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季汉当兴 >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上邽得复
    对此,杨清早有腹稿,当即拱手说道:“丞相,清以为我军接下来的当务之急有三。</br>  首先,应当立即遣武骑、散骑赶往上邽,我料郭淮知道张合兵败的消息后定然不敢再在上邽拒守,一定会弃城沿陈仓渭水道逃回关中,所以要让骑兵先行一步、速去拦阻。”</br>  “嗯,此言与吾不谋而合,郭淮是个聪明人,当前形势下保住上邽已是不可能之事,他定会撤离的。”诸葛亮颔首道:“第二件事呢?”</br>  杨清回道:“第二件事则是应派兵前往安定支援,安定郡目前已有四个县起事归汉,但郡治临泾县和泾阴县尚在曹魏手里,若不派兵将这两个县攻下,此郡不算真正收复。”</br>  “杨明之说得不错,安定郡恢复的四个县都是义军和游卫在把守,伪魏是还没顾得上他们,一旦伪魏出兵北上,他们定不能敌。</br>  此郡虽在陇山以东,但在关中北部,又与广魏郡相邻,收复此郡不仅能在关中有块立足之地,还能将鸡头道、瓦亭道等陇山北部诸道掌握在手中,可谓一举数得。”魏延出言附和道。</br>  诸葛亮嗯了一声,又问道:“那第三件事呢?”</br>  “第三件事则是应让廖参军分兵一半回守街亭,如此一来番须口、街亭城就可互为掎角、前后接应,以防曹魏的第二波援军上陇。”杨清接着道。</br>  诸葛亮点头继续问道:“就这三件,还有别的吗?”</br>  “清只想到这些,别的还是请诸公和丞相决断。”杨清笑着摇了摇头。</br>  诸葛亮暗道一声滑头,大笑道:“哈哈,明之所言正合吾意,诸位还有别的计略否?”</br>  杨清所言甚是全面,众人皆无其他建议,遂齐声道:“请丞相下令。”</br>  “好。”诸葛亮道:“安国何在?”</br>  关兴起身应道:“末将在。”</br>  “命汝明日率武骑、散骑先行一步,前往上邽留下郭淮。”</br>  “遵令。”</br>  诸葛亮又道:“子远何在?”</br>  吴懿同样起身听令,但见诸葛亮吩咐道:“命汝率四千兵马前去安定收复临泾、泾阴二县。”</br>  “诺。”</br>  诸葛亮又对杨仪说道:“威公,传令元俭,命他留下二千军把守番须口,而他自己则率剩下兵马退守街亭。”</br>  “是。”杨仪拱手领命。</br>  诸葛亮环顾众人接着道:“其他人各回本部收拾行装,明日随吾南下上邽。”</br>  “谨遵丞相之令。”众人应道。</br>  茂密的森林中,百余人正在披荆斩棘朝着东方行进,观其服色装扮,应该是一支魏军。</br>  可是他们几乎个个甲胄不全、衣衫破烂,面容疲倦,狼狈不堪,不少人身上有粗布裹着伤口,俨然是一支败军。</br>  这行人正是张合、戴陵等人,他们摆脱巴迪的追击之后已在这陇山里转了四天,期间不识路途,只得跋山涉水向着东面逃去。</br>  他们身上的干粮早已吃完,这几天都是靠着采野果、打野味坚持下来,其实吃食对于他们还算容易解决,就是不知何时才能走出这陇山。</br>  众人脚都磨出血了,还在深山老林中转来转去,似乎怎么走都走不出这峰峦叠嶂的山岭。</br>  “大家都停下来歇一会儿吧。”走到现在,就算意志过人的张合也有些受不了了。</br>  众人听了席地而坐,拿出腰间的水囊补起水来,只有当凉水润过喉咙时他们才会感受到片刻的舒服。</br>  “孟升,汝带些儿郎到前面转转,看能不能射到几只野物?”张合道。</br>  戴陵应了声是,点了十几个军士拿着弓弩向前面的丛林走去。</br>  过了半晌,忽然前头传来一阵响亮的欢呼声。张合等人正不知发生了何事,就见戴陵满脸笑容地跑了回来,边跑边叫道:“将军快来看啊,我们终于逃出来了。”