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以颈血溅大王
    高丽,平山。</br>  黄昏将至,余晖洒落。</br>  李穑拄着拐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看着并不算宽阔的山道,看了看身后的金九容、朴尚衷、郑梦周等人,喘平了,喊道:“多少年没如此走路,身子骨倒是有些扛不住了。好在一身精气神还在,来,诸位,让我们吟诗一首如何?”</br>  金九容听闻,挺直脊梁:“平山秋未至,天涯客已行!”</br>  朴尚衷赞叹“应景”,旋即脱口而出:“草木碧千里,连天星月明。”</br>  郑梦周调侃:“此时黄昏,何来星月?”</br>  朴尚衷哈哈大笑:“总会有星月明的时候。”</br>  郑梦周含笑:“这倒是,那我便接你一句:游走四万里,归来白发生!”</br>  “好霸气!”</br>  众人纷纷称赞。</br>  李穑连连点头,沉吟了下,喊道:“男儿四方志,不独为功名!”</br>  郑梦周拍手赞道:“不愧是李儒师。话说人生一世,若只为了功名二字,岂不是蹉跎了岁月,空荡荡走了这人世一遭?让我说,学问才是永恒,智慧才是至理。”</br>  李穑含笑,指了指不远处的小村落,言道:“我们就在前面的驿站休息一晚,明日再北上如何?”</br>  “好。”</br>  金九容等人答应。</br>  乐观的豪情并不能代替两条腿,总需要休息一番才能行远。</br>  进入驿站,李穑等一行人疲惫地休息着。</br>  郑梦周敲门,走入李穑的房间,提着一小壶酒,言道:“解解乏,顺便说说话。”</br>  李穑坐了下来,将酒碗摆上:“这个时候来,总不会是谈论理学之道吧?”</br>  郑梦周倒酒:“还是瞒不过李儒师,这次出京,不留余地,军士赶着我们出了六十里这才回去,我们两条腿都快走断了。难道你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吗?”</br>  李穑呵呵一笑,压低声音:“我自然知道其中有问题。”</br>  “哦?”</br>  郑梦周诧异地看着李穑。</br>  李穑抓了抓胡须:“李成桂之所以如此着急忙慌地将我们赶出王京,是因为他要调派大军前往全罗道,准备迎战倭寇。他担心王京空虚之下,我们会借此机会作乱,动摇了他的地位,这才想出了这法子,赶我们出王京。”</br>  郑梦周皱眉:“李儒师如何知道的这等详细?”</br>  李穑心情舒畅:“自然是有人告知,你就莫要打探了,另外,我们前往岐滩里。”</br>  郑梦周更为震惊:“岐滩里可是在东面,我们是向北——”</br>  李穑摆了摆手,肃然道:“王京会有变动,我们就在岐滩里等待消息,到时候,我们便连夜返回王京,迎接大王归位,铲除奸佞!”</br>  郑梦周心头一颤。</br>  这他娘的是准备好了要做大事啊,可怜自己什么都不知情。</br>  李穑想起郑道传给自己透露的消息,心头就有些火热,这次离开王京,明着是顺了李成桂的心思,实则是准备暗中反击,给他致命一击,好让辛禑从被摆布的傀儡,重新成为高丽国王!</br>  郑梦周刚想询问,就听到外面传出了嘈杂声,拉开门,便听到驿站里的人大喊:“国王禅让以贤,完山府院君接任王位!”</br>  李穑听闻之后,身体一晃,赶忙跑出去喊道:“你们胡说什么!”</br>  驿丞李瓦见是李穑等人,赶忙道:“不是胡说,这不是,还有禅让诏书,上面写得清清楚楚。”</br>  李穑浑身发冷,不知如何到了李瓦面前,接过禅让诏书的手止不住地哆嗦,当看到“禅让于完山府院君,以贤治天下,安顺民心”时,李穑彻底崩溃了。</br>  郑梦周、金九容等人看过禅让诏书,一个个面色极是苍白。</br>  李成桂没有弑君夺位,他选择了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方式,拿到了王位!</br>  禅让!</br>  他娘的,谁发明的这词!</br>  郑梦周终于知道为啥自己这一群人跑出王京了,感情李成桂压根就不打算让自己这群人参加禅让大典,以免生出什么乱子来!</br>  “怎么会这样!”</br>  “怎么会这样啊!”</br>  李穑手哆嗦的厉害,朝着王京的方向喊道:“一定是李成桂威逼夺权,以禅让掩人耳目!我要回去,我要见大王!”</br>  说着,一脚走入黑暗。</br>  郑梦周看了看失魂落魄的金九容、朴尚衷等人,赶忙追上李穑,没有拦着,只在一旁跟着走,言道:“李成桂已经是国王了,他现在手握印信,统揽天下兵马,王京之内又都是他的人,我们这个时候回去与他斗,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br>  李穑厉声道:“那又如何,总需要有人站出来——和他斗到底!”</br>  郑梦周苦涩地摇了摇头:“那你死了,大王就能出来主持大局了吗?不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积蓄力量,保存实力,不要与那李成桂斗才是!”biqubao.com</br>  李穑推开郑梦周:“你个懦夫!枉为读书人!”</br>  郑梦周不放心李穑,而李穑已豁出了性命,以疲惫之躯,朝着王京而去!</br>  一股气,支撑着李穑,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在天亮之前抵达了王京城外,并毅然决然地闯入了王廷,因为其身份特殊,殿前护卫也没拦住。</br>  看着坐在王位之上的李成桂,李穑破口大骂:“你个篡位的奸佞之臣,竟堂而皇之坐在大王的位置上,史书将会记录你的丑行,为世人唾骂万年!今日,若不请大王出来,我便以颈血溅在此处!”</br>  一柄短刀出现在李穑的手中,抵在脖子之上。</br>  李成桂万万没想到李穑竟来得如此之快,拼命的架势如此之猛,但也丝毫不惧,只是平静地说:“太上王知道以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治理好高丽,禅让于贤人,我三番推辞,无奈太上王意志坚决,为高丽苍生,本王不得已坐在这里。既已继位为王,自容不得任何人质疑,若你以死相逼,那就——死在这里吧。”</br>  李穑瞪大眼,上前一步:“你当我不敢吗?”</br>  几个武将呼啦走出,拦住李穑。</br>  李成桂抬手:“让开,本王倒要看看,他敢不敢,以颈血溅大王!”</br>  李穑放下短刀,哈哈大笑起来,环顾着满朝文武,点了点头,喊道:“好,好啊,一群鼠辈奸臣,狼狈为奸!你们且记住了,高丽不是没有忠臣,高丽不是没有傲骨!而你们,可耻——”</br>  言罢!</br>  短刀起,抹过脖子。</br>  脚步上前几步,轰然倒地。</br>  血喷涌而出,溅到李成桂的脚面之前。</br>  李成桂看着死去的李穑,眼神中透着几分寒意,旋即起身道:“李穑虽不解太上王为国为民之意,可毕竟也是一腔热血,难得忠臣,厚葬吧,礼部拟谥号……”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767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