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差池,我打死你又有何用?你若不上武当山来,我却又到何处去找你?但眼下无忌毒入膏肓,当真左右也是个死,生死之际,须得当机立断,便道:“如此便拜托你了,可是咱们话说明在先,胡先生决不能勉强无忌入教,我武当派也不会领贵教之情。”他知魔教中人行事诡秘,若是一给纠缠上身,阴魂不散,不知将有多少后患,张翠山弄到身死名裂,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常遇春昂然道:“张真人可把我明教中人瞧得忒也小了,一切遵照吩咐便是,绝不会委屈了张兄弟。”

    张三丰道:“你替我好好照顾无忌,倘若他体内阴毒终于得能除去,请你同他上武当山来。你自己先来抵押,却是不必了。”

    常遇春郑重的应道:“小人必当尽力而为。”

    张三丰见常遇春郑重答应,知道他是条一诺千金的汉子,也微微放下了心,抱着无忌说道:“那么老道就放心了,周兄弟父女,便由我带上武当山去,另行设法安置吧,无忌就拜托给你了。”

    爹看了看张三丰和常遇春,又看了我一眼说道:“道长无须为我们父女累心,小老儿这些年来也小有积蓄,买上两亩薄田已经足够,不过在走之前小老儿还要去一个地方,将丫头她母亲留给她的嫁妆取来带走,这孩子她娘是襄阳世家的千金,因为战乱才会落难,难产而亡,她留给丫头的东西是一定要给她带着的。”

    张三丰与常遇春才有些明白,难怪这一个贫家老人的小女儿会如此不俗,原来是襄阳世家的女儿,张三丰听到襄阳二字后却一愣神,想起了少年时期的事情,那时自己还只是一个少林的俗家小辈弟子,能遇到那已经绝迹江湖的人物确是自己的幸事,自从郭襄的父母战死襄阳,娥眉的开山祖师,郭襄后来也出家,早丧已经快百年了。

    张三丰感叹了一下,说道:“既然是留给小姑娘的嫁妆,自然不能丢下,天亮后周兄弟就去取吧!老道等一下却不着紧。”

    “不用等到天亮,就在前面水底,一点也不远,哎!如果不是藏在这水底,恐怕早就被那些蒙古鞑子拿走了。”爹走到船舱外,挂上气死风灯,暗藏对元人的怨恨说道,话音落地后就滑着船向水底的礁石堆而去。

    而舱中张三丰和常遇春都黯然叹了口气,也充满了对这个时代的无奈感,周承志乖巧的不说话,张三丰却嘱咐着张无忌,担心他离开自己的照顾会不习惯,张无忌也不舍的跟他说着话。我却没有留在舱中,因为知道爹要下水取东西,担心他的安危守在外面,一旦爹在水底时间过长就下水救他去。

    别无忌赴武当山

    过了两刻钟,爹潜了几次水,终于拿着那个小牛皮袋子上了船,爹将牛皮袋子交给我,自己进了舱房去换下水靠,我虽然早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却还是装做小女孩子好奇的样子打量着口袋内小小的牛皮袋子,舱内的张三丰等人见牛皮袋不大,装不了多少东西,也不在意。

    到是爹换好衣服以后出来见我捧着袋子看个不停,不由笑着说道:“那是你娘留给你的东西,想看就拿出来仔细看看,无须不好意思,里面都是你的嫁妆,将来出嫁了可都是要带走的,自己快看看吧!心里也有些数。”爹难得放下重担,以后可以安居乐业,不用在担心鞑子的追杀,欺压,放下心来后,竟然打趣我。

    我知道里面有什么,但是却没有放在心上,见张无忌和周承志都感兴趣的看着牛皮袋子,忽然想到书中有一段张无忌因为身上没有银钱,带着杨不悔乞讨去光明顶,差点被路上的恶人给吃了的事情,不由心里一酸,张无忌是心软又多情,犹豫不定,但是不能否认他是个好人.

    想想他吃了多少苦头,第一次喜欢还喜欢上了朱九真那样的女人,可悲,可叹可气又可惜,张无忌一个人在那无人的山谷中长大,没有长辈的教导,却依然保持了天真,仁慈的性格也确实是他天性仁厚,如果是别人,先是被朱九真欺骗了感情,又被朱长岭追杀,遭到如此对待的张无忌仍然不肯杀他,朱长龄被困在峭壁突出来的平台数年之久,却是张无忌给他送去吃喝留住了性命.

