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秦时天行者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危机预感

没有让魏安谨王等候太久的时间。


片刻之后,魏安侯姒元、千夫长典庆、前任大将军晋文以及奉常魏元青四人,纷纷来到魏王的书房内部。


四人齐齐向魏安谨王作揖行礼,出声问候。


“臣姒元(典庆、晋文、魏元青),见过王上!”


“免礼,平身!”


“谢王上!”


姒元等四人站直身体。


只见魏安谨王右手虚托,示意吩咐道:“诸位爱卿,入坐。”


“谢王上!”晋文等人恭敬回应一声,随即按照身份地位高低,分别在左右两侧的软塌上跪坐下来。


“咳咳咳……!”


魏安谨王忍不住再度轻咳几声,面色有些苍白。


静静深呼吸几次,平复胸腔中的气闷感,他这才望向晋文等人,没有寒暄,直接下达命令。


“晋爱卿老当益壮,功劳甚大。”


“寡人心中甚慰,遂特在此下令,由晋爱卿再度接任魏国大将军一职。”


“不知晋爱卿可愿担任大将军?”


晋文听到这番话语,立即站起身来。


独自来到魏王书房中央,向魏安谨王弯腰行礼,沉声回应道:“臣,愿意!”


“好!”魏安谨王满意笑了笑,随即取出魏国大将军的虎符,命人将其递给晋文。


而后又吩咐道:“前些时日,前任大将军被人下毒暗杀。”


“所以晋爱卿接下来要多多注意,防止自己也被贼人暗害。为防情况案件调查情况有变,接下来的时日,晋爱卿就坐镇大梁城内。”


“哪边情况出现异常,难以抵抗,晋爱卿就带军进行镇压哪边。”


“臣遵旨!”晋文双手紧握大将军虎符,认真行礼回应。


“至于海盐产地那边……。”魏安谨王稍作思考,眸子扫向奉常魏元青,自己的同族宗亲人员。


出声吩咐道:“那就有劳魏奉常亲自走一趟,坐镇那边,担任新职务海盐都督,掌管海盐一应事宜。”


“至于奉常的一应事宜,可先暂时放下,不做处理。”


大将军晋文回归座位,奉常魏元青站起身,来到书房中央。


拱手向魏安谨王作揖回应。


“老臣谨遵王上之命!”


“赐海盐都督官印。”魏安谨王平静吩咐下令。


提前准备好的新职务官印,被铸造雕琢成型,密封装在精致木盒内部,由内侍官双手捧着,送至海盐都督魏元青的身前。


坐上这么一个油水丰厚的新职位。


魏元青心中有些惊喜,当即双手接过官印,再度向魏安谨王行礼道谢。


“还请王上放心!”


“只要老臣还有一口气在,必定为王上看守好海盐产地的所有事宜,绝不让贼人得逞!”


见魏安谨王微微颔首点头,魏元青这才重新退回至座位处。


眸子扫向大将军晋文。


魏安谨王心中快速思考,面色不变,平静吩咐下令。


“分调一千魏武卒,送至海盐产地,加强巡逻戒备。”


“绝不可让上一次的事情再度发生。”


“臣遵旨!”晋文行礼回应出声。


“目前,可疑者有四个来源,分别做秦国、楚国、赵国以及燕国。”魏安谨王环视一圈,道:“所以这四个方面,最近一段时日要格外注意。”


“秦国那一方,由魏安侯负责监察其风吹草动。”


“赵国那一方,目前由边关守将负责,暂时无虞。”


“燕国与我魏国并不相邻,需派遣人手潜入其境内,暗中调查,搜寻线索。此事,寡人已经有所安排。”


“至于楚国那一方面……。”


魏安谨王望向千夫长典庆,下达命令。


“提升千夫长典庆为镇南将军,负责监守楚国那边的动向。”


“大将军晋文居中策应。”


“务必要将幕后黑手抓出来,血债血偿。”


姒元、晋文、魏元青以及典庆四人站起身,拱手向魏安谨王回应。


“臣遵旨!”


“诸位爱卿,暂且退下吧。”魏安谨王下达命令,等到四人离开后,他以丝绢捂住嘴巴,忍不住再度轻咳出声。


“咳咳咳……!”


轻轻喘了几口气。


魏安谨王松开手中的洁白丝绢,可见其上面,沾染着少许细微猩红血丝,格外刺目显眼。


“寡人的天生病情……又在加重了……!”


左手五根手指下意识握紧,将手中的丝绢攥紧在手掌心。


魏安谨王心中有些不甘。


他还年轻,还没有活够,还没有将魏国带领治理的更加繁荣昌盛。


可惜,他的母亲当初在怀着他的时候,就因为替父亲信陵君魏无忌挡了一次刺杀,落下了病根隐患。


致使他天生体质异常虚弱,难以比拟寻常普通人。


静静沉默片刻。


魏安谨王扬起左手,将手掌心中的雪白丝绢放在灯烛上,将其点燃焚烧。


看着跃动的火焰快速吞没掉染血丝绢。


袅袅难闻气味,飘然而上,扭曲变换的形状,好似起起落落的魏国局势,让人难以捉摸把握。


“或许……寡人真的要好好考虑考虑下一任魏国储君的问题了。”


“曾经发生在越国的夺嫡分裂之乱,就是一个历历在目的教训,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发生在魏国。”


“在这大争之世,一旦发生夺嫡内乱,那将意味着自取灭亡。”


……


……


魏王宫内部。


正在外面平静走路的姒元神念若有所觉,表面上不动声色,依旧与魏元青等人向往而去。





“魏安谨王的身体状况,好像越来越不妙了。”


“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察觉到这样的情况。


姒元开始暗自沉思,推测估算魏安谨王倘若薨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若魏安谨王薨,新王的大权,很有可能会旁落一段时间。”


“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并非不可能出现。”


他自然记得,他本人还具有魏国三成盐利收入。


那源源不断的庞大财富,让不少人眼红,羡慕嫉妒。他麾下的诸多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那么快,离不开庞大财富的支撑。


“万一有人利令智昏,铤而走险呢?”


姒元觉得自己有必要将这一点提前防备一下。


监国剑也并非万能,它也可以丢失,成为借口与隐患。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62_62822/3141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