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今晚也在吃鱼,但是却不是像隔壁四房那样的河鱼乱炖。</br> 骆铁匠为了答谢前几日孙家送的那对大猪蹄,下午的时候去自家养的鱼塘里捞了两条胖头鱼。</br> 五斤多重的那条送去给了孙家,三斤多重的这条留着自家吃。</br> 杨若晴夜里的主食是玉米面馒头,以及小米粥,做了一个剁椒鱼头。</br> 剩下的鱼肉给两个孩子做了一个蒜泥香煎鱼排。</br> 另外又拍了個凉拌黄瓜,炒了一盘茄子土豆条,一家人围坐在后院的香樟树下,伴着日落,一家人美滋滋的吃着丰盛的夜饭。</br> 杨华明吃过夜饭过来溜达,骆铁匠拿出酒盅要招呼杨华明喝两盅。</br> 王翠莲拿起馒头招呼。</br> 杨若晴则直接去了灶房给杨华明拿了一副碗筷出来。</br> 杨华明看着这桌上丰盛的饭菜,又被骆家人这客气的招待给感染到了,他脸上堆着笑,摆着手说:“你们吃你们的啊,我是吃饱了过来的,刚放下筷子,我真吃不下。”</br> 杨若晴此时也已经取了碗筷过来,放到桌上,笑呵呵对杨华明说:“四叔尝尝我做的剁椒鱼头嘛,再喝俩盅,我就不招呼你主食了。”</br> 骆铁匠则嗅出了杨华明身上的酒味,“咋?看样子夜里也喝了俩盅?”</br> 杨华明说:“是啊,夜里我家老汉过来了,陪他喝了三五个回合。”</br> “哈哈,你的酒量可不止三五个回合,最起码十来个回合才过瘾,”骆铁匠拿起酒壶给杨华明倒满酒,拉着他坐下:“来,咱也走两个。”</br> 盛情难却,杨华明坐了下来,拿起酒盅跟骆铁匠那推杯换盏起来。</br> “四叔,别光喝酒,吃口鱼肉压压酒。”</br> “好,这剁椒鱼头烧的好,到位了。”</br> “哈哈,那四叔就多吃几口。”</br> 酒过三巡,孩子们吃饱了去了旁边玩,桌上就剩下几个大人在。</br> 王翠莲不时还要端着碗去到孩子们身旁,问问他们还喝不喝小米粥啥的。</br> 小孩子们有时候就是这样,你一本正经问他要不要喝,他会说不喝。</br> 因为他们绥滨吃几口吃饱了,就会惦记着玩。</br> 可这时候如果你端着一碗小米粥在旁边喝,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在玩的空隙里跑到伱身边,想要喝一口你碗里的小米粥。</br> 摸到了这个规律后,很多时候家里大人们都不直接问,自己端着喝,喝给他们看,自然而然就被吸引过来了。</br> 而小桌子这边,杨华明再一次酒足饭饱之后,打着嗝,跟杨若晴这说:“先前你爷去我那吃夜饭,吃夜饭是赶上了就顺便抽了双筷子,你爷主要是过去说事的。”</br> 杨若晴还在吃鱼汤泡馒头,闻言笑眯眯说:“我爷下昼的时候也来了我家,从我家出去后,就去了小二房,最后才去的四叔你家。”</br> 杨华明愣了下,“你爷看来今个是专门过来跟咱说事的啊,那我估计他在我家说的事,不一定在你这说了。”</br> 杨若晴看了眼杨华明:“我爷在我这说的是中元节的事。咋,他跟四叔你那还说了其他的事?”</br> 杨华明突然就笑了,“看来你四婶这回猜的还真准!”</br> “那话,你爷还真不敢跟你这里提,只敢跑到我那里去提。”</br> “提啥?”杨若晴笑呵呵问,“是不是提要四叔你们几个兄弟帮我姑姑凑嫁妆啊?”</br> “啊?凑嫁妆?没啊,你爷没提这个。”</br> 杨华明赶紧摇头,要是老汉今天在四方饭桌上提出要大家伙帮忙凑嫁妆,估计当时刘氏就要掀桌子吧?</br> “你爷,让我想法子往京城捎信,想让你爹他们回来吃喜酒。”</br> “啊?我爷竟然还有这种想法啊?”杨若晴笑着啃了一大口馒头,用馒头塞住自己的嘴巴,省得自己一不小心没憋住而笑出声来。</br> 怪不得今天专门来骆家串门,还刻意提醒中元节的事情,叫大家别忘了。</br> 原来,中元节是其次,主要目的是想要引出杨华梅出嫁的事呢!</br> “是的,你爷说人多热闹,想让你爹他们回来。”</br> “叫我想法子捎信过去,我给回拒了。这怎么可能呢?从京城到长坪村千山万水,那么兴师动众做啥!”杨华明毫无保留的把当时的情况告诉了杨若晴和罗铁匠他们。</br> 杨若晴点头,今天这顿酒招待四叔喝,一点都不亏,这是四叔应得的,因为四叔直接就把老汉这无理的要求给挡回去了。</br> 旁边,骆铁匠再一次拿起酒壶继续给杨华明添酒,同时,他也感叹道:“晴儿她爷这想法呢,可以理解,毕竟嫁闺女嘛,总盼着人多热多,几个哥哥都在,把那场子捧起来,人之常情……”</br> “只是老三他们不是在长淮州,也不是在庆安郡,而是在京城。”</br> “京城实在太路途遥远了,回来一趟,太难了,提前回来吧,到时候又打乱了原本的计划。”</br> “老四啊,多谢你了,帮我们把这事儿给挡回去。”</br> 杨华明拿起酒盅又跟骆铁匠那碰了一下,说:“别说是我,就算是老五和永进他们,若是接到这样不合情理的请求,也会直接给拒绝的。”</br> 杨若晴也说:“说白了,我爷想让我爹大老远回来,吃喜酒捧场子其实还是其次,主要还是想让我爹牵头,然后带动四叔,五叔你们兄弟几个出钱,给我姑姑凑嫁妆,好让她风光大嫁!”</br> 杨华明听到这块,手里的酒盅差点没捏稳。</br> “你爷咋能有这样奇葩的想法?这不存在啊,不合常理啊!”</br> 想当年梅儿黄瓜大姑娘头婚出嫁,那嫁妆也都是爹娘给操办的,几个哥哥嫂嫂只能又适当的给唯一的妹妹的添妆。</br> 而且这些年,大家伙儿孝敬给二老的东西,都已经被明里暗里的贴补给了梅儿。</br> 这趟跟老王家商谈,二老更是把手里有的一股脑儿都贴了进去。</br> “晴儿,铁匠大哥,今天喝了酒,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br> “就咱们老杨家这些年逢年过节对二老孝敬的那些东西和钱财,八成都是流进了梅儿的手里。”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51_151570/7376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