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楚楚从望远镜里看到,一艘汽艇在波浪中向这边疾驰而来,它溅起的冰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在后面留下一串雪白的泡沫。</br> 船头的舵位上坐着一个身穿海军制服的壮汉,一个老头扶着他的宽肩膀,站在后边,那又宽又密的白胡须在风中飘动。</br> “看,有汽艇开过来了。”肖甜甜也看到了冰面上的汽艇,高兴的说道。</br> 这时汽艇来了个急转弯,撞碎湖面的薄冰,向码头靠近。孙珲看了看表,时针正好指向十一点。</br> 一个宽肩膀的小伙子敏捷地从汽艇跳到码头上。他身高近两米,年纪在二十五岁上下,长得如同青铜铸成的一般。走到孙珲跟前敬了个军礼,孙珲还了礼,同他握过手,让汽艇上的人过来同叶楚楚等人见面。</br> “我们接到电台传来的消息后便赶过来了。”这个叫潘捷洛夫的小伙子对孙珲说道,“原本是我父亲要过来接你们的,但是他们刚刚俘虏了一个敌人的飞行员,正在审讯,脱不开身,于是便安排我来接你们。”</br> “原来是这样,”叶楚楚点了点头,问道:“你看到俘虏的敌人飞行员了?是个什么样的人?”</br> “刚俘虏他的时候他还想跑。我给他来了点处罚,把他揍昏了。他胸前挂满了十字勋章和其他徽章,看得出来,应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小伙子笑道。</br> 潘捷洛夫看了看孙珲和女孩子们的湿漉漉的皮靴,摇了摇头,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奇问他们:“怎么,我的朋友,你们打算穿这种鞋在我们这片雪地里打仗?要象田鼠一样冻僵的!”</br> 不等他们回答,潘捷洛夫就吩咐另一个小伙子道:“谢尔盖!回到营地时提醒我一下。我要给他们捎来在北极穿着也不冻脚的鞋。”</br> “是,我一定提醒您!”谢尔盖接受了命令,敬了军礼,跳上了汽艇。</br> 孙珲和叶楚楚对望了一眼,从这些小伙子刚才的话判断,在拉多加湖的这边,苏军的物资供应还是非常充足的。</br> 不多时,潘捷洛夫驾驶着汽艇,开足马力,载着孙珲和女孩子们,向东岸飞驶而去。</br> “列宁格勒的情况怎么样?”孙珲向小伙子打听起来。</br> “我没有去过城里,但听说还是不怎么乐观。”潘捷洛夫对孙珲实话实说,“敌人经常开炮轰击湖面,还派飞机轰炸,各地运来的粮食都堆积在岸边,运到城里的非常有限。不过情况应该会好起来的。”</br> 孙珲知道他说的是实情,以他对历史的了解,自从列宁格勒与苏联内地的铁路交通被完全切断后,拉多加湖就成了列宁格勒唯一能从外界获得粮食和其他一切必需品的水上生命线,可现在拉多加湖也仅仅剩下中间一段宽约65公里的水域不在德军炮火的射程之内。</br> 拉多加湖面积184000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一个湖泊。它的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24公里,湖的北岸和西北岸都是陡峭的悬崖岩壁,湖深达250米,而湖的南岸则是低平的砂土层和沙滩,湖岸也比较平整,湖深只有20多米。在41年9月8日列宁格勒被围困之前,拉多加湖的水上航运业务主要是客运,而不是货运。湖的东西两岸都未建有大型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停泊码头,货物的吞吐量极其有限。再加上秋天的拉多加湖经常是大雾弥漫,狂风怒吼,而德军飞机又整天在湖面上空盘旋扫射,使许多满载粮食的平底驳船往往由于风大浪急和躲避空袭而触礁沉没。因此,如何切实保证列宁格勒城内300万军民的生活必需,就成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当时所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因为如果不能解决300万军民的吃饭问题,坚守列宁格勒就只能是一句空话。11月下旬,拉多加湖开始封冻,水上运输暂停,这使列宁格勒的粮食供应更趋紧张。在这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死神随时随地都会夺走人的生命,列宁格勒城内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饥饿而丧生。正在生产的工人饿死在机床旁,指挥交通的民警饿死在岗亭里,正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医生饿死在手术台前,年老体弱的居民饿死在买面包的途中……在这面临被困死的危急关头,列宁格勒军民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牢牢地控制住拉多加湖南岸地带,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组织冰上运输。</br> 早在11月9日,德军占领季赫温的第2天,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就作出决定,立即沿着靠近什利谢尔堡海湾那段已冰封的湖面,从西岸的鲍利索瓦-格里瓦车站和拉多加湖车站至东岸的列德涅沃修建一条冰上军用公路。可是,要想在封冻的拉多加湖面上修筑一条运输公路谈何容易。列宁格勒的科学工作者在对拉多加湖结冰情况作了一次实地考察后,他们发现在靠近南岸风平浪静的浅水区内,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就开始结冰了,而在什利谢尔堡海湾内打算修筑冰上汽车运输线的那一段湖面,一般要在12月中旬,个别地方甚至要在翌年元旦才能结冰。另外,拉多加湖的冰层表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很多,特别是在浅水区内,叠积的大冰块有时会形成高达五米至十米的冰丘,其周围堆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因而底下的冰层较薄,当载重汽车驶过这些地方时危险性很大,随时都有可能因冰面裂开而连车带人掉进冰窟窿里。但时间不等人,被围的列宁格勒军民每时每刻都有人由于饥饿而倒下,他们急待从内地运进粮食、燃料和武器弹药。但时至11月16日,拉多加湖冰层的厚度还仅有100毫米,这顶多可以供不载货的马拉雪橇勉强通过。而要组织大规模的冰上汽车运输,冰层厚度至少需要达到200毫米以上。根据水文工作者的测定,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时,湖面冰层厚度达到200毫米需要6昼夜,300毫米则需12昼夜;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时,冰层厚度达到200毫米需要4昼夜,300毫米则需8昼夜。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27_27882/7869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