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突然开了挂 > 第578章 研究目标
    整个十一假期两人都没有再联系,薛燕几天后的个人空间更新了一张古筝的照片,应该是已经开始学习了。</br>  曾凡的大学生活进入正轨,除了课程表依然变幻莫测以外,日常生活和其他的本科生没什么太大区别了。</br>  小的区别依然有,他的课程比较多,社交活动更少,朋友圈也很小。</br>  除了几个作息差别很大的舍友外,几乎没有往来密切的同学,他不参加别人的无聊聚会,也没有参加任何一个教授的研究项目,依然在补充基础知识的阶段。</br>  国庆假期后的第二个周末,保城三中的运动会如期举行完毕,薛燕果然拿到了八百米跑高二年级组的第三名,可惜今年学校没有没去年大方,三等奖只奖励了一个不锈钢保温杯,让薛燕无比郁闷,在周末俩人连线中怨念很大。</br>  她当然不是差那几百块奖金,只是没获得期待奖励,心里不舒服,其实她还不是落差最大的,那些拿第一名的才怨念最深,毕竟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在意一千块奖金的。</br>  这些事情曾凡就不怎么关心了,他已经不再是保城三中的学生,今后发生交集的机会也不多,那里和王李铺镇中学一样,已经成为他人生的过去时。</br>  当前,曾凡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各门类的基础知识,自学理解不了的疑难就去找任课教授套近乎求解答,随着他在学校的名气增加,教授们对他的态度也普遍好了很多。</br>  别看他只是一个刚入学的本科生,可是提出的问题很多该领域的资深教授都不一定能解答,对于这些终身研究学问的人来说,能在其擅长的领域被问住,提问的人无论什么身份,都值得郑重对待。</br>  正是如此,才有好几个教授邀请他参加自己的项目,希望把他当弟子培养,都被曾凡以知识储备不足为由暂时拒绝了。</br>  曾凡最近正在看的是量子场论,量子电动力学,超对称理论这种进阶类的物理教材,还涉及到更复杂的数学计算,在概念上已经接近当前物理学的前沿了。</br>  涉及到目前最小尺度的粒子形态研究,基本上所有的观察手段都不起作用了,和天文学也很类似,观测到一些大致情况,然后就是假设一个可能性,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进行推理验证。</br>  验证方法就是建造更高能量的加速器,将微观粒子加速到极高速度进行对撞,用更精细的测量和计算,验证现有的理论,数学计算再完美,也需要测量观察到的数据进行证实才行,不然就只是猜测而已。</br>  他现在的学习就是将前人验证过的理论和概念重新推导计算一遍,理解吸收,再学习更前沿假设出来的理论,或者去实验验证这些理论,或者自己假设一套理论并且推导出来,使其在数学上能够自洽。</br>  无论哪一条路径,都需要花费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去钻研,这个学校的那些顶级教授都是做的类似工作,全世界无数的最顶级的学者都在这些前沿领域进行研究,大部分人一辈子默默无闻,能在同领域学者中扬名立万,那都需要做出很大的贡献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行。</br>  一所所大学,研究所就好像一个个江湖门派,各有各的绝技和功法,但是基本的原理和内功却完全一致,就是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引力,所有的功法都是由这四种力引申出来,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最微观的几十种粒子在这四种力的相互作用下组成。</br>  各大门派的顶尖高手毕生都在钻研这四种力,以及这四种力作用下最微观的粒子,企图堪破宇宙最终极的秘密,现代的一切科技发展都是这些研究产生出的附属品。</br>  曾凡现在只属于加州理工这个门派的外门弟子,还在学习基本功的阶段,读到研究生才算入门,成为助教才能算在这个门派的站住脚。</br>  基本功扎实后,他就可以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研究,好像在矿场进行挖矿一样,挖到了宝石公之于众,就相当于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论文能发表出来获得认可,他才算毕业。</br>  以后无论是闯荡江湖,还是继续深造,都有了各大门派都承认的合法身份。</br>  最近在录音的时候产生的各种问题让曾凡萌生了念头,他想研究其中的原理,既涉及到声音的产生和转录播放,也涉及到人耳的听觉接收,以及大脑产生的一系列反应。</br>  相比量子场论,超对称,弦理论等物理学前沿领域,声学算是冷门学科,关于人脑的神经生物学,在这个学校倒是不算冷门。</br>  两门综合到一起,他都找不到对口的指导教授,只能是自己泡图书馆,网上查资料,先收集相关领域的论著,看看别人研究到什么程度了,再在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研究。</br>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也是机械波的一种,必须在介质中才能进行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也不一样,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r>  正常人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二十到两万赫兹之间,空气中传播的波长在两厘米到二十米之间,低于二十赫兹的声音属于次声波,高于两万赫兹的声音属于超声波。</br>  次声波波长超过十七米,能传播很远的距离,作用于人体能使内脏共振破裂,干扰神经系统运行,使人头晕恶心,更严重的可致人耳聋昏迷,神经失常,甚至致人死亡。</br>  低于三点四厘米的机械波可以视为超声波,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用于医学的超声波探测使用的就是十微米到三百五十微米波长。</br>  曾凡准备研究的声音主要是乐器,人声和音响设备,这些声音的频率范围主要在二十到四千赫兹之间。</br>  低音歌唱家一般最低频率也在八十赫兹以上,而能发出一千两百赫兹以上的声音,已经是极少数人才具备的高音天赋了。</br>  决定声音大小的是音调和频率,同样的音调和频率,区分不同声音的依靠的则是音色,反映在软件上就是声音的波形,也是曾凡那个编曲软件主要编辑的内容。</br>  不同的人声,不同的乐器,体现出来的波形是完全不同的,编曲软件可以根据乐谱产生完美波形的声音,波形完美只是软件的体现。</br>  人耳感觉到的完美,或者打动人的声音,则是另一种形态的波形,两者的波形很少会完全重叠,这也是曾凡未来研究的方向。</br>  声音的编辑只是一个因素,音频文件的采样压缩格式,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的工作原理,处理手段同样会影响同一首曲子的效果。</br>  如何让软件能生成最能打动人的声音,自动修音既可以保存录音音源的特征音色,又能去掉各种噪音杂音,在传达到听者耳蜗时得到最完美的效果,才是他的研究声学的初步目标。</br>  声音到达耳蜗只是一个阶段,耳蜗接收到不同的声音后,刺激连接的神经纤维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传导到大脑听觉中枢,促使大脑产生真正的听觉记忆和反应,如何记录和分析这些不同反应,发现那些让人容易产生共鸣的声音特质,则是他更高阶段的追求。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62_162035/7401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