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铁路的构想
    顾正臣起身,与朱标一起进入后院书房里,在一堆图纸里挑了几下,将一份图纸拿了出来,铺开在桌子上:“殿下请看,这是臣构想的一份蒸汽机铁路图。”</br>  朱标低头看去。</br>  这是一份草图,没有考虑河流山川,只是简单地画出了线条,连接了若干城。</br>  最显眼的莫过于金陵至北平、笔直下来的一条粗红线,在粗红线之上,还分出了一些线条,凤阳、徐州、开封、宣府、大同都有线条相连。至于金陵以南,没有一条线。</br>  “蒸汽机铁路图,何为铁路?”</br>  朱标疑惑地看向顾正臣。</br>  顾正臣指了指地面:“蒸汽机车,再加上运载货物、人员等,重量在几十万乃至上百万斤重,寻常道路如何都不可能承受,必须针对蒸汽机车设计、修建专门的道路,并铺设出铁轨……”</br>  “让蒸汽机机车带动一节节车厢,沿着铁轨前进。只要在沿途设置补给站点,完成煤炭、水等补充,十二个时辰,不敢说能从金陵抵达北平,但怎么说,也应该过了山东地界了。”</br>  朱标深吸一口气,一双目光炯炯有神,卷起图纸拉起顾正臣:“走,跟孤入宫!”</br>  “省亲……”</br>  “省亲的是顾青青,和你有什么关系,走,这就去。”</br>  朱标不给顾正臣反抗的机会,拉着出了府门,上了马车便直奔皇宫。</br>  武英殿。</br>  户部尚书曾泰正在汇报土豆催芽事宜:“陛下,经抽检之后,发现已有七成出芽,不出三日,想来便可取出种下。除了民间的那四百亩还在进行耕种准备外,皇室田亩、格物学院田亩皆做好了耕种准备。”</br>  “草木灰备好了吗?”</br>  朱元璋平静地问。</br>  曾泰恭敬地回道:“已准备就绪。”</br>  朱元璋批过一本奏折,将笔放下:“去问问钦天监,后续天气还会不会骤寒。若没什么大问题,三日之后,文武随朕一起干一干农活。”</br>  “臣领旨。”</br>  曾泰行礼告退。</br>  出了大殿还没多远,便看到了朱标、顾正臣,站在一旁行礼:“臣见过殿下、定远侯。”</br>  “曾尚书,土豆事宜如何了?”</br>  顾正臣见过曾泰,这个家伙的运气实在没得说,要知道自己是个举人,授官知县,爬到知府,最后凭军功封侯,可这家伙就是个秀才,直接一步登天,成了户部尚书,朝廷大员……</br>  不过随着格物学院人才开始涌现,并逐渐在地方上做出政绩,加上科举重开之后走上正轨,估计老朱这种任性用人的方式也将随之改变。</br>  曾泰回道:“方才通报过陛下,让户部询问钦天监,若无意外,三日之后耕种土豆。”</br>  “有劳。”</br>  顾正臣拱手。</br>  朱标、顾正臣入殿行礼。</br>  朱元璋打量着顾正臣,呵呵笑道:“朕给了你假,你还有跑皇宫里来的心思,这是想办理公务了,要不朕给你个尚书当当?”</br>  顾正臣连连拒绝:“陛下,臣是被太子捉来的……”</br>  办公哪里有陪老婆孩子舒坦。</br>  朱元璋看向朱标,朱标至御案前,将图纸递了过去,然后站至一旁看向顾正臣:“先生重新说一遍吧。”</br>  顾正臣没办法,只好将铁路构思讲了一番。</br>  朱元璋站起身来,看着这一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舆图,发了火:“你就不能绘好看一点?如此大业,竟是这般潦草!”</br>  顾正臣生怕老朱跑出来踹自己两脚,向后退了一步:“陛下,这只是简单的想法,当真要绘完整,结合当地状况的话,那需要勘察数年方可绘出,臣哪有那个时间……”</br>  朱元璋瞪了一眼顾正臣,双手拿起图纸:“铁路,蒸汽机车,日行千里,这是何等壮举!你小子到底还藏着掖着多少东西,为何不能一次全都拿出来?”</br>  顾正臣面露委屈之色:“这铁路可不是简简单单能修建出来的,没有大量的劳力,庞大的钢铁供应,出色的工程人员,先进的冶炼技术,压根做不成。臣就是早点说,那也是无济于事。”</br>  朱元璋板着脸:“那你也应该早点说!”</br>  顾正臣对不讲理的朱元璋没办法,只好开口:“那臣说?”</br>  “说!”</br>  朱元璋期待。</br>  朱标拿起了毛笔,准备当文书记录下来。</br>  顾正臣咳了咳,说道:“在混凝土里加钢筋,可以平地打造高两百多丈的大楼,火器研究到极致,可以从大明直接飞到美洲去,铁路上跑的车,一个时辰能跑一千多里……”</br>  “胡说八道!”</br>  朱元璋甩袖子。</br>  朱标拿着毛笔也下不去手,这怎么听都不可能,两百丈的楼,换算到平地上,那可就是一里多长啊,你还不如直接说建造在了山顶,平地之上,一点都不可能。</br>  火器从大明飞到美洲,这更是胡扯了,大明的火器,最大威力的还飞不出十里去,大明距离美洲好几万里,你顾正臣带船队往返一趟都用了这么久,火器如何飞过去?</br>  我在这里点个火,咻一声就跨过了太平洋,落到了美洲大地上?</br>  咋可能嘛。</br>  还有蒸汽机车拼死了,十二个时辰也才跑一千多里,你现在说,一个时辰就跑一千多里,那十二个时辰,还不跑出去万里开外了,咋滴,从大明最北面跑最南面,一天就够了?</br>  顾正臣看着发怒的朱元璋,还有一脸不相信的朱标,不苟言笑地站在原处。</br>  朱元璋背在身后的手逐渐握了起来:“这些都是真的,马克思告诉你的?”</br>  顾正臣认真地说:“陛下,平地起百丈高楼,火器飞跃几万里,机车呼啸而过,恩师说起时臣也不信,可恩师说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步走下去,迟早会见到之前不敢想、也无法想象,之前不能干,干不成的事。”</br>  “正如这蒸汽机车与铁路,大明的基础还没有到,臣就是早点说了,也无济于事,相反还会招来非议与麻烦。这个时候提出来,是因为条件虽然不太成熟,但可以先进行规划、勘察,做一些准备工作了……”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903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