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四百章 我若死了,你是凶手
    惠州府。</br>  博罗县的土坯城墙已被雨水、岁月冲击得坑坑洼洼,斑驳不已。</br>  浆糊刷上去,衙役贴了告示。</br>  一群人围了上去,不识字地人一个个问。</br>  有识字之人看了看,喊道:“县衙说了,博罗县出二百人出海服徭役,以力大耐累为准,五日之后便要前往广府码头。”</br>  “五日后?”</br>  “马上过年了,难道不应该年后出海?”</br>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愁眉苦脸者众。</br>  提着菜篮子的老妪陈阿母转身回到家中,对儿媳陈氏道:“去告诉二仔,让他去县衙报上名字,收拾收拾东西,五日之后去广府,跟着定远侯的船队出海。”</br>  “阿妈,这么着急吗?”</br>  陈氏不解。</br>  陈阿母板着脸:“让你去就去,别去晚了没了名额。”</br>  陈氏不敢违逆母亲,急匆匆地走出家门,至池塘边看着几个男人正在挖藕,对陈二朋喊道:“阿妈让你去县衙,出海徭役的事。”</br>  陈二朋将铁锹拿起,对身旁的几人咧嘴道:“走喽!”</br>  “我也去!”</br>  “等等我将这根藕挖出来。”</br>  陈四、陈春等人说着话。</br>  陈二朋提起麻袋,走向陈氏,见陈氏一脸不高兴,呵了声:“定远侯需要人干活,咱们自然需要去,少摆脸色给咱看,说啥都拦不住。”</br>  陈氏低头:“可是,五日之后就要去码头。”</br>  “什么?”</br>  陈二朋吃了一惊,赶忙回到家中询问母亲,确定之后为难地看着母亲:“这怎么来得及,家里劈柴还没劈,藕也没挖多少,万一天冷了,母亲岂不是受冻,还有……”</br>  陈阿母听陈二朋说完,开口道:“孩子,这些理由都压不住定远侯在召唤,咱们做人,得有良知。若是其他官员让你们出海,咱理都不理,可定远侯不一样,他守着我们,现在需要我们,就得出人。”</br>  陈二朋指了指院子里的一堆尚未枯去的木头。</br>  陈阿母摇了摇头:“再过几日,阿妈会找人劈,再说了,这个冬日未必见得会冷,去吧。”</br>  陈二朋应声,收拾了下便匆匆离开。</br>  陈大娘走了过来,对陈阿母道:“你倒是放心。”</br>  陈阿母呵呵笑了:“跟着顾青天出海,有什么不放心的?”</br>  博罗县,县衙。</br>  知县叶荣看着一个个报名之人,即便是年前出海,依旧挡不住百姓的热情。</br>  很难想象。</br>  这与以往任何一次服徭役不同,他们是那么积极,那么主动,甚至还带着笑脸,没被选上的还在那悲伤。</br>  县丞林恩走至叶荣身旁,低声道:“县尊,收到两个消息,这第一个消息便是水师船队确实抵达了广府,而且还去过东莞凭吊,其中就有定远侯。”</br>  “第二个消息呢?”</br>  叶荣问道。</br>  林恩眉头紧锁,看了看不远处的人,声音更低了:“据打探来的消息,定远侯已经不是定远侯了,被削去了爵位,成为了一个百户。”</br>  叶荣惊讶地看着林恩,随后脸色一沉:“哪来的消息,这话也敢乱说?定远侯去了一趟日本九州,杀倭寇六万,这种直捣黄龙的壮举,不封公爵也就罢了,怎么可能会丢了爵位!”</br>  林恩低头:“我也觉得蹊跷,可广府的人是这样说的。”</br>  叶荣摆手:“别人怎么说本官不管不问,在这博罗县,不准任何人说这些胡话,朝廷没正式文书的事,莫要传!”</br>  “是!”</br>  林恩应声。</br>  正式文书?</br>  博罗县是收不到了,那玩意送到布政使司之后就被韩宜可丢架子上了,理都没理,更没下发。</br>  在韩宜可看来,顾正臣这种人削爵之后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复爵,现在传出去,肯定会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浮动,甚至还有百姓会非议朝廷,与其那样,不如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能藏一日消息是一日。</br>  说不定哪天消息公开时,顾正臣的爵位也恢复了……</br>  人心是炙热的,县给了二百名额,有些府也只给了三百名额,在年前出海的困难之下,依旧有太多人报名,广州知府衙门的大门差点被人挤掉。</br>  知府道同看着眼前的一幕,忍不住感慨:“多年教化,不如定远侯一次远征啊!”</br>  布政使司的大门也被人踹了,不高兴的官员不少,因为布政使司压根没给一些府县名额,眼看着别的府县百姓报了名,自家这里连个文书都没有,百姓都上门问了,为啥咱这地方没名额。</br>  是啊,别的县有二百名额,咱们县怎么就一个名额也没有,看不起我们县衙,还是看不起我们县里的百姓?</br>  你韩宜可了不起啊,布政使牛啊,欺负人也不带这样玩的。</br>  一句话,我们要名额,不给名额,这事不算完,住你们布政使里,吃你们布政使的,反正回去之后也会被百姓堵着问。我们也不容易啊,就因为要征调百姓服徭役,这些官吏自我奉献,连封印休沐都不休了,一个个留守着,就等今天了,你给我们来这一套?</br>  被堵了家门的韩宜可一脸无奈,将顾正臣拉了出来:“你的事,你来解决!”</br>  顾正臣茫然。</br>  这怎么就成自己的事了,分明是你分配名额不公。再说了,我一个百户,军汉,怎么能过问布政使的事……</br>  被一群官员围着,一句句话灌到耳朵里。</br>  顾正臣实在忍不住,抬手喊道:“明年年底,再招募一批人出海服徭役,就从你们府县里出,韩布政使,你说是不是?”</br>  韩宜可眼见一群官员看过来,那眼神不好惹,只好点头:“是吧……”</br>  事情平息了,一干知府、知县走了。</br>  韩宜可看向顾正臣,擦着额头的汗道:“也幸亏是你,若是换个人,估计百户也不用当了,可以直接埋了。”</br>  这份号召力,令人惊心动魄。</br>  万一顾正臣有点野心,顷刻之间就是好几万的兵……</br>  顾正臣看着韩宜可:“我若死了,你也是凶手。”</br>  事闹这么大,还不是你们一个个宣传出来的结果,你看看山东,再看看金陵,包括太仓州等地,百姓知道也就知道了,谁也不会转化多炙热的人心。</br>  唯有福建、广东,吕宗艺、韩宜可两大布政使联手行动,将这事一遍一遍传,刻意地宣传,造成了当下的局面。</br>  韩宜可嘴角含笑:“没办法,我们需要你来让百姓同仇敌忾,拧成一股绳!哪怕你死了,百姓也会为你建造祠堂……”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57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