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九百五十二章 十年,别想打下曲靖
    曲靖城。</br>  守将勒格挥动手中的鞭子,狠狠地抽打着眼前的军士。</br>  啪!</br>  一道鞭,一道血痕。</br>  一开始惨烈的叫喊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昏死过去的毫无动静。</br>  千户黄大宁看着不想停手的勒格,上前道:“总管,打他是立威,若是打死了,反而对军心不利。”</br>  勒格猛地看向黄大宁,再次狠狠抽了下去,然后冲着围观的军士喊道:“明军正在朝着云南进军,现如今先头部队已然抵达湖广,甚至有些军队出现在了四川,竟还有军士敢懈怠,值守时打瞌睡,这就是下场!我要你们一个个都瞪大眼,打起精神来!若是明军来了,谁敢不死战,谁敢退一步,我就要了他的命!”</br>  威胁的冰冷渗透到众军士耳中,一个个都不敢发声。</br>  勒格暼了一眼黄大宁,道:“若是下次还敢阻我,呵,连你一起打!别忘了你什么身份,卑劣的下下等人!”</br>  黄大宁脸色苍白,却也不敢反驳。</br>  勒格甩了甩鞭子走了。</br>  黄大宁对身旁的黄云使了个眼色,黄云上前查看受刑之人,然后对黄大宁摇了摇头,低声道:“人不行了。”</br>  这可不是寻常的鞭子,动手的也不是寻常的人。</br>  勒格是个厉害的猛将,一鞭子下去足够抽断人的骨头,这就是被活活鞭死了。</br>  黄大宁叹了口气,安排黄云将人送给其家眷安葬。</br>  站在城墙之上北望,两里外便是滔滔不绝的白石江,如同一道天堑,阻拦了所有可能直接进攻的敌人。黄大宁心事重重,目光中满是忧虑。</br>  黄云走了过来,低声道:“听闻消息,梁王要派司徒平章达里麻驻守曲靖,兵力为十万。”</br>  黄大宁点了点头,看向远处的山河,轻声道:“明军若是敢来这里,他们必败无疑。只是,明军败了,是好事吗?”</br>  黄云不知如何回答。</br>  事实上,黄大宁等人并不是元朝人,也不是汉人,而是这里的土司人。只不过元廷势大,连最大的领主段氏都不是其对手,更不要说其他土司了,只能任由梁王发话,该调入军中的调入军中,听其命令行事。</br>  但是——</br>  虽然听从梁王的命令,可土司与梁王绝对不是一条心。为了守住云南这一片地,梁王这些年可没少折腾当地土司,比如修城,就这一项,每年各地土司就要死不下八百人,全都是累死、打死的。这还不算,梁王养着一大批兵马,这些兵马的粮食供应,其中超过五成是土司给的,剩下不到一半,才是梁王军队垦荒与百姓那里的。</br>  一年年如此,土司也受不了。</br>  可没办法,谁也干不过兵多将广的梁王,段氏又当了缩头乌龟,连句话都不敢说,也不该举起杆子带头反抗梁王,就这样,熬到了今年。</br>  现在局势开始有些变化了,明军要打过来了,这对云南各地的土司来说很可能是一个机会。</br>  云南土司与湖广、四川土司是有着一些联系的,知道大明对土司采取的是羁縻之策,什么是羁縻之策,那就是只要认可自己是大明的,那大明就不会干涉自家的统治,该怎么治理土司内部,那就怎么治理,明朝皇帝不会插手,哪怕是自己挂了,也可以交给儿子接班,不会出现朝廷任命官员,空降一个人过来治理土司……</br>  这政策多好啊,归顺了大明与没归顺区别不大,还能享受自主权,还不需要承担修城池、交粮食的重任,最主要的是,朱元璋将土司当人看,手段平和,比如贵州,人家投降归顺了之后,明军那是秋毫无犯,没弄死一个当地土司立威啥的。</br>  十几年过去了,明朝再不好,也远远比梁王这家伙好。</br>  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土司对明朝的抵抗并不算强,但问题是,战场是要死人的,而且是你不杀我、我就杀你,为了活命,就只能拼到底。</br>  城在没有被打破之前,连个投降的门路都没有,眼前的天堑,不仅阻挡了明军的脚步,这也阻挡了土司投降的脚步啊。</br>  黄大宁很是无奈,对黄云道:“你去告诉土司首领,就说一旦明军进入云南,千万不要与其起冲突,最好是结交。”</br>  黄云犹豫了下,问道:“若是明军打不过来呢?”</br>  黄大宁凄然一笑:“打不过来,那就维持现状,我们可经不起梁王收拾啊。”</br>  黄云知道,小小的地方土司实在对付不了这两个庞然大物,既得罪不了梁王,那也招惹不起明军。</br>  只是,明军能打过来吗?</br>  黄云问出了这句话,并带着渴望。</br>  黄大宁指了指白石江,问了句:“那就要看他们有没有本事过这条江了!”</br>  白石江的水很是湍急,两岸是不算陡峭却坚固的山石,还有无数的树木,望过去,起起伏伏,都是山。这里不适合打仗,可偏偏这里又是扼守进入云南通道的地方,明军必然会出现在对面。</br>  不久后,司徒平章达里麻率领大军进驻曲靖,重新安排了城防,甚至为了阻击明军过江,达里麻还派了三万军出城,沿江布防。</br>  达里麻整顿防务,并喊出了一句豪言壮语:“给明军十年,也别想打下曲靖!”</br>  此言一出,士气大盛。</br>  十一月初。</br>  傅友德带大军抵达湖广,然后兵分东、北两路。</br>  北路交给了郭英、谢成、王弼等人,兵力为五万,从永宁逼近乌撒,以打开通往曲靖的道路。东路由傅友德亲自带领,从湖广辰州、沅州等地进入到贵州,之后进取普定、普安两地,打开曲靖的西大门。</br>  随着前线战斗打起,大明收回云南的战争,终于拉开了序幕,而与此同时,长江外海出现了三艘蒸汽机大福船,蒸汽机船只的密集测试也已开始……</br>  蒸汽机暴露出来的一些小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稳定性逐渐得到保证,并首次实现了蒸汽机船只连续航行五百里无故障的纪录。而在这一日,朱元璋收到了顾正臣的文书,沉默良久,最终点了头,批下文书:“由唐大帆暂代格物学院堂长一职!”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638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