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突然开了挂 > 第725章 海底游览
    ‘十九行动’秘密开启后,曾凡就不怎么关心了,药物起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没有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也不会需要他去参与。</br>  对曾凡来说,蓝藻和虫黄藻的实验更加重要,十九药剂只是他为了报答几位大金主的一次小小尝试,他也没想到效果会出乎意料的好,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br>  通过最近一次对两只黑猩猩体检的数据进行对比,他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也能大致推测后续的变化,十九药剂在黑猩猩身上能起作用,用在人身上效果只会更明显,临床实验有全香港最顶级医疗团队参与,对药物的效果有信心,他不担心结果。</br>  最新一版编辑后的蓝藻效果还有待观察,曾凡最近研究的重点在虫黄藻上面,添加蓝藻的部分通讯能力他还不太满足,它想要虫黄藻融合蓝藻的环境适应能力,一直在寻找好的方法。</br>  可是有些差距不是单纯基因编辑能弥补的,它们各自光合作用效率不同,物质需求差距很大,产物也差距很大。</br>  如果让虫黄藻具备蓝藻的适应能力,那么就只能降低营养物质的合成效率,又会影响珊瑚虫的繁殖生长速度,减慢珊瑚的生成,违背他的初衷了。</br>  最大的差异就是对光照的需求,营养物质之类的其他条件还可以人为干预,光合作用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阳光,而在海水里越往深处阳光越少。</br>  即便是在最清澈干净的海水中,大部分光线也很难穿过二百米深的海水,这也差不多是珊瑚生存的极限深度,而大多数的珊瑚生存的区域更浅,基本都在四五十米深度以上,数量最多面积最广珊瑚的还是分布在二十米以上的浅海里。</br>  这个深度和他现在的水底实验室差不多,用来做初期实验也够用,在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他也只能在适应能力方面降低要求,先追求珊瑚的生长速度和可调控性,再从简到难一点点进步了。biqubao.com</br>  耿厉和严彪从保安队伍中挑选了十几个人,一起跟着郑福彤派来的人学习游艇,直升机,潜艇的驾驶操作以及维护保养技术。</br>  这些富豪玩具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降低学习难度,运用了最先进的电子仪表以及电控技术,学起来比过去的纯机械控制简单很多,半个月的培训下来,都学习的有模有样了。</br>  对十几个挑选出来的保安来说,这可比让他们坐在教室里上课轻松多了,他们但凡爱学习一点,当年也不一定要去报名参军了。</br>  学习操作这些设备当然也需要背诵很多知识点,可还是动手的时候多,理论再熟动手能力差,反应速度慢一样驾驶不好。</br>  擂鼓岛不在船舶的航道上,他们可以驾驶游艇,电动潜艇在岛屿周围尽情演练技能,直升机就麻烦一点,距离机场所在的离岛太近,飞行空域受到一定限制,他们需要把游艇开出去很远才能练习驾驶技术。</br>  单纯的学会技术也不行,想要合法的驾驶,还需要考取合法的驾驶执照,这点对他们来说反而不那么重要。</br>  让他们一起学习技术是为了应急使用,至于驾照,十几个人一起去参加考试,总能有几个考过,那也完全够用了。</br>  曾凡目前还没有去远洋考察的打算,他准备先把擂鼓岛周边考察一遍,观察一下岛屿周围海底的生态环境,采集一些生物样本,为后续的人工珊瑚培育实验寻找合适的地点。</br>  第一次乘坐潜艇,耿厉和张也还有两个学过潜艇驾驶的保安陪他一起,张也负责驾驶,曾凡坐在副驾驶位,方便观察,他也可以操作潜艇内部那两个秘密武器,一个高速电锯,一个机械手,操作这个不需要驾照,也很容易上手,对他来说几乎不用学习。</br>  进入潜艇做好准备后,游艇的底舱门打开,海水灌满潜艇所在的水槽泊位,张也启动推进装置,潜艇缓缓开出游艇内的泊位。