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朱樉的觉悟,留下镇守
    顾正臣将目光从舆图中收回。</br>  洪武十四年五月的世界大抵如此。</br>  不是挨揍了,就是准备揍人了,还有一些忙着学习文化艺术,准备解放人性的。</br>  英格兰与法兰西的百年战争才打了四十多年,若是没什么超出历史之外的力量干扰,他们估计还要打七八十年。</br>  西方的大航海还没开始,但已经开始出现苗头了。</br>  文艺复兴的三部曲早就出世了,人性解放也开始多年了,现在奥斯曼帝国遏住了东西方通道,加上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去东方会逐渐成为西方贵族的共识,拿钱资助航海,这事一定会发生……</br>  非洲在这一年并没什么大事件,北美洲也就那样,依旧蛮荒着,倒是中美洲、南美洲,这会虽然也算热闹,可总归孤悬在外,没什么可以影响世界的大事件。</br>  进入六月,澳洲算是入冬了。</br>  可这里的冬日并没有雪,也没有上冻,大致如金陵深秋或初冬时的温度,清凉为主,只不过昼夜温差稍大一些,即便如此,也谈不上寒冷难挡。</br>  日子就这样一天接一天过着,一直忙碌到了七月底,起始之城总算是开始建造了第一座宅院——</br>  布政使司。</br>  原本朱樉想先打造一个定远侯府,考虑到顾正臣并不住在这里,便准备造秦王府,可一想到自己的要求很高,加上一旦造了秦王府,那自己很可能就当真要留镇澳洲了,思来想去,决定先造布政使司。</br>  朱棣、赵海楼等人从煤矿退了回来,军士也开始将煤炭转运至宝船之上,返航的准备已在进行之中。</br>  营帐内。</br>  顾正臣看着名录,一脸难色。</br>  这次返回金陵,虽说用不了几个月就会过来,可谁留守依旧是个难题。</br>  因为这时候留守的人,很可能会被朱元璋摁在澳洲,日后就彻底驻扎,甚至是举家迁移到澳洲了。就像是沐英,说的是先留在云南看着点,等有合适的人再去换,结果呢……</br>  朱棣肯定不能留在澳洲的,赵海楼、王良、秦松、梅鸿,这些人都是远航的主力也不能留,高令时、张满确实也是有能力的,尤其是高令时,这家伙脑子好使,而且能吃苦,能干活,必须带走。</br>  思来想去,顾正臣决定将瞿焕、乌聚留在澳洲,这两个人都是泉州卫出来的,虽说在能力上并不如黄森屏、于四野等人,但跟了自己多年,留镇一方,守成还是没问题。</br>  二十艘蒸汽机船,至少需要留下十艘,六艘负责运煤,两艘负责日常游弋,探寻外海海况,两艘停泊在港,也权当是备份,避免船只维护时运煤困难。</br>  而这,就需要留下一批蒸汽机维护人员,顾正臣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挑选,最终决定留下一支维护人员就够了,大不了就更换零器件,实在不行,你们就划船逆流而上,反正也没多少里路,顺流而下总不困难吧。</br>  主要是这河流不甚湍急,逆流不难,顺流也容易掌控。</br>  将官,军士,蒸汽机船维护人员,这些都敲定了,蒋子杰、李允正、徐子明、严朝舜等这些“官员”也确定留下来。</br>  还差一个有威信之人留镇此处。</br>  参政蒋子杰,将官瞿焕、乌聚,这些人都有相当的能力,只是在威信上还不够,谁也做不到能权衡文武,影响佛道。</br>  所以,必须有一个有分量,有地位的人留下。</br>  顾正臣心中早就有了人选,那就是朱樉,毕竟这段时间里他是“布政使”,负责整个城的事,而且要威信有威信,要身份有身份,镇得住场面。</br>  只是,朱樉自己愿不愿意。</br>  朱樉可是秦王,大明二皇子,他若是不愿意留在这里,顾正臣说什么都没用。</br>  朱棣明白顾正臣的顾虑,言道:“这件事,弟子去劝说吧。”</br>  顾正臣想了想,拒绝了朱棣:“我亲自来吧。”</br>  这一晚,星光漫天。</br>  朱樉陪着顾正臣在城中漫步,直截了当地说:“先生希望弟子留在这里是吧?”</br>  顾正臣虽然还没说出口,但朱樉又不是傻子,大批人手从城中撤出,准备返航,他怎么可能不知道。</br>  面对直接的朱樉,顾正臣点了下头:“我是有这个希望,但还是看你的心思,你若不想留在这里,我会选择徐允恭留在此处,他年轻是年轻了些,能力可不弱,加上魏国公的威名,军士不会忤逆他。”</br>  朱樉笑道:“魏国公未必会舍得吧?”</br>  顾正臣背着双手,仰头看着星空:“抛家舍业,谁舍得?没人。但为了大明,总需要牺牲一些个人。”</br>  朱樉走向一旁的树墩,坐了下来:“在没有遇到先生之前,我依仗父皇欺负下人,甚至是——可遇到先生之后,才知道下人其实是一群可怜人,欺负他们,并不能给我带来荣耀,而是耻辱。”</br>  “我原本癫狂的内心,终于还是被先生制服了,跟着便是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一个接一个,精彩纷呈。出海之后,至南洋,纵横南北,留镇旧港,这些都让我明白一个道理:”</br>  “活得有滋有味,并不是美食带来的,也不是温柔乡带来的,真正的滋味是做出一番事来,证明给世人看,我——朱樉,是二皇子,大明秦王,也是一个能做成大事的人!”</br>  “所以先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留下来,回去让秦王妃多给父皇、母后磕几个头,然后将秦王府的人全都送来吧。澳洲有我,放心便是。”</br>  顾正臣深深注视着朱樉:“你知不知道,一旦这样做了,想要回大明一趟可不容易了。”</br>  朱樉伸开双腿,双手拍打着:“自然知道,可总需要牺牲一些个人不是吗?我是二皇子,我不第一个站出来,谁站出来?徐允恭?呵,他是有能力,但他有什么资格拥有封地?”</br>  “谁留下都不合适,唯一合适的只有皇子。我是老二,朱棣是老四,总不能让他留在这里吧?当哥哥的总需要走在前面,只是,割下来的珊瑚,只能请先生代呈给父皇、母后……”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57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