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突然开了挂 > 第221章 皇帝
    既来之,则安之。</br>  既然出不去,那就好好过吧。</br>  曾凡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好在他已经习惯,皇帝撒手不管,任他处置政事,他也只是负责大事决断,一般事项还有宰相团队,下面还有六部那么多官员。</br>  在他三十岁那年,已经一年多没有上朝的皇帝李演再次临朝,宣布将效仿几位先祖,将皇位禅让于太子,从此彻底告别前朝。</br>  李演的行为也不算出人意料,前面几任皇帝树立了榜样,他也提前多次透露类似想法,朝中几个平章政事都有了心里准备,他们也巴不得这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皇帝赶紧让贤,太子已经累了十几年,早日登基也会少了很多变数。</br>  一场繁琐的典礼之后,李演退休,荣升太上皇。曾凡在游戏里的身份,也就是太子李越即位,成为大唐第八位皇帝,年号长治,他的长子李跬立为太子。</br>  众所周知,唐朝由盛转衰始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还延续了一百多年,但是这期间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始终是痼疾,无法根治,最终也成为了王朝灭亡的病因。</br>  曾凡当年还是滕王七公子的时候,和太子李弘闲聊提到过类似的问题,这也不是杞人忧天,宦官,外戚和藩镇自汉代以来一直都是国家灭亡的主因。</br>  上面这几代皇帝基本都算清明,朝政也没有太大波动,对这些情况做了不少预防措施,至少到曾凡主政时期,还没有看到这些问题的苗头。</br>  内患不显,那就要预防外患,此时的大唐周边,除了极西边罗珊都护府和大食还时有交锋,别的地方都已经被打服了。</br>  就是大食人也几次被打败,要不是那边实在太远派兵不易,他们的首都巴格达也要被打下来了。</br>  曾凡的政策就是稳扎稳打,步步蚕食,学习对方的手段,先把占下来的地方巩固好,把当地贵族的子女接到长安好好教育,然后多多往那边移民,派遣官员,普及汉语和文化习俗,让他们以作大唐子民为荣,这样百十年后,他们都习惯了使用汉字,会说标准的唐代普通话,那才算彻底占领。</br>  北边未来的后起之秀契丹和奚族,室韦,还有在长白山林子里的挖人参的女真,半岛上的新罗和高丽都是重点攻略对象。</br>  尤其是北边草原上的契丹和西边的回鹘,更是重点防范对象,定期派出或明或暗的官员商人去普查人口,超过万人的部落就要封官,子女接到长安培养,征集精壮兵马派到西域罗珊去戍边,充实那边的实力,时不时的给大食人添添堵,不能让他们安心发展。m.biqubao.com</br>  南边的湖南两广和云贵,这时候还是蛮荒之地,内地的兵马不能太闲,轮流过去以战代练,把那些深山老林里面的还处在奴隶制下的生番迁出来开荒种地,那些世代相传的山大王,识相的迁到长安,不识好歹的那就也去西边戍边吧。</br>  他的太子李跬也已经开始听政,有曾凡做榜样,这孩子倒是没有长歪,将他的做派学了个十足,即便不像他一样有开挂的脑袋,未来应该也不会是昏君。</br>  内政方面,国家总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亿,荒地也开垦的差不多了,曾凡尝试将过时的府兵制改为征兵和募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br>  隋唐初期人少荒地多,府兵制更适应形势,现在人口增长了几倍,府兵制已经名存实亡,没有安史之乱的刺激,兵役改革一直没有动力,但是问题不等于不存在,好在没有外忧内患,他的改革可以一步步来,不至于造成太大动荡。</br>  世家大族盘踞一地根深蒂固,有家无国也是中央政权的隐患,他们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垄断科举仕途,也是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br>  亡唐的两大罪魁人物黄巢和朱温都是寒门子弟,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寒门子弟出头无望,世家大族只顾一己之私,众多原因致使中央权威尽丧,这才造成了五代十国的惨剧。</br>  后世赵匡胤矫枉过正,过度崇文抑武,让堂堂汉族从此对北方游牧再无压制之力,一代不如一代,让人不禁扼腕叹息。</br>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曾凡也思考过,后世网络上也有不少争论,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摊丁入亩,改按人头收税为按照土地收税。</br>  同时结合土地累进税制,从内部瓦解世家大族存在的基础,让他们主动分家析产,不能再大肆兼并土地,不能再隐匿人口,世家大族也就会慢慢的消亡了。</br>  这些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好在他刚刚即位,时间多得是,先在新设立的湖南道,广南道实行,那边新开垦地广人稀,出了效果再全国推广。</br>  另一项长治久安的政策就是教育科举,常年没有大规模战争,积累的粮食财富堆在仓库里是巨大的浪费,在各地郡府县设立官学,扩大受教育的民众规模,培养提拔寒门子弟。现在大唐的面积足够大,不缺地方安置人才。</br>  在中央设立研究院,鼓励天文地理物理数学医药各方面的研究发展,收集翻译大食波斯那边传过来的书籍文献,大唐现在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不缺乏人才,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只要给这些人一个舞台,他们一定会发挥出最耀眼的光芒。</br>  即位后四五年间,一项项的政策开始逐步推行,即位前曾凡就已经听政十几年,早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威望和手段,这些改革尽管触及到了不少人的利益,只要不是直接造反,谁也没法阻止推行,阳奉阴违的话,他的眼里也揉不了沙子,正好杀鸡儆猴。</br>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br>  皇帝的表现无可指责,朝中的大臣很多当年都教导过他,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br>  从小就尊师重教,言行刻苦,没有任何骄奢纨绔之气。</br>  束发至今,只有皇后一个女人,不纳妃嫔,不营宫室,不喜奢华,衣食简朴,每天作息规律,除了理政就是读书练字,教育子女,打坐修炼,言行堪称典范。</br>  早年间还有些别样心思的几个王爷,他们自问即便坐到那个位置,也不可能有这位做的更好,更别说他们十几年都没找到机会,现在也早就收起了想法。</br>  规划做好,事情理顺,剩下的就是选拔人才,按部就班的去执行了。</br>  曾凡开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修炼上,开始减少上朝时间,给儿子学习成长的空间。</br>  从出生不久就卡住的境界,他感觉有了突破的迹象,这时候他才想起本来这就是个修仙游戏啊,自己这些年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啊,修个仙也太难了!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62_162035/6921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