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寒门养婿 > 第347章 身为长辈
    “哦。”苏牧好奇的哦了一声。

    “叔父可不可以给我写首诗词?”

    年有些靦腆的道。

    沈聪轻捋黑胡须,略有得意的道:“放之不知,我家这个老三,从小酷读书,小小年纪便已是生,他一早就听过了你的大名,这才跟你求诗词。”

    “十岁出头的生,沈裕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苏牧仔细打量了沈裕几眼,抓起他的手,一把將金叶子拍在他手里。

    “收下金叶子,也可以跟叔父求诗词。”

    沈家人闻言都是面喜,沈聪三个儿子都很聪明,老大沈礼二十出头已经是秀才,老二沈袏也在努力为秀才,老三最小也是最聪明的一个。

    十一岁的生放在全大魏都是顶尖的存在。

    这由不得沈家人不自豪。

    “真,真的?”沈裕面喜,眼的著苏牧。

    苏牧的诗词传到西北,他便了苏牧的,当知道沈家与苏牧是这种关系后,便生了求诗词的心思。

    苏牧点点头,“不过不是现在。”

    “那要何时?”

    “等我將礼送完。”

    苏牧呵呵一笑,再次移步,来到了一名前。

    是沈聪唯一的儿,沈静丹。

    沈静丹与苏牧差不多大,生的有七八分貌,亭亭玉立,面上带有些害,见苏牧走过来,急忙低下头,口中磕著:“叔,叔父——”

    被同龄的小姑娘叔父。

    苏牧心中一笑,点点头,將金叶子送出,“拿去吧!”

    一枚、两枚、三枚、四枚、五枚。

    金子在此时很稀有,平常人家即便有也舍不得拿出来花销,一般都是拿去打首饰,留做传家。

    將一片片金叶子取走,轻轻頷首,曲膝一福,“多谢叔父。”

    苏牧收回手又取出五枚金叶子,递了过去。

    微微一怔,惊讶的看向苏牧,“叔,叔父?”

    苏牧淡淡一笑,“这是替公主给的。”

    看向父母,见他们点头,手接下。

    苏牧依次又送出一份金叶子,接著又取出五枚,这次的理由是替沈万德给的。

    沈云初认亲后,沈万德是可以来西北跟儿孙团聚的,或是由于临湖的生意不得,或是由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并没有来西北。

    苏牧和沈云初心中多有些愧疚,既然在这里见到了这家人,自然免不了表示一下。

    至要表明,他们夫妻并没有將沈家当外人。

    五枚金叶子二两重,不过二十两银子而已。

    这一袋金叶子全部送出去,也不会超过千两银子。

    重要的是这份心意。

    眾人在院子里寒暄许久才步正堂。

    沈家的人全部去厨房忙碌,其余晚辈也各自离开。

    苏牧和沈聪一起落座。

    沈聪虽然是军中粮秣,家中却并不富裕,从宅子大小及堂的家可以看出,这家人的生活水平只能算中等。

    军中负责粮草的员,想要钱是非常容易的事。

    沈家这般景,沈聪要么是在装穷,要么是真的清廉。

    苏牧没有多想。

    沈聪无论是装穷,还是真清廉,都说明他是个聪明人。

    他其实更想问沈聪一个问题,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家父月前来过信,让我带著他们搬去临湖。”

    这正是苏牧想要问的,没想到沈聪开口说了。

    苏牧微微頷首:“临湖地江南,没有西北的兵荒马,兄长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沈聪轻轻嘆道:“只是我有要职在,近几年应该不会离开西北。”

    苏牧略一思忖,说道:“那就让孩子们先过去,去了临湖对他们的学业也有好。”

    这个建议对沈家的未来有很大好,沈万德也不至于一个人孤零零在临湖。

    “我会考虑。”沈聪点点头。

    苏牧知道这个话题说到这里,便不能细说了,毕竟他只是个外人,说太多反而不。

    沈聪低声问道:“放之为何来了西北?”

    苏牧淡淡一笑,“被贬。”

    沈聪角微微一,道:“我昨日去见陈知州,听他说起才知道放之来了西北,说放之是被贬,不止我不信,陈启方也是不信的。”

    苏牧好奇的问:“陈启方为人如何?”

    沈聪摇摇头,嘆道:“为人清高,脾气不好,不过他对治下百姓很好,在西安州的名声不错。”

    话至此,苏牧哪能不明白,沈聪与陈启方关系一般,陈启方应该是那种只认书中道理的腐儒。

    苏牧来了西安州,陈启方连基本的问都没有,这正说明此人很清高。

    大魏的场一直对外戚不太友好,职越高越会远离外戚,生怕与外戚粘上关系,被人朝中同僚说三道四。

    陈启方未必是坏人,他只是被士大夫群裹挟了而已,儒家视其他学说为异类,视武將、外戚也没好到哪里去。

    当然这也跟皇帝的需求有关系。

    苏牧微微頷首,“多谢兄长解。”

    “不必客气。”

    两人正说话间,沈裕来到正堂门外,手里端著笔墨纸砚,有些畏不前。

    苏牧招手让他进来。

    沈家有这么个年生,他是非常乐意看到的,沈裕如果一路考中进士,將来没准为他的助力。

    沈裕进了正堂將笔墨放下,不好意思的看向苏牧。

    “小叔父请。”

    小叔父?这个称呼似乎更加亲近了。

    苏牧淡淡一笑,提笔便写了一首诗:“圣朝殊汉令,才子登科。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这是唐朝李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不吹不擂,却又赞了后进之辈的才华,他觉得拿出来给沈裕非常合適。

    “好生读书,將来中了进士,沈家都会以你为荣。”

    沈裕只有十一岁,此时看来有些秀,看过苏牧的诗,挠挠头问道:“叔父的文采斐然于世,为何不参加科举呢?”

    “呃——”苏牧微微一怔,而后笑道:“谁让你婶娘是公主呢!”

    沈聪角了,摆手道:“裕儿不要胡闹,去厨房看看饭菜准备的如何了!”

    沈裕正要离开,却见沈家的眷端著饭菜送了过来。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36_136062/4999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