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秦时天行者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合与真相

未来秦王赵政横扫中原,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


由此给嬴姓赵氏王族所带来的荣耀与地位,更是得到大幅度提升,由王族提升成为皇族。


其中所蕴含的利益之大,更是多到难以想象。


这样的人,对于秦国的嬴姓赵氏王族成员而言,必然是一个难以取代的大英雄。


正常情况下,秦始皇应当受到嬴姓赵氏王族的敬仰与崇拜。


但实际上的结果。


却是秦始皇死亡之后,所有亲近他的人,无一例外,尽皆被生前羞辱折磨,死时被残忍虐杀。


完全就是一副不死不休的生死大仇报复景象。


嬴姓赵氏皇族看待秦始皇的态度,就是一种看待仇人的态度,隐忍蛰伏到他去世,才对他的后代与心腹大开杀戒。


而且还是利用胡亥的名头来进行大屠杀。


将所有的脏水,全部都泼到二世皇帝胡亥的身上,毁掉他的名,杀死他的命。


让他遗臭万年难以翻身。


“什么仇,什么怨,要如此报复秦始皇?”


对于这个问题,姒元心中其实早已经有了答案。


“下达大屠杀命令的人,表面上是二世皇帝嬴胡亥,但实则为赵高。”


“赵高,嬴姓赵氏高,真正的嬴姓赵氏王族出身。”


“倘若秦王赵政,真的是嬴姓赵氏王族出身,那么他与赵高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又怎么会报复虐杀自己家的大英雄?”


“可如果秦王赵政,根本不是嬴姓赵氏王族出身呢?”


“那么秦王赵政和嬴姓赵氏王族成员之间,就有了不死不休的深沉大仇,那是属于秦国君王权柄被外人窃取的大仇。”


“以赵高为代表的嬴姓赵氏王族,就有了合乎逻辑的大屠杀动机。”


“会在秦始皇死后,对所有亲近他的人,展开疯狂报复。”


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


前有田齐王室以此方式,窃取了姜齐王室的君王权柄,成事之后,田齐王室就对姜齐王室大开杀戒,血流成河。


后有楚国太后李嫣与春申君黄歇。


同样以这样的方式,让君王喜当爹,窃取楚国君王的权柄重器。


姒元清楚记得,当将来的楚国芈姓熊氏王族成员,重新将楚国君王权柄夺取回来后。


做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将李园与李嫣有关系的人,全部斩尽杀绝,鸡犬不留。


而楚太后李嫣与春申君黄歇所做的事情,李代桃僵,其实就是模仿秦太后赵姬与文信候吕不韦的事情,奇货可居。


李代桃僵与奇货可居,包括田齐代姜。


三者在本质上其实完全一样。


“先有齐国的君王权柄被窃取,再有秦国的君王权柄被窃取,后有楚国的君王权柄被窃取。”


“三件同时代事情,做法本质没有任何差别,如出一辙。”


“先有长安君嬴姓赵氏成嬌突然叛乱,后有嬴姓赵氏高利用胡亥之名,展开血腥大屠杀报复,都是为了夺回秦国的君王权利。”


姒元暗自沉思回忆。


历史的事实,其实早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秦王赵政,恐怕并不是秦庄襄王与秦太后赵姬之子,而是文信候吕不韦与秦太后赵姬之子。


否则嬴姓赵氏成员绝不会这么对待他。


秦朝的诞生,因秦始皇而出现。


秦朝的覆灭,也因秦始皇与嬴姓赵氏的权利争斗报复而落幕。


这个答案,是唯一能够将所有谜团串联起来,并完全合乎逻辑演变推理的唯一结果。


“当所有的巧合都能衔接在一起,那巧合将不再是巧合。”


“而是真正的真相。”


赵姬的过去,姒元自然心知肚明。


赵姬姓姬,赵国人士,曾是吕不韦府中的绝色舞姬,还是吕不韦本人最宠爱的小妾。


最后成为了嬴姓赵氏异人的妻。


“秦朝之所以会快速毁灭,问题的根源就出在秦始皇的真实出身上。”


“倘若秦始皇真的是嬴姓赵氏王族出身,那么那些既得利者的嬴姓赵氏成员,是绝对不会对他的后代与心腹展开疯狂报复。”


“致使其绝种绝后,断子绝孙。”


在前世记忆中,姒元清楚记得。


秦朝在一统中原之后,秦始皇除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之外。


还特地废除了姓与氏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区分。


“想必是秦始皇他自己也迷茫自己的真实出身,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故此废除了姓与氏的不同含义。”





“姓与氏的统一,是秦始皇对于自己出身的特别处理。”


唯有彻底弄明白秦朝之所以为何灭亡,才能有准确办法将其扭转。


六国贵族遗民,那根本不叫事。


六国尚且完好无损的时候,都被秦国轻松平推打爆,更何况一帮丧家之犬一样的寥寥失败者。


诸子百家也是如此,相差不大。


至于平民,那更加不叫事。


秦朝没有统一之前。


各国平民整天担忧战争灾祸,受到那些贵族压迫欺凌,人不如狗,还有天灾肆虐……。


秦朝统一之后。


所有的平民,都不需要担心战争随时降临,活的安心。


秦律严明,不偏不倚,贵族想要如同以前那样欺压平民,也完全成了一个危险事情。


而天灾的肆虐所带来的饥荒问题。


在秦朝那都江堰与郑国渠的两大助力之下,同样不叫事。


平民只要按时完成上面下达的徭役命令,就能得到包吃包住这样的结果,根本不用担心天灾所引起的饥荒。


天灾横行的饥荒年代,只要服从徭役,就能包吃包住。


这代表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秦朝的覆灭,与平民没有多大关系,底层的平民巴不得秦朝一直存在下去,这样他们才能活的更好。


真正让秦朝灭亡的根本缘由,还是出在秦朝内部。


“根深蒂固的庞大楚系外戚势力,是第一个隐患问题。”姒元若有所思,谨记于心:“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嬴姓赵氏王族,与秦始皇的不死不休仇恨,是第二个隐患问题。”


“只要将这两个隐患问题拔除掉,以秦朝那立贤为储的先进继承制度,以韩非那与时俱进的法治思想,秦朝传承千秋万代,并非不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62_62822/3141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