</br>  众人闻言飞快地向前跑去,穿过数十颗根深叶茂的大树,视线豁然变得开阔起来,前面再也没有茂密的森林,也再也没有险峻的山峰,眼前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平原。</br>  原来他们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出陇山回到了关中,张合等人欣喜若狂,也忍不住欢呼大叫起来,似乎要将这些天的怒气、怨气、晦气一下子都给发泄出去。</br>  陡然逃出生天,众人顿时精神百倍,浑然不觉疲惫和饥饿,加快步伐走出大山,行不多时,终见前面有人烟民家。询问过后,才知此地位于汧县境内。biqubao.com</br>  这汧县地处陇山东坡,正是扶风郡最西边的一个县。张合暗道自己等人这几天虽在山林中转来转去但终归大方向是对的,看来上天终不绝他啊。</br>  一行人在这小村庄里休整了一夜,第二日请了个本地向导带他们前往汧县县城。</br>  到了县城,张合等人吃了一惊,原来他们竟不是最先逃回关中的魏军,早在两日前潘羽就带着数十人来到汧县歇脚了,这两日间也陆陆续续有军士来到此地,算上他们已有数百人。</br>  张合见状当即在汧县打起他左将军的旗号,一面遣使往郿城、长安向曹真、魏帝报信请罪,一面分派军士前往陇山各出口接引其余败兵,据他估计,大部分败兵都会从汧县境内的陇山逃回关中。</br>  却说张合逃回关中的三天前,龟缩在上邽的郭淮已然收到了街亭五万步骑全军覆没的消息,当即惊得目瞪口呆,久久不敢相信。</br>  前次张合大军与汉军会战不利已是让他心惊胆战,没想到这才过了短短几天整个大军就烟消云散了,难道现在朝廷的精锐之师在汉军面前连坚守营寨都坚守不住了吗?</br>  郭淮不敢朝着这个思路深想下去,他不能接受昔年那支随太祖武皇帝征战四方无敌于天下的强兵战力下降的如此厉害。</br>  只是若非自家官军战力下降,那就是汉军的战力飞快飙升,甚至已经超过了魏军?</br>  这个解释郭淮也有些不能接受,只是眼下的形势已由不得他细究这个问题了。</br>  现在张合的援军已被汉军击败,纵然魏廷还会派出第二波援军,恐怕也不能在一两个月内上陇了。</br>  郭淮知道,五万精锐中军被灭对于占据数州之地的曹魏来说也是元气大伤之事,短期内朝廷是顾不上陇右了。所以他们再在上邽守下去已无意义,更何况想守也是守不住了。</br>  于是,郭淮立刻召集城内的文武官吏,当堂宣布大军立即撤回关中,众人也知事态紧急,纷纷赞成。</br>  很快,上邽城内的数千魏军以及文武官吏收拾好行装细软,出城往东沿着陈仓渭水道撤回关中。</br>  撤离前,有人建议将城内的府库粮仓尽皆烧毁,一厘一毫都不留给汉军。但在马遵的劝阻下,再加上郭淮考虑日后收复陇右还得依赖民心,于是否决了这个提议。</br>  只让军士将能带走的财货尽数带走,不能带走的分给城中百姓,这样也能保证府库中的钱财粮谷不至落于汉军手中。</br>  当关兴领着骑兵兼程赶来时,郭淮等人已去的远了。无奈之下,他只好留下三百军士入城安民,自己则领军尽力去追,希望能留住郭淮。</br>  哪知郭淮早有预料,留下了一支伏兵埋伏在险要之地断后,当关兴赶到那个山谷之时,幸好他想起张合的遭遇留了个心眼,先派前队入谷探路。</br>  当有伏兵杀出时,他暗道了声侥幸,赶紧率后队接应,这才不至于损失惨重。两军合力虽将留守的数百魏军斩杀殆尽,但前面道路已被石块大木堵死,众军遂不得进。</br>  加之天色已晚,关兴又担心郭淮在前面还有埋伏,不敢深追,只好遗憾地叹了口气,收兵回城。</br>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35_135716/7490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