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不平凡的远航,离别时
    杭州商人胡苕华、金陵商人何四方、苏州商人陆三源坐在船舱里,有说有笑。</br>  陆三源放下空了的酒杯,嘴巴一动,下巴上沾了些许酒水的胡须便翘了翘:“大远航就在后日了,这次规模巨大,可谓前所未有,空前之举。”</br>  何四方舔了下唇:“打探过了,只可惜啊这次远航依旧不带商人,否则,咱们就是打破头皮,也要跟着走一遭。”</br>  胡苕华拿着酒壶给两人续杯:“胡大山不是说了,定远侯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是商人前往澳洲的时候,待合适时,说不得还需要商人带伙计前往澳洲。咱们上不了船,他胡大山、胡恒财不也没上船。”</br>  陆三源点了点桌子,示意酒够了,接住话茬:“这倒是,定远侯在此事上行得公正。只是,胡大山毕竟与定远侯走得很近,兴许掌握了咱们不知道的消息,这次入京,咱们需要与胡大山好好聚一聚才是。”</br>  何四方有些恍然。</br>  一转眼好几年了,上一次大家齐聚在一起,还是定远侯当泉州知府,重开市舶司之后的事吧。</br>  忙忙碌碌,皆为利奔波。</br>  呜——</br>  汽笛声闪至船舱。</br>  何四方侧身,对门口的王掌柜道:“去看看发生了何事?”</br>  胡苕华呵呵笑道:“还能发生了什么事,这摆明了是蒸汽机船来了。”</br>  很快,王掌柜进入船舱,言道:“有官家的船,打出了禁航的旗帜。”</br>  胡苕华、何四方等人吃了一惊,赶忙出船舱查看。</br>  可不是,那船上挂着一面白底红线旗帜,大红圈里画了一个显眼的“x”的符号。</br>  陆三源凝眸:“果然是禁航的旗。”</br>  何四方问道:“距离龙江码头还多远?”</br>  王掌柜回道:“不到十里了。”</br>  何四方看着不断逼近的大福船,喊道:“避开巷道,靠边走,速速前往龙江码头。”</br>  邦邦——</br>  一阵密集的梆子声传出,随后大福船逼近,船上的军士冲着何四方等人喊道:“自今日起,长江水道禁航,一应船只务必在两个时辰之内停泊靠岸,违令者严惩不贷!”</br>  两个时辰?</br>  那来得及。</br>  何四方、陆三源等人放松了些。</br>  看着快速离开的蒸汽机大福船,陆三源眼神中满是羡慕之色,轻声道:“你们说,什么时候咱们的船也能安上蒸汽机?”</br>  何四方、胡苕华吃惊地看着陆三源。</br>  这个想法很是大胆!</br>  毕竟现在大明水师里的蒸汽机船数量还不算多,尤其是定远侯这一出航,水师蒸汽机船的数量更是锐减,朝廷自己的蒸汽机船都不够用,怎么可能给商船用?</br>  不过,大胆是大胆了点,但也不能完全说是异想天开吧。</br>  什么都有个价,只要商人出价多,这事也不是完全没商量,比如只要朝廷愿意给商人打造一艘蒸汽机船,不需要多大,就大福船的体型足够了,那商人赞助朝廷两艘宝船,这笔买卖是不是能做一做?</br>  只是这种事不能直接跑工部嚷嚷去,更不能托人给朝廷上奏折,这有窥视国器之嫌,很容易全家倒霉。要想办成这种事,水师的蒸汽机船必须充分多了,其次,这事必须经过定远侯的手来办,其他人,一是靠不住,二是干不了……</br>  憧憬下,日后大家商人组队,一众蒸汽机船开赴澳洲,那场景何等气派,开发澳洲也就不算什么难事了。</br>  胡苕华看着匆匆的船只,说道:“后日远航,今日便开始禁航了,时间有些早啊。”</br>  何四方呵呵一笑,摇头道:“禁航得早,说明所有即将远航的船都将来这里。二十一艘大宝船,八十艘大福船,整个金陵的人,谁见过如此大阵仗?”</br>  陆三源赞同。</br>  确实,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集合,也不会一次简单的送行,很可能是水师实力的一次展示,或者还有自己这些商人不知道的事在其中。</br>  尚未进入秦淮水道,何四方等人就看到了岸边已经搭建出了高台,甚至还看到了军士驻守,登陆龙江码头一打探,这才知道,皇帝要率文武大臣为大远航的将士送行,考虑到龙江码头容纳不下如此庞大规模的船队,便直接将送行之地选择在了长江岸边。</br>  “去年前往澳洲时,朝廷没如此大的动静吧?”</br>  陆三源问道。</br>  何四方、胡苕华也很是疑惑。</br>  按理说,第一次前往澳洲那种从未去过的地方,最需要朝廷壮行。</br>  可去年水师出航的时候压根没啥大的动静,别说皇帝了,就是个尚书也没有,有几个勋贵,那也不是送水师的,而是送儿子的。</br>  可以说,去年出航时,毫无波澜,也没引起大的动静。</br>  这一次虽然船队的规模大了一点,去的人多了一点,可怎么说也是轻车熟路,用不了如此阵仗吧?</br>  隐隐约约,几人都感觉这次出航与以往出航有些不同。</br>  真正的大阵仗终于还是来了。</br>  这一日,长江江面被一艘艘船只封锁,几是看不到江水。</br>  顾正臣与岳父、母亲、张希婉、林诚意、儿女辞别,严桑桑很是不舍,但还是将襁褓中的儿子交给了张希婉。</br>  对于严桑桑出海,顾正臣并不想答应,无奈母亲、张希婉答应,严桑桑更是坚定要一起出海,最终只能妥协。</br>  顾正臣俯身下来,抓着顾治平的小手,认真地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莫要懈怠了。”</br>  顾治平保证:“儿会好好进学,等父亲回来考校。”</br>  顾正臣站直身子,对张希婉、林诚意道:“总亏欠你们,等他日归航,再好好补偿你们。”</br>  张希婉眼角泛着泪花。</br>  相聚时难,别亦难。</br>  说什么,太多话想说也说不够。</br>  林诚意想跟着去远航,被母亲训了一顿,说船上不需要账房,自己登船只能添乱……</br>  多少有些委屈,说到底,也是因为女儿,舍不得远离。</br>  顾母叹了口气,对顾正臣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幸是娘亲身子骨还算硬朗,放心出海吧,等你回来之后莫要乱跑,多给顾家添些子嗣才是,听说信国公府又添了一对儿女……”</br>  顾正臣郁闷地看着母亲,这都三儿一女了,抱都抱不开了,还不够啊。</br>  当然,和汤和那种四个儿子、四个女儿的家伙相比,顾家子嗣确实还是不够多……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62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