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秦时天行者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开战

当郑国一声令下后。


提前做好准备的那些秦国士卒,顿时分散开来,前往不同的区域,仔细勘察检测每一段河渠情况。


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因为一旦出现任何隐患与瑕疵,造成的结果,就是河渠大水冲垮河渠,改道而行。





进而大范围扩散蔓延, 最终将秦国的关中地带淹没。


形成人为的水患灾祸。


这一点情况,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故而做起事情来,显得特别认真。


或骑马汇报消息,或飞鸟传讯汇报。


“报!”


“西一段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报!”


“东三段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报!”


“西一十三段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


没过太长的时间。


一道又一道的传讯汇报,就汇聚在总工程师与设计师的郑国面前,也传入到边上旁听的秦王赵政耳边。


掩映在十二冕旒后面的那张脸庞,始终平静以对。


有种泰山崩塌于眼前而神情不变的沉稳气度。


现如今的他, 比起以前的他, 有了太多的长进,浑身上下,真正有了一种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


一直耐心等到所有的探查情况,全部汇报完毕。


秦王赵政单手扶着自己腰间的剑柄,微微转身,凝视向不远处的郑国,平静说道:“郑爱卿,可愿与寡人一同乘车,观察整个河渠?”


“臣,愿意!”郑国向秦王赵政弯腰行礼,拱手作揖。


随后,两人一前一后就上了秦王政的专属马车。


队伍启动,顺着泾渭河渠灌既工程的建造区域, 一路顺势检查而下, 亲眼观看那滔滔流动不止的浑浊泥水。


大量富含养分的泥沙, 被河水裹挟着,流淌向远方。


将秦国的关中地区进行冲刷覆盖。


让这些泥沙,成为那片盐碱地上面的全新土壤结构,逐渐转变成为适合耕种使用的优质良田。


……


……


上百里的漫长距离,在车队的巡视观察下,也足足花费了好几个时辰的时间,才终于来到这条河渠渠道的尽头。


当马车停下之后。


秦王赵政带着郑国从马车中出来,站在高处,眺望向远方。


“轰隆隆……!”


水流轰隆作响,宛若大瀑布般震耳欲聋。


那浑浊泥水的流淌冲刷,带来的并不是无法控制的水灾毁灭,而是人为可控的良田改造。


是人力胜天的一种表现。


“以如此万世之基业,换取韩国这些年的苟延残喘。”秦王赵政眺望向远方,沉默片刻。


那一双眼眸中,突然浮现出傲然自信之色。


“这一统天下的百年夙愿,必将在寡人的手中得到实现。”


“真正结束这纷争厮杀了数百年的战争乱世。”


随即,秦王赵政霍然转身,望向身侧的郑国。


他面容严肃,表情认真。


“这一条福泽万代的大工程,是由你负责并设计建造。而你, 也并没有辜负寡人的期待与认可。”


“既然你做到了你的承诺。”


“那寡人今日, 也给你足够的承诺。”


说到此处,秦王赵政扬起右臂,手指指向那滔滔流动不断的河渠灌既体系,大声喝道:“这一条河渠,便由你来亲自为其命名。”


“这……?!”郑国听闻此言,心中极为震惊喜悦。


在这一时刻。


他感受到的不是对待间谍的防备与警惕,而是认可与信赖。


更是将命名的重大事情,交给自己来进行,让自己真正的留名历史,传承后世。


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与认可。


仅仅这种胸襟与气度,就让其他各国君王为之汗颜。


实际上,这一时刻,不仅仅是郑国他自己心中震惊无比,就连在场听到秦王赵政话语的其他人,都为之感到震撼。


让一个臣子,来亲自命名一个足以流芳百世的工程造物。


这其中所代表的隐藏含义,太过于让人心惊,也让那些人看向现任秦王的眼神,变得越发火热钦佩。


下一刻,众人顿时自发高声呼喝起来。


“陛下大义,仁义无双!”


“陛下大义,仁义无双!”


“陛下大义,仁义无双!”


……


当秦王赵政抬起右手,向下轻轻虚按时。


那彷佛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音,顿时为之一静,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眼眸,都死死凝视向他自己。


不同的眼眸中,却充斥着同样的情绪。


那是激动,也是自豪,更有尊敬与崇拜,甚至还有狂热,与有荣焉。


这其中,尤其以郑国本人最为真诚。


在看到秦王赵政的目光凝视鼓励后,郑国深呼吸几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站在那滔滔水流河渠附近。


居高临下,眺望向远方,脑海中,不自觉回忆起这十年以来发生过的种种事情。


酸甜苦辣咸,一一皆被他品尝过。


最终,他得到了成功。


“郑国渠!”


这个工程造物名称,悄然浮现在郑国的脑海中。


静静沉默片刻。


他蓦然转身,凝视向旁边安静站立的秦王赵政,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出声说道:“既然陛下愿意给臣这样的机会,让臣来为此渠命名。”


“臣愿将其命名为——郑国渠。”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好!”秦王赵政微微颔首,点头示意,朗声道:“此河渠因你而成,因你而生。”


“以你之姓名,来为此河渠之名称,最是贴切。”


“从此以后,此河渠便命名为郑国渠。”


有了秦王赵政的这一番话语。


在场所有的秦国士卒、民夫、护卫以及影密卫成员等等,尽皆向秦王赵政和郑国低头垂首。


表示自己的心中尊敬与感谢。


“郑国渠!”


“郑国渠!”


“郑国渠!”


……


宛若山呼海啸般的声响,再度自发响起。


站在高处,郑国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忽然觉得自己眼眶发红,鼻子有些发酸,心中情绪激荡无比。


不知不觉中,他竟然流下了泪水,泪流满面。


望着那一双双真诚感谢的眼眸,他有些无语凝噎,忽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语。


就看到旁边秦王赵政随手一挥。


顿时有工匠来到一块大石附近,开始现场凋琢,将【郑国渠】三个大字凋琢其上,成为这里的命名。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62_62822/3267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