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港,焕然一新。</br> 伸出去的码头如同一个“己”字,东面用于水师停泊,西面用于商船停泊。码头宽阔不说,还用水泥抹平过,只不过为了避免太过光滑,打了条纹。</br> 通过码头,进入港区。</br> 去年时这里虽然也有些仓库、房屋,可零零散散分布着,既不规整,也不繁茂,甚至连几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而现如今,道路取直了不说,无论是宅院还是仓库,亦或是店铺,清一色临街道修建。</br> 虽说有些宅院、仓库、店铺等还没有营造完成,许多建材还堆在一旁,但已显规模,假以时日,这里便是一条条商业街道。</br> 朝着日月城的方向行进,道路相当平整,不见大的坑洼。</br> 朱棣、徐允恭等人跟着顾正臣。</br> 沐春介绍着:“这条道路原本应该由晋王负责,在晋王跟着先生离开旧港之后,弟子便负责此事。底下是碎石,上面覆土,夯实之后打造成了一条官道,考虑到行商频繁,每隔半个月或每逢大雨之后,都会安排专人负责道路检查,若遇坑洼便填补维护。”</br> 沐晟跟在一旁,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弟子想要打造混凝土道路,只可惜水泥不够用。”</br> 朱棣解释道:“水泥都给码头、军港、军营还有日月城了,实在拿不出来更多修路,加上这里雨水偏多,要修出一条十余里的混凝土道路可不容易。”</br> 顾正臣看着道路一旁的水沟,还有树木,笑道:“现在不具备条件,那就晚上几年。以前水泥的烧制、碾磨全靠人力,产量不足,可现如今格物学院的蒸汽机已初步定型,在未来一年之内,暂不改进蒸汽机,专攻蒸汽机应用,这制水泥,便是其中一项。”</br> 朱棣、沐春等人很是期待。</br> 船只是蒸汽机应用的一种,还有许多地方可以使用蒸汽机,比如之前便已将蒸汽机应用在锻造领域,用以提供更优质的钢材。</br> 道路之上,马匹驰骋。</br> 旋即勒停,朱樉翻身下马,匆匆走上前,喊道:“弟子见过先生!”</br> 顾正臣与朱樉还没寒暄几句,两辆马车便接近了。</br> 朱橚、杜蔻前来。</br> 顾正臣看着瘦了的朱橚,言道:“听他们说,你在这里找到不少可用的药草,还在网罗民间大夫,想要编写医典?”</br> 朱橚连连点头:“弟子也想做点事出来。”</br> 顾正臣欣慰,整理了下朱橚的帽子,感叹道:“陛下、皇后若是知道你有这份心,定会高兴。走吧,我们入城。”</br> 日月城,原三佛齐王城。</br> 城墙还是那个城墙,除了修缮了一番外,并没有增高扩建。说到底,不是不想,也不是没钱,而是人手不足。若不是朱棣收买了土著头目,征调了一批土著人干活,加上一批水师军士投入建设,估计路、港口、军营等都修不出来。</br> 修城墙需要的人手太多,且旷日持久,对于刚控制旧港的大明来说,不动工是一件好事。</br> 但城内,已发生了大变化。</br> 变化的不是建筑,而是人气。</br> 看着街道之上人流如织,擦肩接踵,顾正臣有些恍惚,问道:“这城里,有多少人口了?”</br> 抚慰使杜蔻凑上前,恭敬地欠身道:“在册百姓八百余户,大概四千余人。不在册的,大概有两万三千余人。”</br> 李景隆听闻之后,插了一嘴:“为何在册如此至少,不在册竟是如此之多?”</br> 杜蔻看了看李景隆,也不敢怠慢,回道:“在册指的是购了房产,常年居停者。没有购置房产,只是租赁、短住之人,如一般行商、伙计等,并不在抚慰司账簿之上。这是一座商城,以不在册往来商旅为主。”</br> 顾正臣抬手指了指:“这些人,难道就不回去过年吗?”</br> 杜蔻呵呵一笑:“原本是有不少商人要回去过年,可为了维持日月城繁华,避免城池一下子空了下去,抚慰司决定在每年腊月与元月,两个月中举行四场土地发卖,只要商人在这两个月买下土地、住宅的,返还其两成银钱,且不收税。”</br> 顾正臣眉头微动。</br> 娘的,这就是打折卖地,还不需要缴纳地税与房契税啊……</br> 怪不得这么多人没走,都在盯着土地与住宅。</br> 虽说这样一来抚慰司少赚了一些,可如此多人口留在日月城里,吃喝花销不在少数,尤其是腊月与元月,那都是消费高峰期,抽出来的商税大致也能补上这个窟窿了。</br> 不得不说,杜蔻是个人才。</br> 王宫改为了抚慰司,前院办公,后院则是居所,朱樉、朱棣、沐春等人没事的时候多住在这里。</br> 顾正臣等人的到来,让日月城更显热闹。</br> 宴会之上,朱樉、朱棣等人忍不住倾诉这一年来的是如何过的,沐春、徐允恭也会问顾正臣征倭时的事。</br> 酒坛子空了又搬,搬了又空。</br> 直至进入子时,朱樉、朱棣等人终于不胜酒力,一个个醉倒。</br> 顾正臣走至门口,看着夜空中的繁星,将手中的一壶酒递给萧成:“十三年要结束了,马上就要进入十四年了。”</br> 萧成将酒壶提起,浇到嘴里几口,然后将酒壶递给林白帆,对顾正臣道:“你一直在说,十四年是大远航之年,为此筹备良久,可你还没说,到底要去哪里。”</br> 顾正臣背过手:“不急,再等一等,到时候每个人都会知道。萧成啊,多年以后,你一定会庆幸自己参与过大航海,每个人都会深感荣耀。”</br> 旧港的夜很明,风很轻,没有半点冷意。</br> 爆竹声开始响起,密集又连绵。</br> 直至钟声敲响,夹杂在爆竹声中传播开来,洪武十三年终走到了最后,还没来得及回顾一眼,洪武十四年便跨步而来。</br> 夜还是那个夜。</br> 星还是那些星。</br> 可总觉得有什么远走了,追不回来,又觉得有什么走来了,肩膀沉甸甸的。</br> 年在更迭,可人扛着的责任——不曾改过。</br> 过了这一晚,儿子又大了一岁,母亲又老了一年,希婉、诚意还好吧,桑桑怎么样了……</br> 思念如潮水涌动而来,正当被淹没时,耳边传来了一声陌生又轻柔的声音:“小雨滴祝愿哥哥,万事如意,事事顺遂。”</br> 顾正臣低头看着,脸上浮现出笑意,旋即大笑起来,俯首抓着小雨的胳膊,道:“那哥哥祝愿小雨滴健健康康,开心幸福。”</br> 这个孩子,终于说话了。</br> 过去就让它过去,人总要向前看,要勇敢地向前走。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57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