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兵三侍郎,头上还顶着侯爵,这就是现如今的顾正臣!</br> 虽然侍郎比不上尚书,可顾正臣在工、户、礼三部中的位置十分重要,权力也十分之大,甚至在某些地方上顾正臣说了算,尚书说话不一定好使。</br> 顾正臣回来了,这个家伙回归得强势,但回归之后的顾正臣却很低调,转身回了格物学院,将自己关在房中三日,拿出了一份涉及格物学院、水师、龙江船厂、市舶司、远火局、神机军、沿海卫所等一干筹划表,安排萧成送入宫中。</br> 很快,朱元璋的批文就到了,只两个字:</br> 可行。</br> 于是赵海楼、于四野等神机军从京军序列中脱离开来,并从沿海卫所中开始抽调善于操舟、水性不错的军士,组建远航舰队,朱元璋给这支舰队起了个名字,叫神农舰队。</br> 神农这可是老祖宗神,制耒耜种五谷的就是这位,尝百草弄医学的也是这位。用神农之名,直指高产农作物。虽说顾正臣觉得这名字不够威武霸气,可老朱都让神农保佑船队了,不答应都不行。</br> 神农舰队人员初定两万八千人,最终选定两万两千人。</br> 为了配合这些人训练,大明宝船、大福船一律开出长江口,进入外海进行特训,而主管这支军队的,正是有着顾正臣“嫡系”烙印的神机军,也就是泉州卫与句容卫。</br> 龙江船厂收到了顾正臣的命令,所有计划中宝船,只要没完成铺设龙骨的,全部暂缓拆掉,改建适配蒸汽机的大福船,为蒸汽机上大福船测试做准备。</br> 现如今全部精力都必须放在蒸汽机船上,时间十分有限,今年搞不定上船问题,后面想要弄出一支蒸汽机船队就太难了,造船可是需要时间的……</br> 为了确保后续进度跟得上,顾正臣还请旨征调民力,要求增加五个大宝船船坞,一旦蒸汽机上船取得突破并经过考验,后续宝船可以同时建造十四艘。</br> 增开船坞,扩大宝船制造各类物料储备,仅仅这些,就需要投入不下五万贯钱钞,这对拥有了市舶司税银划拨权力的顾正臣并不是什么难事。</br> 给泉州、广州、宁波市舶司去了信,要求宁波、泉州每月月底将税银存入当地钱庄,然后送票据至京师,广州路远了一些,两个月一送。</br>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以前可以一年送一次,现如今需要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顾正臣等不了“年付”。</br> 远火局搬入了京师,位置就选在了清凉门附近的石头山下,地方变了,但守卫还是句容卫那一批人,主要的匠人还是那些人,就连掌印,也依旧是顾正臣。</br> 顾正臣对远火局的命令就一个,那就是减重。</br> 未来出海是一支大规模船队,事实上是没有任何敌人的,真正的敌人是大海、风浪,但必要的火器还是需要准备的,只不过数量、重量上需要控制。</br> 因为握着教育权,顾正臣索性让格物学院出一份试卷,派人去国子学、府州县学直接考试,考过了,来格物学院。</br> 人才跟不上,蒸汽机的研究如何迭代?</br> 半个月后,徐达、邓愈带领大军返回京师,各地征调的军队也已抵京,云南之战已是箭在弦上。</br> 这一日,朱元璋突然召见顾正臣。</br> 武英殿内。</br> 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在,傅友德、沐英、蓝玉、吴良等人也都在。</br> 屏风上挂着云南舆图。</br> 朱元璋看着众将官,沉声道:“云南之地并无寒冬,只要避开雨季,作战便无大碍。如今发大军前往云南,十二月之前可以完成多线部署并发起进攻,只要击溃梁王主力,三个月内,可以平定云南全境!”</br> 徐达、李文忠等人连连点头。</br> 大军兵分两路,顺利的话,两个月便能彻底收回云南,考虑困难,三个月也够了。</br> 朱元璋抬手,指了指舆图:“云南并非铁板一块,朝廷虽与云南大理段氏有联络,可段氏因为朝廷兵在外,云南地势险要,恐无法消灭梁王,不敢明面归顺大明。但朕可以断定,只要梁王被克,遣使诏谕之下,段氏必会臣服。”</br> 顾正臣很敬佩朱元璋的军事才能与天才目光,他在军事上十分自信,且几乎是料事如神。</br> 想想也是,梁王并不是个聪明人,这家伙在十四年前冤杀了曾经打败明玉珍的大理总管段功,这导致梁王与段氏势如水火,彼此不相容。可段氏虽然是地方大族,也干不过梁王这种过江猛龙,别看元廷没了,但梁王手底下的兵还在,有兵就能控制政权。</br> 段氏恨梁王也怕梁王,若是明军出手打梁王,段氏不可能帮梁王打大明。同样,明军打败了梁王,便证明了明军的实力雄厚,这段氏也只能乖乖当小弟。</br> 什么段氏家族,大明在云南只有沐氏家族。</br> 朱元璋手指舆图中的曲靖,肃然道:“曲靖,云南之噤喉!一旦占据这里,大军便能直接进发云南府。梁王知这里重要,必会派大军驻守抗衡,朕以为这里地势险要,还有江河作为天险,过江河便可定胜负!这一点,顾正臣,你能解决吧?朕记得格物学院有这方面的东西。”</br> 顾正臣走出,行礼道:“陛下,格物学院兵学院的过河之物名为溜索,到时臣会带人去兵学院观瞻并将制造之法交给大军。”</br> 溜索这东西并不是格物学院的发明创造,古代就有,名为撞。</br> 说白了就是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只不过这一招主要是怒族人所用,横断山脉那一片,地处云南和四川,中原基本上用的很少。</br> 但格物学院进行了改进,设计了特殊的纯铁箭头,可以利用火器直接发射出去钉至树木之上,绳索也做了改进,拇指粗的绳索便可以送过去几人,若需要过去的人多,那就需要拉过去更粗的绳子。</br> 这种法子虽然不适合草原作战,但很适合山川河流作战,甚至也适合海战,试想,宝船那么高,敌人的船那么矮,只要钉入敌船桅杆或甲板,都能直接溜索过去了。</br> 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有宝船谁还溜索,撞过去就行了……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3_153662/7638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