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历史扳道工 > 第223章 进退两难
    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br>  此言一出,史称赵匡胤“不答。”也就是说,皇帝陛下被这五个字给震住了,没话可说。</br>  但是这五个字有什么可怕的?字面上理解,不过是说,天下最重要的是“德”,按照中华文明的古理,“德”即为人心。整句话就是在强调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所谓真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样也可以理解为,赵光义在教训他的大哥,说守天下,固国都,别老想着什么地理上的险要,只要全民一心,共同抗战,那么天下自然就太平了,绝对不会出事。</br>  这话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每一个人都清楚,这纯粹是一句屁话。</br>  德你个大头鬼啊!</br>  饱经离乱,在刀枪箭雨里滚出来的赵匡胤满可以一脚把他弟弟踹倒,然后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大声呵斥他,警告他你念的那点古书狗屁不通,什么“在德不在险”?人心这么管用,李煜是怎么抓来的?金陵城是怎么打下来的?只需要寥寥数语,就可以打掉这个混账弟弟的气焰,从此要他守些本分。</br>  但是赵匡胤偏偏选择了沉默,直到当天他让“在德不在险”这五个看似光明磊落,金光闪闪的大字成为了这次谈话的最后结点。</br>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当天赵光义从地上爬了起来,在他哥哥面前从容地走了出去。</br>  更加诡异的是,赵匡胤当着弟弟的面没有话说,当弟弟如愿离去之后,他才望着背影,对左右人等说出了另一番话:“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br>  仍然看得极准,仍然雄才伟略目光如炬。但为什么刚才不说?到底这“在德不在险”的五字真言有什么魔力让赵匡胤当场就范,把迁移国都这样的国政大事都放下了?</br>  随着赵匡胤于“烛光斧影”的千古谜案中不明不白的身亡,是赵光义而不是赵匡胤的儿子登基即大宋皇帝位,答案才变得明朗起来。</br>  后来的历史证明,就是这区区五字,彻底决定了中原汉族近三百多年的屈辱和悲哀,以及此后不断地亡国之祸。</br>  而自己现在,有没有机会改正这一错误呢?</br>  大约过了一刻钟,孙珲看到茫茫平原之上,出现了连绵不绝的营寨。</br>  此时天上只有微雪,原本灰暗的天空变得晴朗了些,孙珲奋力扇动双翼,飞到了高空之中,向下俯瞰,观察着金军营地的情况,将金军的分布一一牢记在心。</br>  在观察完毕之后,孙珲一个俯冲,从高空飞落,趁着没有人注意他,直接飞进了金营的一处马厩之中。</br>  他重新恢复了人形,先悄悄的摸到一名落单的金兵身边,拍了他一下,在对方回身之际,他闪电般的出手,扼住了对方的喉咙。</br>  那名金兵力气很大,双手握住孙珲的手腕,想要挣开,但孙珲的力气比他要大得多,一只手有如铁钳一般越收越紧,那名金兵急了,刚刚拔出腰间的匕首,却发现面前的孙珲变成了他的模样!</br>  那名金兵吃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了出来,他张口要喊,却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他举起匕首要刺,手上却使不上力,这时孙珲伸出另一只手,一把夺过了他的匕首,刺进了他的心窝。</br>  那名金兵的身子一下子软倒,接着便不动了。孙珲快速将他的尸体拖到了一处僻静的角落里,几下剥掉了他的衣服,穿在了身上,扮成了他的模样,然后几刀将尸体肢解成数块,丢进了马槽之中。</br>  孙珲出了马厩,这里的金兵大概都外出剽掠去了,没有多少人,孙珲观察了一下之后,便装作巡逻的样子,向金军主帐所在的位置走去。</br>  金军主帐之中,正召开着军事会议。</br>  “我军现下应该马上攻城,只要再加一把力气,开封城定然倒掉!”完颜银术可看着帐内面色阴沉的大太子、二太子和一众将领,大声的说道,“宋人已然无法坚持,城内粮草无多,和太原城差不多,我军只要再攻即可,此时千万不可放弃!”</br>  听到完颜银术可提到攻克宋朝北方重镇太原的那场战役,许多金军将领都是面色阴沉。</br>  端座于虎皮大椅上的完颜宗翰当然明白完颜银术可的意思。</br>  那一次金军围攻太原近九个月,能用的招数基本上都用到了。当时指挥攻城的人叫就是完颜银术可,他是完颜宗翰一系里最强的战将,在整个金军系统里,也只比号称常胜将军的完颜娄室稍差一点;比如心理上,两百七十余天里,金军没有让一个宋朝援军抵达城下;比如物资上,太原城最初是被突袭的,根本来不及囤积战具、粮食,而满城军民一天之内的消耗量是惊人的。</br>  这些加在一起,太原城仍然巍然不动。从理论上讲,金军还能拿得出来的最后一招,就只有完颜宗翰本人了。</br>  当时完颜宗翰亲自上阵,带来的兵力、战具与之前截然不同,尤其重要的是,他还带来了自己的大脑,那里面的经验是另一种尖端武器。</br>  完颜宗翰攻城,第一波是远程攻击。他带来了很多大炮,也就是巨大的投石机。一声令下,士兵们将斗大的石块扔进了城里,砸得很准,毕竟经常干这活儿。可惜的是,就因为太准了,全都白废。</br>  宋军在城头上设了很多虚栅栏,从外边看像是城防设施,其实是空的。石头砸过来,坏了就坏了。万一砸坏了什么,旁边放着很多装满糠的布袋,堆上去马上就能修复成功。</br>  第二波是过河。太原城边是汾河,这条大河曾经被赵匡胤扒开过,把太原变成了一座水城,但是啥事也不顶,照样打不进去。这条大河决定了太原护城河又宽又深,水流相当大。想要打到城墙边儿,必须填平这条河。完颜宗翰先准备了五十辆车子。这种车子下边有轮子,上边用巨大的原木搭成房子形状,用生牛皮包严实,再镶上铁叶子。这样一来,哪怕是神臂弓也射不破。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27_27882/7869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