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一小步,一大步
    旗舰,舵楼。</br>  周全使用望远镜,透过窗户观察着星辰,确定之后,手持牵星板观测,通过求解来确定船只大致所在的位置与航向。</br>  方淮安整理着海图,看着手中的美洲舆图,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对一旁的苏庆问道:“这美洲以西,标注的是太平洋,美洲以东标注的是大西洋。”</br>  苏庆点头:“是这样,怎么了?”</br>  方淮安有些疑惑地问:“也就是说,太平洋连接着大明、南洋诸国、澳洲秦国与南北美洲。”</br>  苏庆看着舆图中广袤得令人心惊的太平洋,感叹着:“是啊,这一片海洋东西几万里,属实大到离谱。”</br>  方淮安直摇头:“我想说的不是太平洋的大,而是想知道,大西洋连接着哪里?”</br>  苏庆错愕不已。</br>  是啊。</br>  这舆图挂在这里如此久了,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包括南北美洲的一些地理特征都记在心中。</br>  可从来没想过美洲的东面、大西洋的东面,那是什么地方?</br>  海再大,也不可能大到真正的没有边际。</br>  所以,大西洋的东面,应该还有一片大陆。</br>  不,是一定还有一片大陆!</br>  苏庆激动起来,对方淮安道:“如此说来,若是从美洲向东航行,还可能发现一片无人踏足的陌生大陆?”</br>  方淮安盯着舆图。</br>  眼前的舆图,只记录了大明、南洋、澳洲与南北美洲这一片区域,显然还有一些区域没有画出来,比如南洋以西的古里、柯枝等国,也就是曾经的天竺国,那些地方并没有在这舆图之内。</br>  方淮安、苏庆拿着舆图,找到了正在写文书的顾正臣,将所想讲述了一番。</br>  一旁的朱棡、朱棣听闻之后,对视了一眼。</br>  顾先生曾拿出过一幅世界舆图,若是两人没有记错的话,大西洋的东面是一个名为非洲的地方,而非洲的东面就是南洋诸国与澳洲……</br>  朱棣突然意识到什么,起身道:“先生,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br>  顾正臣放下毛笔,看着这群后知后觉的家伙,笑道:“哪里不对劲?”</br>  朱棣看了一眼方淮安等人,抓起桌案上的毛笔,看着舆图问道:“可以画吧?”</br>  顾正臣向后一靠,明白朱棣的意思,眼神中带着几分鼓励:“画吧。”</br>  朱棣对方淮安、苏庆,还有围过来的沐春、马三宝等人道:“先生知道的世界比我们每个人知道的都广博,在先生交给皇室的一份舆图中,南洋诸国向西,是一个名为非洲的大陆。”</br>  “非洲?”</br>  方淮安、马三宝等人吃惊不已。</br>  如澳洲、美洲,一个从未听过的、不见文字记载的未知大陆。</br>  顾正臣抬手,一枚铜钱出现在手中:“非洲对大明来说相当陌生,不为人知。可对于西方诸国,包括伊斯兰信徒而言,应该不算什么陌生之地。马三宝,你父亲去过天方。”</br>  马三宝从后面挤上前:“回先生,父亲确实去过天方,弟子也想去一趟天方。”</br>  顾正臣微微点头:“前往天方有一道狭长的海,名为红海。红海东面有天方,而在红海西面,便是非洲大陆。”</br>  朱棣在舆图上简单绘制了几笔:“非洲的位置,大抵在此。”</br>  众人看向舆图,非洲的位置瞬间了然。</br>  顾正臣指了指舆图:“海洋贸易以南洋为主,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进入南洋,南洋贸易增利会越发困难,商人西进,开拓新的商道就成了必然。”</br>  “在出航之前,我吩咐南洋水师护航商人西进。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大明的商人可能过了古里,朝着天方继续航行。虽说未必会抵达天方,但我相信,商道一旦打开,大明人抵达非洲是迟早的事。”</br>  贸易是以利为驱动的,走得越远,所得利可能更为丰厚。</br>  一个陶瓷在南洋能换几麻袋香料,到了非洲,说不定可以换几十颗钻石,几麻袋香料的利总比不上几十颗钻石的利……</br>  朱棣知道这些,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盯着舆图道:“先生,我们现在不关心贸易的事,而是想知道——大明到底是在美洲的西面,还是在美洲的东面?”</br>  朱棡、方淮安等人连连点头。</br>  美洲的东面是大西洋,大西洋的东面是非洲,非洲的东面的东面,是南洋,是大明。</br>  而大明的东面,又是美洲!</br>  这种既在美洲西面,又在美洲东面,怎么看,怎么诡异。</br>  顾正臣翻动着手中的铜钱:“我还以为这件事你们会在回到金陵之后,在格物学院中开设航海学院之后被提出来,不想你们竟在返程途中发现了此事。”</br>  “可以告诉你们的是,舆图没有问题,从美洲一路向东,确实可以抵达大明。至于为何会这样,你们多用点心思想一想。”</br>  朱棡、朱棣等人自然不会怀疑舆图有假,毕竟澳洲、美洲都出现了。</br>  只是,怎么会这样?</br>  沐春带着疑惑,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若我们从旧港出航一路抵达非洲,至非洲西海岸之后穿过大西洋,便能抵达美洲的东海岸?”</br>  顾正臣直言:“没错!若没有蒸汽机,我们要前往美洲,很可能走的就是那一条路。只不过那样一来,咱们就只能从亚马逊河登陆,然后一路跨过艰难险阻,抵达高原区域寻找土豆。那条路,牺牲将是巨大且难以承受的。”</br>  跨过原始森林走几千里与翻山越岭走几百里,代价是完全不同的,毕竟原始森林里吃人的东西多,生存环境远比山林恶劣。</br>  朱棣一双眼盯着舆图,想起什么,让朱棡帮忙,将舆图向后折去,让两个边缘对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体,然后看向顾正臣:“先生,莫不是——这世界是圆的,南辕北辙的故事,不是笑话?”</br>  顾正臣看着被立起来的舆图,笑得很是灿烂:“南辕北辙估计不太可行,毕竟那地方能冻死人。不过若是改为东辕西辙,倒是可行。我们脚下的地星与月亮一样,都是圆的。”</br>  “没有天圆地方,如张衡所言,浑天如鸡子。若是你们之中有人不信,大可在日后带船队来一次环球航行……”</br>  认识地球是圆的很重要,这关系到万有引力,后续的物理与自然学科。</br>  文明的进步,不就是一次次发现推动的。</br>  现在,他们发现了这一点,必然将推动文明向前,这兴许是一小步,也兴许是——难以想象的一大步!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94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