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黄琛不言,灌酒先
    在一番寒暄之后,顾正臣邀请黄琛:“黄驸马都尉,可否借一步说话?”</br>  黄琛有些诧异。</br>  自己与顾正臣是第一次见面,在这之前没什么交情,这突然要两个人对话,多少有些令人费解。</br>  但黄琛深知顾正臣的功劳,随顾正臣至假山湖畔,拱手道:“土豆亩产二十石,大明上下皆受镇国公之恩,我身为驸马都尉,理当代庆阳公主行一礼。”</br>  顾正臣不敢当,还礼之后,便沿着假山的石阶登上了顶部的亭子里,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纸递给黄琛:“黄驸马都尉,这个人你应该认识吧?”</br>  黄琛接过,狐疑地看了看顾正臣,低头展开画像,脸色微变,手捏着画像背在了身后,一双眼盯着顾正臣:“镇国公为何有此人画像?”</br>  “果然认识。”</br>  顾正臣坐了下来,伸手整理着衣襟:“十七年前,这个人被灭满门,想来你也知情吧?”</br>  黄琛面色凝重,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顾正臣,黑白相间的胡须微微动了动,压抑着嗓音:“这个人的过去,镇国公还是不要追查得好。”</br>  顾正臣靠着栏杆,轻声道:“是因为这牵扯到韩林儿之死,而韩林儿的死,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查,也不准去碰的,对吧?”</br>  黄琛上前一步,拿出画像,刺啦撕开:“镇国公是个聪明人,那就应该聪明到底。”</br>  顾正臣看着画像被撕毁,抬了下手,手指上下错动:“李大祥的过去,韩林儿怎么死的,我都没有兴趣,我甚至不想知道是谁下的命令杀了李大祥一家人,我只想知道一件事!”</br>  “什么事?”</br>  黄琛盯着顾正臣手中不断翻动的铜钱,面色冰冷。</br>  顾正臣端正身子:“参与灭杀李大祥满门的人,在两年前再一次出手了,死了两个人,并且因为这起案件,知县一家人死了,还有一个被逮捕的嫌犯自缢于监房之内!”</br>  “我需要一份名单,当年动手杀人的名单,找到他们,才能解开江浦悬案。所以,黄驸马都尉,能否告知?”</br>  黄琛看着严肃且认真的顾正臣,上前一步,将撕碎的纸张放在美人靠上:“镇国公问话,我本该知无不言。只是这种事,过去就过去了,不必再追查。查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告辞!”</br>  说完,黄琛转身就走,沿着石阶便走了下去。</br>  顾正臣站在假山上面的亭子里看着黄琛下了假山,开口道:“江浦悬案,陛下想要一个结果!”</br>  黄琛止住了脚步,转过身抬头看着高处的顾正臣:“若是陛下想要一个结果,那镇国公就应该想一想,你想要的结果是不是陛下想要的结果!这世上有些案子,没有破案的必要,就这样挺好。”</br>  “若是他们再继续出手,有更多人遇害呢?”</br>  顾正臣追问。</br>  黄琛转过身,抬手挥别:“事情出在谁的地界,谁来负责,不劳镇国公大驾!”</br>  顾正臣看着黄琛离开,坐了下来,陷入沉思。</br>  徐允恭走了上来,看了一眼被撕碎的画像,见顾正臣迟迟不说话,便低声问:“先生,要不这案件先放一放,等山西事了,回京面见陛下之后再查?”</br>  顾正臣伸手将撕碎的纸张一点点收起,摇头道:“恰恰相反,这事必须查下去!”</br>  “可是先生——”</br>  徐允恭有些担忧。</br>  顾正臣将碎纸握在手中:“没什么可是!”</br>  李大祥的死或许牵连到韩林儿,这事确实不能深挖。</br>  可罗根夫妇的死,不太可能出自朱元璋的命令,否则他不会派刑部、督察院、锦衣卫去江浦调查,更不会允许自己暗中去江浦探查。</br>  唯一可能的解释是:</br>  当年灭杀李大祥满门的那批人,很可能已经脱离了朱元璋的掌控,私自做事了,或者说,朱元璋很早就将这批人放走了,并没留下来继续使用。</br>  无论哪一种,朱元璋都是不知情的人。</br>  若是人在朱元璋手底下,瞒着朱元璋动作,那问题就大了,说明这些人已经不服管,开始有了自己的心思了。</br>  若是人不在朱元璋手底下,而是被放到了民间,那他们潜藏十多年都没任何动静,却在十四年时杀了罗根夫妇,甚至江浦知县的死也可能与他们有关,那这背后一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br>  这双手不斩断,下一个罗根夫妇还会出现!</br>  徐允恭知道顾正臣不会那么容易放弃,想了想,问:“可李大祥的过去只有黄驸马都尉知道,他不开口,后续如何调查?”</br>  顾正臣叹了口气,寻思了会道:“直接来行不通,那就换一种法子,去准备一些礼物,我带潭王、鲁王拜访庆阳公主!”</br>  “好!”</br>  徐允恭应声去安排。</br>  黄琛没有想到,这才过了两个时辰,都要用晚膳了,顾正臣、朱梓、朱檀等人竟然登门了。</br>  论辈分,庆阳公主是朱梓、朱檀的堂姐,也是一家人,总归还是需要熟络下。</br>  顾正臣带了烈酒,一杯接一杯地敬黄琛:“黄驸马都尉今日所言极是有理,让我悬崖勒马,这顿酒不能少,来,我敬你!”</br>  黄琛见顾正臣放弃了追查的心思,也高兴起来。</br>  韩林儿都死那么多年了,干嘛非要挖出来,这不是找晦气找麻烦,豁出性命远航弄来的国公,别因为这件事给削爵了,不划算。</br>  喝酒。</br>  庆阳公主没想到顾正臣如此健谈,酒量也是出奇的好,想劝黄琛少喝点,却被顾正臣给阻拦了:“今日喝不醉,我不走。黄驸马都尉,你也是军伍出身,敢不敢喝到底?”</br>  黄琛虽然是个老实人,可毕竟是军伍出身。</br>  军伍中人有几个不好酒的?</br>  只是平日里庆阳公主不让多喝,以前喝酒也误过事,多年以来只是浅尝即止,今日好不容易可以拿镇国公作挡箭牌,自然是来者不拒,顺势答应:“那就喝个痛快!”</br>  一杯酒没了再添,一壶酒没了再满,一坛酒没了再拎一坛。</br>  一个多时辰后,顾正臣都有些迷糊了,黄琛也终于扛不住了,说话开始有些不利索,从袖子里拿出了两片叶子,顾正臣咬了咬牙,塞到口中咀嚼了下,清凉透脑,酒意消了大半。</br>  将薄荷叶残渣吐了出来,顾正臣看着犯迷糊的黄琛,拿起酒杯上前:“黄驸马都尉,我们聊一聊龙江卫千户守御所时期的事如何?”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921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