    朱长龄则在光秃秃冰天雪他的平台上呆了五年!却不知道悔改,善恶终有报应的,结果无忌一出洞,朱长龄又贪他的武功,忘了教训,往狭小的山洞中钻。这次他更拼命,于是终于无法脱身,活活困死在那狭小的通道里,死的窝囊又讽刺,出人意料之外.

    想到张无忌小小年纪,要遭受这么多磨难,父母被武林人世给活活逼死,被寒毒折磨,面对吃人的恶人们却不恐惧,偏偏生着一副侠义心肠,这样的人又怎么让人讨厌的起来.同情张无忌的我又想到常遇春是个粗汉,一定不会给小承志准备些钱财防身,恐怕他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还不会花钱吧!

    想到这我心中有了决定,打开箱子把里面的东西分给他们些,好备用着,我用欢喜,好奇的眼神看了舱里的人一眼,却不害羞,大方的说道:“爹,那我打开了,看看娘留给我些什么东西。”说完去厨房取了把菜刀,将牛皮袋切开,只见里面还是两年前的那个旧木箱子。

    我笑着看了众人一眼,见张三丰和常遇春毫不在意,爹鼓励宽厚的对我一笑,两个小男孩却好奇的看着我放在矮桌上的旧箱子。我心中暗笑,一定要他们大吃一惊,手中却把旧木箱子利落的打开了。

    只觉得原本昏暗的舱中一亮,只见那破旧的小木箱子上面是满满的一层金银首饰,和金叶子,我装做欢喜的把首饰拿起来观看,众人见我把首饰取出后,舱内更亮了,不由都上前观看,爹也好奇的凑到跟前来,只见最底下的一层里,布满了指头大小的亮白珍珠,旁边是一个巴掌大,未经任何人雕琢的羊脂白玉,和一颗泛着温润黄光,有婴儿拳头大小的东珠.

    常遇春笑了一声说道:“真没有想到小小船家竟然有如此希世珍宝,和这些金银,船家为何还要靠渡船为生呢。”

    “这些东西小老儿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些东西还不及丫头她母亲家业的九牛之一毛,可惜鞑子贪婪,为了那些家业,害的她们一家家破人亡,这些东西是她母亲留给她的嫁妆,小老儿没有本事,女儿还是养的起的,这些东西是将来要给她陪嫁的。”爹目光随意的看了这些东西一眼,却毫不动心,只是心情激荡下差点把我的身世吐露出来。

    张三丰屡着胡须,面色平淡的说道:“这河山终究是咱们汉人的,鞑子在猖狂也要回去他们的草原大漠,中原百姓一定会过上太平日子的,小姑娘把东西收起来吧!天亮后咱们就要走了。”

    “恩,老道长,爹这些钱可以买个好点的房子和几亩良田吗?女儿不想要嫁妆,只想让爹过好日子,不要在这么辛苦了。”我先提前在众人面前提一下,爹生性不善言辞,这时候肯定不好意思说话,等到了武当山,我就有借口用这些钱买好房子和地了。

    果然爹红着脸摇了摇头,却不说话,我笑着抱着箱子回了我的卧舱之内,看着箱子里的东西想了下,在衣服柜子里取出两个荷包,将金叶子一分为三,自己留了一半,剩下的分别装进两个荷包内,又往里面塞了几颗珍珠,准备明天悄悄送给他们俩。

    次日天明,张三丰携同我和爹与常遇春,张无忌分手,张无忌自父母死后,视张三丰如亲祖父一般,见他忽然离去,不由得泪如泉涌。

    张三丰将张无忌放到了常遇春怀里,忍着心中的不舍担忧,温言说道:“无忌你病好之后,常大哥便带你回武当山,乖孩子,分别数月,不用悲伤。”

    张无忌在常遇春怀里,手足动弹不得,眼泪仍是不断的流将下来。爽直的常遇春在这分别的时刻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紧了紧怀中的张无忌,决然的冲着张三丰点了下头,回身就走。

    张三丰,爹和我还有小承志目送他们二人离去,承志忽然大声的对着他们的背影说道:“张哥哥你要把病养好,我在武当山上等你回来,咱们一快跟太师傅,师傅学武。”

    张无忌听了承志童声童气的话,在常遇春怀里回头望着我们,眼中的泪更是止不住了,我感觉着距离差不多了,张三丰应该听不到那么远的声音,忙向常遇春和张无忌他们俩跑去,张三丰和爹以为我是舍不得他们,要去和他们告别,也没有阻拦,只是牵着承志在那看着我。

    常遇春身受重伤,所以步伐也不快,被我很快就追上了,我装做气喘吁吁的说道:“常叔叔等等我。”