</br>  驶离十几米后,操作潜艇关闭通气管道,打开压水舱阀门,潜艇注水的同时缓慢的下潜。</br>  擂鼓岛码头的水深只有十几米左右,岛屿的西边和北边大概都是这个深度,东面尤其是南面就比较深了,浅的地方也有四五十米,深的地方过百米,正好适合潜艇发挥作用。</br>  潜艇下潜到十五米,张也关闭压水舱阀门,启动推进装置,潜艇开始缓缓的在海里前行,海水格外清澈透明,正午的阳光非常充足,潜艇在距离海底两三米的地方行驶。</br>  透过一百八十度的玻璃舷窗,可以清晰的看到美丽的海底景象,随着潜艇的移动,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更加强烈。</br>  坐在副驾后排的耿厉忍不住对曾凡炫耀道:“这景色怎么样,漂亮吧,比海洋公园那里精彩多了!”</br>  他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开着潜艇在海底逛悠,岛屿周边几乎都去遍了,每次下来仍然会感觉到震撼。</br>  海里的各种鱼类,虾类,贝类,软体动物以及其他的各种类型动物,植物,实在是太多了,五颜六色,各种形态,很多曾凡都叫不上来名字。</br>  当然,这里最不缺的是各种形态的珊瑚,不过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小型珊瑚,还有珊瑚伴生的各种鱼类,虾蟹,海藻等生物,形成一片片美丽的海底风景。</br>  尤其是很多漂亮的鱼类,成群结队的游过,那种场景实在是太壮观了。</br>  他们乘坐的小型潜艇有十多米长,在这片海域绝对算得上巨无霸了,不过这段时间频繁的出现,有记忆的海底生物已经慢慢习惯潜艇的存在,没有记忆的也不会关心,他们可以静静的游览。</br>  岛屿的范围很小,张也操控的潜艇航行速度也很慢,不过半个小时仍然游览完了岛屿的北部区域,进入东部的深水区。</br>  这一片海底和岛上的峭壁一样,陡降到四五十米的深度,潜艇航行到这里有种悬在半空中的感觉,前方可以欣赏的景色少了很多,只剩下偶尔游过的鱼群,一丛丛飘舞的海藻,下方是深邃朦胧的海底。</br>  “张也,继续下潜吧,这上面没什么看头!”曾凡说道。</br>  四五十米的海底,光线暗淡了很多,仍然有珊瑚的存在,只是比刚才少了很多,海星、海胆、海参、海绵,各种贝壳类无脊椎生物多了,这里鱼的体型普遍都大了一些。</br>  曾凡一边看着眼前的各类型生物,一边在思考,相对于海底这样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他培养的那些简易物种就有点太过单调了。</br>  应该适当扩大研究范围,对这些复杂的生物进行深入研究了,他当前的困难或许在某种生物身上就能找到解决方法。</br>  全身布满条纹和斑点的石斑鱼,体形细长的鳗鱼,成群结队的沙丁鱼,软体的水母,还有更多他不认识的物种,在潜艇前方悬窗里轮番出现,又被甩到身后。</br>  潜艇驶过岛屿东部海域后,进入南部更深的区域,过度的区域和刚才断崖式下降不同,这里是山坡一样缓慢降低,行驶过几百米后才降到最低。</br>  没有用曾凡要求,张也自动打开压水舱阀门,潜艇再次注水下降,进入超过百米深度的海域。</br>  眼前的光线更少了,可视范围也更小,但是还有一些可见度,珊瑚几乎已经看不到了,甲壳类,软体类动物多了起来,还有成群结队的银色带鱼出现。</br>  海底也并不是一片平原,像陆地上一样,时不时冒出一座高耸的巨石挡在前面,稍不注意就可能撞上去,潜艇的电子设备虽然先进,最多不过警告两声,操作避让仍然需要驾驶员手动进行。</br>  张也驾驶潜艇在这片海底已经行驶过多遍了,熟悉的避过几个大的障碍不久后,开始向左转向,前面海底地势会逐渐升高,想要避让只能往外面行驶了。</br>  “前面就快回到岛屿西边出发点了?那咱们就上浮回码头,今天就看这些吧!”曾凡对张也说道。</br>  这次下来,他只是随便看看,先在脑海里对海底形成大概的直观印象,还没有想好后面具体要怎么做。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62_162035/7473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