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精油开背
    顾正臣抬手,示意众人坐下。</br>  通事周传源站在顾正臣一旁比划着手势,一干土著孩童纷纷落座,端正认真。</br>  顾正臣开口道:“学问之道,唯勤可达。智慧之道,唯悟可得。没有勤奋刻苦,无法得学问。没有学问,悟不出智慧……”</br>  周传源看了一眼顾正臣,心说:我的定远侯啊,他们还是土著,连学问是什么,智慧是什么都不知道,部落还没发展到这个程度,你这让我怎么翻译……</br>  无奈之下,周传源还是比划着,拳与手指不断变化,指一指这里,指一指那里。</br>  翻译过去,那就是:</br>  想吃好的,唯有学习。想吃更好的,学习之外还要再努力一把。总之,刻苦就对了。</br>  虽说这翻译的有些词不达意,但已经尽力了……</br>  顾正臣拿起粉笔,在黑板之上画出一个金字塔,中间加了几笔,将金字塔分为若干层,然后看向孩童,敲了敲黑板:“自今日起,学堂会安排周考。考核取得第一的,给予红巾系于脖颈,以彰其能,多次第一者,奖棉布一匹于家……”</br>  “学堂将安排月考,考核第一者,给腰牌系于腰,多次第一者,奖丝绸一匹于家。日后还将有中考、年考,最高的奖励,是给予大明衣冠,正式成为儒学弟子,在日后祭拜日月神时,准许带家人靠前站,接受神明的赐福……”</br>  蒋子杰、严朝舜等人听明白了。</br>  顾正臣这是打算激励土著孩童进修,对表现出色之人给予奖励,并发挥带头作用,促使他们内部争先恐后地学习。</br>  这一招确实不错,只是,日月神是什么?</br>  蒋子杰、严朝舜尚不知朱樉的安排与计划。</br>  接下来便是一次随堂考核,表现最出色的有两个,八岁的赵宠与十一岁的宗塔。</br>  顾正臣将动作做得很大,甚至连鼓都搬了过来,一阵鼓声之后,在肃穆的氛围之下,严朝舜亲自给两人系上了红领巾,并书写了“证书”交给两人。</br>  这一番动作下来,本就憧憬大明的土著孩童更是用心,读书起来也尤是用力。</br>  蒋子杰更是狡诈,顺势将未来造房屋的次序也给编了进去,谁家的孩子几轮考核最为出色,哪个土著家日后先盖房子,这样一来,谁也没话说,谁也不用不满地问为啥他们先盖房子,我们没有房子……</br>  毕竟这座城的众人不能总住帐篷,等木材干了之后,便是建设宫殿、房屋的时候,只不过受限于人手,速度可能要漫长一些。</br>  一口大锅之下的火燃烧着,蒸馏出来的蒸汽进入至管道,随后进入冷凝器冷却,之后这些液体进入到了简易的油水分离器之中,经过细沙、木炭、棉花、滤布等分离,得到了一些油与水。</br>  军医商克疾将收集到的蒸馏水倒入桶中,准备二次蒸馏。</br>  军医师本将蒸出来的油取出,封存到了玻璃瓶里,对商克疾道:“你还别说,这东西放在鼻口闻一闻,都感觉呼吸更为通畅一些,这东西应能治疗伤风鼻塞,至于其他作用,还需要一点点摸索。”</br>  商克疾加了一把火:“是啊,这种树长得也十分奇怪,别的树没长多高就开始分枝散叶,可这种树简直是拔高了长,中间连个枝条都没有,全长到最高处去了。”</br>  师本拿起坐在树墩上:“也不全然是在最高处,贴着地面那不也有点树枝。”</br>  商克疾笑道:“你见过哪里的树这样长的,就脚和头有点枝叶,中间光秃秃的,最奇怪的是,这树木还长得相当快。”</br>  师本摘下腰间的酒壶,咕咚了两口:“定远侯说这种树叫桉树,这样生长是为了在山火之下生存下来,想想也是,如果有了山火,只桉树下面那点枝叶还真未必能烧出大火来。”</br>  商克疾对顾正臣的见解是认可的,大自然就这么奇妙,就是不知道定远侯说起桉树油的时候,充满了期待,也不知道期待啥,不就是一种药吗?biqubao.com</br>  弄够了一瓶,商克疾、师本拿着桉树油找到了顾正臣。</br>  顾正臣接过桉树油看了看,满意地说:“制造更多的桉树油吧,没有酒精时,也可以使用这东西与水混合,消消毒,其他的作用,你们去研究,萧成,过来给我推拿下。”</br>  推拿?</br>  萧成看着正在脱衣的顾正臣有些错愕,好端端的,怎么还推拿了?</br>  顾正臣懒得解释。</br>  这可是桉树油啊,据说是后世应用最广泛的精油。</br>  那精油开背,就是这玩意,有缓解精神疲劳,肌肉疼痛与乏力的作用,自己试试,好用的话,给沐春也送去一点,这家伙总累倒也不是个办法……</br>  篆山煤矿。</br>  朱棣看着忙碌的矿场,对赵海楼道:“开挖量上来了,运输却有些跟不上,许多煤堆到了码头边。”</br>  赵海楼侧身看了一眼码头方向:“眼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再增加两个码头,多增大福船用于运输。只不过,这样做未必适合。定远侯不是说了,若是一切顺利,七月便准要返航。”</br>  朱棣忧愁的也是这一点。</br>  七月返航,那之后留下多少军士,多少艘大福船,现在码头建多了,后续船少了,反而显得现在做了无用之事,何况当下已经有十二艘大福船往返运输煤炭了。</br>  朱棣叹了口气:“说到底,现在的大福船也好,大宝船也罢,都不是专门运煤的船。在这里,我们没力量造蒸汽机船,若只是造一些木筏,却也不如大福船。”</br>  赵海楼对此并不着急,轻松地说:“这就是定远侯的疏忽了,没有让船厂专备运输煤炭的船。否则,一船过去,能比得上大福船运五船了。”</br>  朱棣直言:“建造专用运输船,这事必须要做。早点返航,兴许还有时间改造一些宝船、大福船,这样带上大量的煤炭远航,也能消除一些顾虑。”</br>  挖出煤炭,堆至煤场,专人推车运输至码头,码头上的人将煤炭送至船上,船顺流而下,将煤炭堆放至起始之城专设的煤区里,日后航行时,宝船可以直接开至附近,补充煤炭。</br>  这是一条长链条。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57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