    常遇春听到我的声音停下了脚步疑惑的看着我,我冲着常遇春一笑,凑到张无忌耳边,一边把荷包塞到他怀里,一边小声的说道:“小相公,爹常说出门在外,无钱寸步难行,也不知道神医那里又是什么光景,这荷包里我给你准备了些盘缠防身,你以后可要好好的。”说完不看他们二人的表情,向回跑去。

    常遇春哈哈大笑了两声,对张无忌说道:“这小姑娘到是细心,对你可真好,连嫁妆都拿出来给你做盘缠啦。”常遇春性格爽直,谈笑无忌,不顾张无忌小小年纪就小声的调笑一翻,说的张无忌面色通红,不由凝望着那西去的小小身影,只见我不断回头扬手,直到和爹他们汇合,走到一排杨柳背后,这才不见他们的身影。

    与常遇春,无忌他们分别后,我和爹跟着张三丰一路向武当而去,沿路中蒙古鞑子四处肆孽,残杀汉人,比汉水更乱,承志,我和爹都吓的够戗,前世我生在太平盛世,哪里见过血腥,就是电视剧中的武打,死亡镜头都是假的,没有现实中那么真实,可是这里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无头之尸,用那句尸横遍野也不错。

    听张三丰将原来这时朝政暴虐,百姓反叛者众多,蒙古大臣有心要杀尽汉人,却又是杀不胜杀,当朝太师巴延便颁一条虐令,杀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因汉人中以张、王、刘、李四姓最多,而赵姓则是宋朝皇族,这五姓之人一除,汉人自必元气大伤。

    我想起历史课中老师也有提这段历史,我因为不喜欢元朝,就没有仔细听,好象后来因这五姓人降元为官的为数亦是不少,蒙古大臣中有人向皇帝劝告,才除去了这条暴虐之极的屠杀令,但五姓黎民因之而丧生的,已是不计其数了。

    更没想到这已经到了元末时期了,蒙古鞑子还没有停止对汉人的残杀,天下间张、王、刘、李、赵的姓氏何其多,他们已经侵占了中原的大好河山,却连汉人都容不下了,更把人分为四等,汉人最末,连奴隶都不如,真是该死,我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心里产生了杀机。

    短短不过二十天,我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噩梦,从不知道人的生命原来这么脆弱,随时都可能死去,想起在现代我曾经很憎恨小日本,因为他们屠杀了中过几十万人,可是这些蒙古鞑子他们又杀了何止几十万人。

    想到后来的剧情中赵敏和成昆设计中原武林自相残杀,六大派除了主要的高手,几乎被她屠杀殆尽,连张三丰都被她派人暗算重伤,差点死去,赵敏这个蒙古郡主又可能把汉人当人看,双手染满血腥的她如果不是喜欢上武功绝世,当时又威风的紧的张无忌,张教主,她也一定会和这些蒙古鞑子一样,四处残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

    等终于到了武当山之时,我的心里已经对鞑子在也没有好感了,这里不是民族大团结的现代,这里是有民族差异的元朝,即使以前在看好张无忌和赵敏这段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恋,现在我也无法想象什么样的感情能让张无忌放弃民族大义,两位师伯,师叔还有太师傅之仇,而一心喜欢上赵敏。

    跟她去归引,不敢想象啊!我决定了从今后再也不看好张赵之恋了,我到觉得乖乖的小昭更好,她应该比赵敏更爱张无忌,原著中周芷若,蛛儿两人是在张无忌落魄之时喜欢上他的,小昭是因为与他共同经历了生死才喜欢上他,只有赵敏是在张无忌武功大成,又是做威风凛凛的明教之时动了心。

    武当五侠风采扬

    幸好这一路上我们是跟着张三丰过来的,有他保护还算是安全,总算平安到达了武当山下,只见山上森森的松柏,宁静的矗立于群山的怀抱之中,迎着猎猎长风,而宋远桥也早带着四个师弟等在了山下,恭候着张三丰。我也一直对传说中的武当七侠很好奇,此刻能够见到真人真是很开心,可惜张翠山早逝,俞岱岩又身受残伤,不便移动,不然就能一睹武当七侠齐集的风采了。

    我的视力敏锐远远的就看见了六人带着门人弟子站在那。只见最当先的是一个身穿书生衫的长须中年书生,身材高瘦,衣衫飘扬,自有一身儒雅气度。记得书中评价他佛面慈心,一副温文儒雅的风范,别人有事求他,他总是尽力帮忙。

    宋远桥为人稳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21_21799/378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