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的的喀喀湖与印加王朝
    顾正臣拿出竹节,敲了敲舆图。</br>  朱棣、赵海楼等人都不需要抬头看,后面的李子发、段施敏等人也不需要挤上前,美洲的舆图这些将官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细节早就印在了脑海之中。</br>  的的喀喀湖!</br>  这名字很古怪,在舆图上十分显眼。毕竟这家伙东西宽一百六十多里,南北长三百八十多里,比得上两个鄱阳湖了。</br>  按理说,越大,越好找寻。</br>  在整个南美洲里,的的喀喀湖虽然不是最大的一个,只排行老三,可最大的湖在南美洲最北面,第二大的湖在东海岸,都不在美洲西海岸附近,船也去不了那里。</br>  另外,的的喀喀湖就在南美洲西海岸附近,确切地说,是海岸向东五六百里路……</br>  深入探索未知大陆,在澳洲的时候干过一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重操旧业,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五六百路而已,走走总能走过去。</br>  可问题在于,的的喀喀湖他娘的不在平地上,而在高山里,要想找到这座湖,就只能翻山越岭。</br>  翻过去了,还未必能找得到……</br>  邓镇开口询问:“一定要找的的喀喀湖吗?这里的土著应该不在少数吧,只要找到土著,不就可以找到番薯、土豆等物?”</br>  顾正臣微微摇头:“据我所知,目前土豆这东西,目前只有一个名为印加的国家有,而这个国家,就在的的喀喀湖西北数百里开外。找不到的的喀喀湖,若是运气好,摸到了印加国也可以。”</br>  “可若是运气不好,摸到了其他国家、城邦或部落里,有所得,但到最后,一样需要返回过来寻找的的喀喀湖,寻找印加国。这是我们一次性拿到大部农作物的唯一办法。”</br>  朱棣叹了口气:“那就是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翻山去找。”</br>  顾正臣面带严肃,威严地说:“我们的航行方向大致没太大改变,若是我预料不错的话,我们停泊之地便是南美洲的中部一带,误差不会超四千里。”</br>  赵海楼、朱棣等人苦涩不已。</br>  误差不到四千里,娘啊,听着就头疼。</br>  看出了众人的无奈与头疼,顾正臣笑道:“四千里确实很大,可你们不要忘了,的的喀喀湖南北长三百八十多里,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在沿海地带,分出十批人手向东六百里,一定能找到的的喀喀湖。”</br>  沐春一拍手,赞道:“是这个道理啊。”</br>  反正的的喀喀湖在山里,而且距离沿海就那么远,这是固定的,加上这湖泊巨大,只要深入走下去,那一定可以看得到,看不到就返回嘛。</br>  抵达美洲大陆的大明水师不是一两百人,而是两万六千余人,抛开文职等从属人员,那也有两万将士,按照一千人一支队伍,足够弄二十支了。船走南北,每隔着三百里丢下一千人,从不同地点登陆,但全都是向东探查,这样想不发现的的喀喀湖都难。</br>  人手足够多,这就是底气。</br>  这法子看似笨拙,但很可能是最高效的了。</br>  毕竟船队不可能走到南美洲最南端,然后向北测算距离,一点点确定喀喀湖大致区域。加上南美洲和澳洲不一样,澳洲那还有个大凹港,还有大堡礁,这些都可以参照大致里程。</br>  沿着南美洲的海岸线航行,压根就找不到明显的参照,无法准确判断船只所处的具体位置。</br>  顾正臣竹节在舆图上敲打几次,沉声道:“在休整结束之前,你们若是有更好的办法,尽管提出来。若是没有,那咱们就兵分十路,或兵分十五路,深入探索,直至找到印加国或的的喀喀湖!”</br>  “好!”</br>  众人领命。</br>  顾正臣看着舆图,多少有些无奈。</br>  说实话,来早了点……</br>  若是再晚个七八十年,想要找印加国那就太容易不过了,何必用得着现在如此麻烦,随便找个海岸,靠上去,遇到的人,八成就是印加国的人。</br>  毕竟,那个时候的印加,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国家,而是一个庞大的帝国!</br>  别自以为明代时期,美洲没什么大事发生,这里的土著就活该是一群野人。</br>  事实并非如此,印加帝国在明代中期迅速崛起,版图包括了后世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部分)等地,国土面积比整个新疆还大得多,人口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万。</br>  这可以说是整个南北美洲,在西方没有入侵之前,最为庞大的一个帝国了,印加积极对外扩张,开疆拓土的那一年,对应的是朱祁镇付足了学费,去草原上留学的那一年。</br>  经过几十年的扩张,才形成了一个帝国。</br>  只不过,印加在扩张之前的历史,那基本上不是什么历史,更多属于乱杂不清的传说,说是神话也差不多。</br>  毕竟按照他们的说法,印加王朝八任君主,也就是在扩张之前的前八个君主,统治了印加三百三十八年,算下来,一个君主至少需要统治四十多年。</br>  要知道印加王朝那也是父死子继,这样一算,怎么都不合理,再看看唐宋元。</br>  唐二百八十九年,二十位君主。</br>  宋三百一十九年,十八位君主。</br>  元九十八年,十一位君主。</br>  这样一看,就知道印加三百三十八年、八个君主有多扯淡了,要知道人都是会生病嘎掉的,印加内部那也是有斗争的……</br>  虽说在印加扩张之前的历史并不可信,也不太清楚,但顾正臣可以肯定,印加一定是存在的,而且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与底蕴。直接去找印加的首都库斯科,很难办到,没人给自己开导航,只能先确定的的喀喀湖在哪里,然后寻找库斯科。</br>  休整十日,不算长。</br>  主要是这次穿越太平洋的用时太久了,五十一日,这和预料中的四十日还多了十一日。</br>  两万里的大海,不是一般船队能过来的。</br>  虽说船队以蒸汽机动力为主,可惊涛骇浪之下,蒸汽机动力也不敢全速,加上几场风暴折腾人,耗时确实很长,将士十分疲惫。</br>  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休息。</br>  接下来是翻山越岭的探索,需要的是精兵、强兵,而不是疲兵。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73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