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重启人生1992 > 1672章 原来是你
    “老板,你太厉害了。”黄雅莉眼里闪着星星,崇拜的看着周安东:“你懂的真多。”</br>  周安东笑着问道:“你喜欢看武侠小说和电视剧吗?”</br>  “喜欢。”黄雅莉有些小兴奋的说道:“我喜欢看射雕英雄传,最喜欢黄蓉。”</br>  左右没事儿,周安东盘腿坐在了床上,就跟黄雅莉侃了起来。</br>  “那你知不知道,三教九流是什么?”</br>  “知道!”黄雅莉脱口而出:“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大教派。九流,又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br>  周安东点头:“三教,就是儒道佛,这个没有错。但九流,最先是对于诸子百家的称呼,起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所著一书《论六家要旨》。</br>  司马谈将诸子百家划分为道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六家。之后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的基础上,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加了上去,此时共有十家。</br>  再往后班固在《汉书》中指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于是人们就将小说家去掉,这时候开始有了九流的说法。</br>  同时,社会的阶级制度森严,九流也有了新的定义,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人们的工作也被分成不同的等级。</br>  但是世上的职业何其多啊,这九流不够分,怎么办呢?所以就有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之分。当然了,就算是分成上中下,这二十七个职业,也只是一种统称……”</br>  周安东讲着故事,不只是黄雅莉听得入了迷,还有不少这个车厢的旅客,也都站在了旁边听着。</br>  “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这是流传下来的,上九流歌谣。</br>  说的是,一流是佛祖,二流是玉皇大帝,皇帝下来是阁老,老资格的重臣,六流为宰相,进士、举人、解元,一级一级排下来。</br>  中九流也有歌谣,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琴棋。</br>  这上、中九流的划分,历史上虽有些微变动,但变动不大,自古地位高大上的,后来也仍没有落下神坛。</br>  但下九流就不一样了,这可是社会中龙蛇混杂之地,最是复杂。而关于下九流的划分,历史版本也有好几个。</br>  第一种说法:一戏子、二推、三王八、四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第二种说法:一巫、二娼、三大神、四梆、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街、九卖糖。</br>  因为古代的各式表演被统称为百戏,所以各种行当的演员们都被称为戏子,因为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贱,故而戏子一词本身就是一种蔑称。</br>  戏子无义,这话大家应该都听过,古时讲究以孝治国,优伶以损害身体来娱乐他人,是为不孝,被人厌弃。</br>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优伶连最基本的孝都没有,所以被人不耻和厌恶。”</br>  这时,一个年纪不大,也就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问道。</br>  “那现在的演员是戏子吗?”</br>  周安东扭头看过,小姑娘很漂亮,大眼睛,有个标准的瓜子脸。</br>  她身边还有一个中年女人,看起来很有气度,跟小姑娘有七分相似,只是她的脸色看起来有点不太好看。</br>  周安东冲着他们礼貌的点点头,然后才回答道:“当然不算,古代和现代是两套社会系统,现代演员,严格来说应该叫文艺工作者。</br>  由于现代社会中,演员很多都是科班出身,念过书上过大学的,这相当于古代的国子监生。想想,古代有几个戏子,念过私塾,进过国子监?</br>  而且,现在的演员都是这个歌舞团,那个歌舞团的,可都是国家队,身份地位与旧时的戏子天差地别,谁敢说他们是下九流?”</br>  听到这话,中年女人立刻阴转晴,脸上也出现了笑容。</br>  小姑娘嘻嘻的一笑:“我正准备考北影呢,差点因为你的话打退堂鼓。”</br>  “大可不必。”周安东笑着说道:“古时的职业,在现代都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意义。古人在评价一个人时,会有一个黄金标准。</br>  综合来说,就是《左传》中的一句话: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在古代,劳动人民直接就被判为小人,判为道德低下者。</br>  劳心的统治者,直接被判为君子,判为道德高尚的人。但是现在,我们常说劳动最光荣,把劳动者的地位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br>  所以说,到了现代,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都是值得尊重的。”</br>  “啪啪啪……”小姑娘拍着手:“说得真好。”</br>  中年女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这个男人的知识还真够渊博的。</br>  她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周安东,这个时候才发现,怎么看着那么严肃呢?</br>  但她也没想太多,拉着小姑娘回到了自己铺位,而其他人也都散。</br>  “花生、瓜子、啤酒饮料了。”一名乘务推着小车走过来:“报纸、杂志、期刊!”</br>  中年女人说道:“给我来份报纸。”</br>  乘务员问道:“有人报、经济报、青年报、科学报,还有奉京日报、晚报,你要什么报纸?”</br>  中年女人问道:“有京城日报吗?”</br>  乘务员摇头:“没有!”</br>  中年女人说道:“那给我来一份人报吧。”</br>  “好的!”乘务员拿起一套报纸:“八毛!”</br>  中年女人摸了摸兜,对小女孩说道:“莹莹,我没有零钱了。”</br>  莹莹找到一个小包,打开在里面拿出一块钱递给乘务员。</br>  中年女人叫黄明霞,是小女孩的母亲。</br>  她拿过报纸翻开,头版头条就是阿里遭受雪灾的新闻。</br>  御贡集团董事长周安东,前赴灾区看望阿里受灾牧民。</br>  “嗯?”</br>  黄明霞看着下面一张照片愣了一下,紧接着一歪身,探出头去看了一眼。</br>  然后又坐正身体,低头看着报纸上的照片,喃喃的说道。</br>  “怪不得看着眼熟,原来是你。”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37_137004/7545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