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宝船,舵楼。</br> 赵海楼、王良等人将出海携带的火器、武器数量一一念出。</br> “神机炮,二百四十门,火药弹两千八百八十枚。”</br> “虎蹲炮,四百门,火药弹四千八百枚。”</br> “火铳,四千杆,配药与铁子包五千发。”</br> “床弩六十,配箭六百。”</br> “手弩一千,配箭六千。”</br> “弓两千,配箭两万四千。”</br> “……”</br> 赵海楼念完之后,看向顾正臣,补充了一句:“水师将士——四千!”</br> 显然,无论是从火器配置的数量,还是军队数量来看,都没有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br> 事实上,顾正臣这次出海的目的很单纯,去高丽见一见李成桂,然后找海带,顺带测试蒸汽机船持续远航动力,就这些,没想过到高丽闹事,更没想过去日本国节外生枝。</br> 但韩宜可送来的消息,东莞百姓的血,让顾正臣生出了去日本国走一遭的想法。</br> 邓愈咳嗽了几声,对看着舆图的顾正臣道:“日本国不是高丽,虽说前些年高丽并不与大明交好,但多少还是有些使臣往来,知道王京所在,道路状况,山川河流大概分布,甚至还可以让辽东都司配合调动高丽主力,趁虚而入,直捣黄龙。”</br> “可我们没什么使臣去日本,即便有那么几个,也不在水师之中,一没有日本山川河流的舆图,二不了解其兵力部署,战力如何,三不清楚何处适合登陆,哪里有深水港,四我们兵力严重不足,手中只有四千军士,留下两千军士看护船只,只凭着两千军士深入作战,等同于取死之道……”</br>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br> 仓促出征,冒险突进,兵家大忌。</br> 顾正臣看了看墙上挂的舆图,日本国只是一个简单的粗线条轮廓,也没有具体到四岛,许多地方的标注并不精确,也没表示出哪里是平原,哪里是山脉。</br> 这种粗糙的舆图,对于作战来说根本没什么作用。</br> 顾正臣清楚,邓愈所讲的都是实际问题,不过舆图、日本兵力、深水港之类的问题,在顾正臣看来还不算严重,真正的问题还是自身兵力太少了。</br> 即便是将文职人员全都动员起来,手中能用的兵力最多也只有三千,三千军士,即便是锋利如刀,切开皮肉之后,能不能伤到其骨头,这也是一件事。</br> 朱棡言道:“先生若当真要去打,弟子愿代为下命令。”</br> 顾正臣微微摇头:“你不是这支水师的主将,哪怕代为下令,责任依旧是我的。我知道,这一次作战之后,陛下会雷霆大怒,将我的爵位削去,甚至可能砍了我的脑袋。但是——去日本国,一定要去!不仅要去,还要打出大明的国威,打到日本人畏怕!唯有如此,才能让这群人明白一个道理:下海当倭寇抢掠大明,后果将是他们不可承受的恐怖!”</br> 倭寇为什么出海,因为内部争斗!</br> 这个时候的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对峙时期,室町幕府的时代刚刚开始,还没有实现一统。</br> 南北对峙之下,是内部战争。</br> 战争带来了不少日本人流离失所,武士没了依托,一听说前辈抢掠高丽有好处,那就去抢高丽,结果被高丽打了几次之后,消停多了。又听说去大明抢的东西更多,所以去大明的倭人不断出现。</br> 山东、浙江、福建、广州等地,哪里都有倭寇出现的文书。</br> 只不过倭寇的规模很小,通常是几十人,上百人。</br> 人少,抢一次可以休息很久,这也就意味着抢掠的频次不需要太高。</br> 从历史上来看,洪武时期的倭患在规模上、频次上、范围上,都比不上明中期的倭患。但在顾正臣看来,倭寇杀大明一个百姓,就应该百倍偿还!</br> 后世时,没机会灭了这群畜生。这人都在大明了,不弄他们,岂不是此生蒙羞?</br> 至于老朱那里,到时候再说吧。</br> 反正韩宜的图纸与文书也送去了金陵,以老朱的脾气,未必不会动怒,收拾收拾日本。毕竟大明的船去过金银岛,遛个弯去一趟日本国也耽误不了几天。</br> 大不了被老朱揍一顿,在吃上土豆炖牛肉之前,老朱还是不会砍死自己的……</br> 严格意义上来说,顾正臣做出这个决定,还是因为东莞的百姓惨死,被倭寇挑动了神经,并不是真正的谋定而后动,多少有些非理性在其中。</br> 但玉皇大帝也有办不成蟠桃会生气的时候,顾正臣只是凡夫俗子,纯粹理性,人很难做到。</br> 邓愈见顾正臣下定了决心,叹了口气:“你虽然是这支水师的主将,可若是我不劝阻,陛下追罪下来时,我也一样跑不掉。所以——”</br> 顾正臣微微皱眉。</br> 邓愈上前,笑道:“所以,我支持你走一遭日本国,这样陛下降罪时,也算我一个。”</br> “还有我!”</br> 朱棡站出来,正色道:“若父皇要惩罚,连我也一并惩罚算了。先生说得对,欲灭倭寇,先除倭人!即便我们灭绝不了倭人,也需要告诉他们,只要大明想,便可以打击到日本国任何地方,而他们也别想拦住!不给他们头顶悬挂一柄剑,他们会肆无忌惮地下海,到那时候,不知会有多少沿海百姓会倒霉!”</br> 赵海楼想要说话,却被王良给拉住了。</br> 他们可以站队,一个国公,一个皇子,我们是将官,将官服从命令就够了,这个时候参与进去,万一传入皇帝耳中,很可能会对定远侯不利。</br> 顾正臣谢过朱棡、邓愈,安排全速前往高丽。</br> 在大海之上的蒸汽机船只喷出黑烟滚滚,碾着波浪前进时,金陵的朱元璋正在发怒,当即召见了徐达、李文忠、廖永忠、傅友德等人,将韩宜可的文书与图画甩在地上,怒不可遏地喊道:“倭寇杀我百姓,手段如此残暴,岂是人哉!”</br> 徐达、李文忠等人看过之后,一个个义愤填膺。</br> 哪怕是杀父之仇,也不至于用这等残暴、毫无人道的手段虐杀,大不了捅几十刀子,砍了脑袋,这也就完了,可这画中的情形,分明就是畜生行径,不,畜生也干不出这种事来!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767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