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进犯东莞,下手极其歹毒、残忍,随后离海不知所踪,自诩强大的水师船队找了半年都没影子,这不正常。</br>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br> 哪怕是船从海上过,藏匿在了某座岛上,也不可能长期不现身。</br> 他们出来抢,说明原本躲避的地方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吃饱饭,必须冒险。</br> 他们不出来抢,说明现在躲避的地方可以吃饱饭,不需要冒险再抢一次了。</br> 从广东东莞外海道与当时的风向来看,倭寇确实可以前往安南,而安南附近的海域,还不是大明商船、水师船队经常去的地方。</br> 航海贸易南下的航道,并不是贴着安南、占城的海岸线一路航行,而是自广州等地扬帆之后,一路南下,或者是去吕宋停一停,或者是去南北港停一停,或是直接抵达旧港,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经过北部湾与安南外海。</br> 那里,成了一片盲区。</br> 现在将目光投过去,可又出了一个新问题,安南没这个动机。</br> 因为大明开辟了南北港,支持占城,所以安南要报复大明,勾结了倭寇,圈养了倭寇?</br> 这不值得,风险太大,且没什么收获。</br> 吴祯沉吟良久,看着思索中的顾正臣,轻声道:“倘若当真是去了安南,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我们的人想进入安南调查,也不容易。时间太久了,蛛丝马迹恐怕也没有了。”</br> 顾正臣喝了一杯酒,叹了口气:“我们很不方便去调查。”</br> 安南是大明藩属国,虽然不太听话,还给大明闹了些别扭,想要广西的一些地盘,可毕竟没撕破脸,老朱对外政策整体上依旧是以和为贵。</br> 这样一来,大明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你没办法派人去查,也不能让他们配合调查,而且这事还不能公开了干。</br> 如果倭寇当真在安南,公开去办,那不等同于通知他们转移、跑路吗?</br> 安南山多,藏在哪里都不是随便能找出来的。</br> 吴祯咬牙,眼神有些通红:“就这么算了,我实在不甘心!别看你杀了六万倭人,可那些恶魔不死,就是杀他一百万,我依旧高兴不起来!”</br> 顾正臣品尝了几口菜,言道:“若是安南当真勾结了倭寇,要将他们找出来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只不过需要冒点风险,损失点财物罢了。”</br> “哦,你有办法?”</br> 吴祯急切地问。</br> 顾正臣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一旁落座的客人,轻声道:“需要点时间。”</br> 吴祯追问。</br> 顾正臣平静地回道:“简单,派人去升龙城走一遭……”</br> 吴祯瞪眼,这他娘的算什么法子。</br> 推杯换盏。</br> 吴祯看着已有了主意的顾正臣,便放开了喝酒。</br> “不必了,建阳乃是雕版印刷最重之地,书坊林立居大明之首,那里都无人敢接这书,何必在这城中询问。”</br> “可——贯中兄这些大作就此蒙尘,实在令人唏嘘感叹。”</br> “生不逢时,徒呼奈何!陈兄,这杯酒之后,你我便在此别过吧,只是这把年纪了,想来不会再见面了,既是生离,也是死别!”</br> 陈岱看着举杯的罗贯中,心头酸楚。</br> 天南地北,重逢之后又是永别,人生啊,就是如此的折磨人。</br> 罗贯中看出了陈岱的悲伤,一扫颓废之态:“何必伤己垂暮无成,你我皆是凡人,看那诸葛,不也是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放心吧,这些书册我会托人好好保管,终有一日,它们会重见天日!”</br> 陈岱起身,打开包裹,拿出一本书翻看,忍不住念道:“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只可惜,你我当年——没遇明主,更没选对可安天下之人。”</br> 罗贯中脸色凝重:“这些话,可不能乱说。”</br> 陈岱合起书册,放在包裹里,刚想说话,就看到一只手伸到了包裹中,将书册拿了起来,不由看去,只见一个不到三十的年轻儒生站在一旁,慢慢翻开了瞧看。</br> “这位小兄弟是?”</br> 陈岱起身,目光中有些警惕。</br> 顾正臣没有看陈岱,低头翻看着手中的书,忍不住摇头:“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br> 啪!</br> 合上书,顾正臣看向坐着的老人,问道:“不要告诉我,你就是罗贯中?”</br> 罗贯中微微皱眉,仔细看着顾正臣,很是陌生,从未谋面。</br> 陈岱有些担忧,对罗贯中道:“认识?”</br> 罗贯中摇了摇头:“在下正是罗贯中,请问你是?”</br> 顾正臣仔细看着眼前的老人,宽额短须,清瘦沧桑,白发过半,双眸如渊,将书放了回去,又翻了翻包裹,言道:“我以为你还在写书,不成想已经写完了,这是打算找人印刷?”</br> “你是何人?”</br> 罗贯中起身,盯着顾正臣。</br> 顾正臣淡然一笑:“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没人给你印刷吧?”</br> 《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书刊刻于嘉靖年间,道长这会不知道在哪修炼呢,可见这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都被封存,无人问津。</br> 说到底,这本书确实不适合出现在洪武朝,并不是说老朱出版管制多严苛,禁绝这类书流通,而是市场跟不上,市井文化还没兴盛起来,你印出来了给谁看?</br> 没流量,没月票,老罗也扛不住啊,所以,得给票……</br> 顾正臣决定打赏,呸,是给票了:“这书,我要了,印刷的钱钞,我来出。”</br> “啊?”</br> 罗贯中一头雾水。</br> 顾正臣问道:“你觉得第一版,印多少册合适?”</br> 陈岱拉了拉罗贯中的衣袖。</br> 罗贯中伸出手,露出了一根手指。</br> 顾正臣眉头微动:“一万册,没问题。”</br> 抬手,林白帆走了过来。</br> 顾正臣拿起包裹递给林白帆:“让人买下一座书坊,专刻这里的书,越来越好,先印个一万册。”</br> 林白帆眨眼:“老爷,一万册?”</br> 顾正臣点头。</br> 这可是好东西,远航途中是何等寂寞,将士身心都是疲惫,没点娱乐打发时间怎么行,看三国,讲三国,那不就是绝佳的消遣方式……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857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