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封了一公四侯二十六伯,顺带赐下了府宅,毕竟以前当将官的宅子不符合侯爵、伯爵的住宅规制。</br> 赵海楼、黄元寿、梅鸿、于四野等人封爵之后,家中热闹了几日便闭门谢客,安安静静地等待朝廷召唤与安排,没事就窝在家里调教下孩子,有事出门也不张扬,更不会前呼后拥。</br> 水师的人都清楚功劳来之不易,这是舍命换来的,是为子孙立下的根基,可不敢贪图享受丢了。</br> 朱元璋一直盯着金陵的动静,对于这些人的表现很是满意。</br> 虽说有些官员上书,担忧这四侯二十六伯全都是顾正臣的人,很可能会形成一股势力,继而强君胁众,操控朝堂,可朱元璋却只是将文书丢到了垃圾里面。</br> 顾正臣要有野心的话,他完全可以在澳洲、美洲占据一片领地,成为唯一的主宰。</br> 那里的土著,不是他的对手,只能成为他的仆人。</br> 可他没有,甚至连一点心思都没有。</br> 担心水师诸将与顾正臣结为一党,同气连枝,出现浙东、淮西之后的第三个党派——水师党?</br> 呵,可笑啊。</br> 朱元璋都不用让锦衣卫去调查也知道背后是谁在运作。</br> 但是,赵海楼、王良、段施敏这些人确实不宜一直留在金陵啊,这倒不是担心这些人与顾正臣关系紧密,而是因为四分营水师需要真正的干练人才,需要一批厉害的人坐镇。</br> 山东水师现在是安南侯俞通源,淮安水师是永平侯谢成,东南水师则是靖海侯吴祯与雄武侯周武,南洋水师是航海侯张赫。</br> 山东水师需要连同辽东,这事只让俞通源来办有些难,他也不是一个经常出海的人,淮安水师太过羸弱,战斗力跟不上,训练都不用心,必须安排人顶上去。</br> 东南水师有张赫在,总不会有多少问题,可张赫这身体时好时不好,年纪大了,总容易出问题,安排一些青壮过去也好办事。</br> 最难的还是南洋水师,张赫一个人要管理的区域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要封锁安南沿海,这又分散了不少水师兵力与人手,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人过去。</br> 朱元璋站在舆图面前,思索着接下来的布局,对走过来的朱标道:“待顾正臣去山西之后,朕打算将水师将官分散至水师总部与四分营,让他们打造一批干练的水师,你意下如何?”</br> 朱标看了看舆图,言道:“父皇,水师已是相当强大,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北方卫所与长城一线——”</br> 朱元璋打断了朱标的话:“水师强大,呵呵,就不需要更强了吗?朕还打算设置水师第六、七、八分营,没可用的人,如何能放心啊。”</br> 朱标看到了朱元璋那双睿智且深沉的目光。</br> 增设水师分营?</br> 父皇这是想要,再推海外封国!</br> 毕竟第五分营在澳洲秦国,那第六、七、八水师分营又会部署在何处?</br> 朱标沉思了下,回道:“欲强水师,这些侯爵、伯爵当重用。”</br> 朱元璋抬手指了指舆图南洋方向:“你应该知道了吧,李存远、黄时雪带人离开了金陵,顾正臣选择这个女人去闯一闯西方,你怎么看?”</br> 朱标自然知道顾正臣对西洋的安排,认真地说:“儿臣以为,顾先生所选之人,应是最合适之人。虽说黄时雪是位女子,可她毕竟跟着黄元寿蛰伏南洋多年,为朝廷取下南洋立过大功,就连安南之事,也有她的功劳。”</br> 朱元璋背过双手,目光盯着舆图:“那就让她去闯闯吧。顾正臣说过,美洲大陆还没有可以充当大明对手的王国,但西方可能有。他既然说出这番话,那朝廷就不能不重视。”</br> 以往,朱元璋不需要关心大海,也不需要关心远方,只需要盯着北方边镇基本上就够了,只要元廷老实了,那就可以安枕无忧了。</br> 可现在,这水师大航海,澳洲、美洲大陆的相继出现,加上偏殿里还有一张世界舆图,还有一个最新的地球仪,这目光只盯着元廷就显得狭隘了。</br> 不过,看南洋、西洋也好,澳洲、美洲也罢,朱元璋始终都有一条标准:</br> 去那里,能不能给大明带来利益。</br> 南洋如此,澳洲如此,美洲如此,现在西洋——同样如此!</br> 一切都来自利益,大明朝廷的利益!</br> 黄时雪只不过是个探路石,丢出去就丢出去了,损失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再选人西行,大明不差这么点时间。</br> 朱标将手中的奏折递给朱元璋,言道:“父皇,工部收到一些文书之后,希望可以暂停蒸汽机船制造事宜。”</br> “为何?”</br> 朱元璋侧身,声音冷了几分:“蒸汽机船制造不能停,大明海岸如此之长,才一百余艘蒸汽机船如何够用?”</br> 朱标解释道:“这倒不是工部的问题,而是远航水师的大船匠戚楷、苏源,与班正庄可均、狄正心等人,拿出了一份全新的宝船、大福船设计图纸,希望可以改进船体布局,以更好适应远航。”</br> “新的设计图纸?”</br> 朱元璋接过奏折看过,微微点头:“看来大航海的经验总结该生出成果了,大福船、宝船还有诸多操控不便,他们想要改进,那就改进吧。命令工部,让龙江船厂的匠人悉数配合,试制新式大福船、大宝船。”</br> 远航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克服了,才能为后续的远航提供更好保障。</br> 朱元璋也不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儿子出海,连大陆的影子都没看到便陨于大海。</br> 船是远航人的命,该改进的就改进,这事不能马虎。</br> 朱元璋走回桌案后坐了下来,挪动了下椅子:“明日让顾正臣上朝,山西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另外,这次前往山西,让顾正臣带上朱梓、朱檀,随行教导。”</br> 朱梓性情胆怯,却又心思活泛,总想胡来。</br> 朱檀更是不堪,听人言不辨是非好歹,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这要是身边有几个歹心之人,让他杀百姓为乐,他可能真敢啊。</br> 自己没空管束,既然顾正臣教育有方,那就接着教。</br> 朕就不信了,江山老子都改了,还改不了这两个家伙的本性?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918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