,兄弟你想一铲子定到主墓室的正墓顶.....难度怕是很大啊。”</br>  “没事儿,我有绝招。”</br>  “哦?兄弟有什么绝招儿?难道你能隔土看物?”</br>  “这个.....暂时不方便说。”</br>  别的能讲,这种就属于北派传承机秘,不能随便讲出来。</br>  黑胖子道:“我觉得天井里也有东西,就算挖到了也没事儿。”</br>  老黄摇头:“是没啥大事儿,但很耽误时间,大墓有的天井是死天井,在竣工的时候底下就填死了,我们这行时间就是金钱。”</br>  “没错,就是怕耽误时间。”</br>  我将一根筷子横过来,又从凉菜盘子里挑了五根黄瓜条,均匀的“立”在了筷子上方。</br>  “这筷子代表墓道,五根黄瓜条就是五个天井,位置在正上方,墓顶也在正上方,没经验的人容易搞混,天井也分死天井和活天井,活天井是当时为了方便取土建的,死天井纯粹是给盗墓贼挖的坑,没准底下藏了什么机关,人下去就上不来了。”</br>  “胖子,你说的活天井里放东西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放在周围墙龛内,二是做假墓,故意放具棺材或者其他陪葬品,让盗墓的以为这里是主墓室。”</br>  我不是闲的慌给黑胖子做科普,我是想让他解黑驼山这座唐墓的基本构造,因为只有三个人都了解,那活儿才能干的快。</br>  我正说着话,突然老黄在桌下踢了我腿一脚。</br>  我这才注意到,在大厅拐角处有只脚收了回去。</br>  胖子马上过去,我也跟了过去。</br>  是刚才收拾东西的饭店女服务员,她手上还提着个大茶壶。</br>  “我说姑娘,你怎么在这里鬼鬼祟祟的?”黑胖子上下打量对方问。</br>  这女服务解释道:“不是的老板,水开了,我想着你们的茶快凉了,想添点儿热水。”</br>  我上下打量她。</br>  她也看着我,脸上基本没有什么表情。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14_114485/7653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