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将仇鸾
    这十万人马的确在返程的路上就收到了朝廷飞马送来的紧急命令。</br>  原本将军心存疑虑,带兵走得磨磨蹭蹭的。因为虽然内阁告诉他,只要萧风给他的命令不是与造反有关的,就都可听从。</br>  但他也知道内阁派自己来的两大目的,一是援救南京城,二是盯着萧风,以防万一。</br>  第一个目的已经失效了,他赶到南京城时,看见明军正在打扫战场,城内百姓都在张灯结彩,欢庆胜利。</br>  但第二个目的还没有失效啊,而且还被萧风一语道破,让他不但尴尬,而且心惊胆战。</br>  他本以为萧风会一怒之下报复自己,把自己和这十万人马派到沿海去打下一波倭寇,光明正大地消耗这支军队。</br>  但没想到萧风却让他原路返回,去援助宣大防线。这虽然跟造反没啥关系,但他心里还是没底。</br>  结果刚走到山东地界,朝廷飞马传旨,让他带兵火速北归,去支援宣大防线。</br>  将军大惊,立刻命令军队以二点五倍速快进,谁再敢磨磨蹭蹭的,军法从事!</br>  此时在朝堂之上,丁汝夔正在指着兵科给事中的鼻子破口大骂,兵科给事中垂头丧气,一声都不敢出。</br>  嘉靖也面沉似水,时不时地睁开眼睛看看徐阶。徐阶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一直沉默也不是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开口。</br>  “丁大人,事已至此,发怒也是无用。</br>  此事当日大家也是经过充分讨论,集体决策的,并不是哪个人的主意。大家都是为了朝廷着想。</br>  好在宣大一线传回来的消息尚好,仇鸾总督不但妥善安排了来投靠的蒙古人,也把防线构筑得很是坚固。”</br>  丁汝夔冷笑道:“徐首辅此时夸奖仇鸾把防线构筑得坚固了。当日不是还曾授意廉政院去查宣大城防修缮工程之事吗?”</br>  徐阶老脸一红:“岂有此事?那是御史提出来的,老夫只是代表内阁,给廉政院下的政令而已。再说了,最后不也没查吗?”</br>  丁汝夔不依不饶:“那城防工程是天赐营造主营的,当初为何要查此事,大家心知肚明。</br>  至于最后没查,那还不是万岁英明,说边将修城,也是分内中事。让户部和兵部核查预算就行了。</br>  廉政院也不能什么都查,否则弄得人人心惊胆战,该干的事儿也没人敢干了,徐首辅才作罢的吧。”</br>  徐阶心说话虽然是万岁说的,但这压根就是萧风的话,当谁不知道呢?</br>  但此时他身处弱势,自然不敢掰扯这事儿,只是微笑不语,以示大度。</br>  听着众人吵嚷半天,嘉靖终于开口了。</br>  “胡宗宪的大捷折子已经到了,内阁和兵部议一议,论功拟赏吧。</br>  眼下江南大捷,最关键的就是宣大防线,大家不可争吵离心,当勠力同心,共守国运。</br>  萧风远在江南,鞭长莫及,朝廷收回北方兵权并无不当。然萧风对两处防线知之甚深,仍可按萧风的部署行事。”</br>  这就是嘉靖出面,为上次的集体决策开脱了一下,总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让内阁来背。</br>  而且实话实说,徐阶的考虑,绝对是一个合格的首辅应该有的,这一点不但嘉靖清楚,萧风也清楚。</br>  所以萧风对朝廷的举动,与其说是愤怒,还不如说是无奈。</br>  徐阶的思想有局限性,可他仍然是这个时段最适合的首辅人选。若是高拱或张居正上去,目前未必能做得更好。</br>  何况,萧风很清楚,这个首辅是不能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只要有人为难他,嘉靖就仍然会支持他。</br>  任何一个权臣,当朝堂中已经没有对手可以匹敌的时候,皇帝就不得不亲自下场,当他的对手了。</br>  只要宣大防线不失,这件事儿就翻篇儿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萧风和嘉靖之间都会当这件事儿没发生过。</br>  就像陆炳,一直都当禁军血洗梅龙镇的那个晚上,没有人专门寻找救治自己这件事,从没发生过一样。</br>  可其实此时宣大防线上,仇鸾并不像朝堂众人想象的那么轻松,他都已经三天没碰过火姑娘了。</br>  这三天里,蒙古和罗刹联军潮水般地冲击着宣大防线。幸亏宣大防线多年经营,坚固无比。</br>  那个罗刹指挥官极其狡猾,而且罗刹人火枪犀利。比起以往俺答汗率领鞑靼人进攻宣大防线来,这次的联军进攻更凶猛,花样也更多。</br>  他们只用部分兵力牵制主城,大队人马对着城池中的边城猛攻。边城的城墙远不如主城的高厚,相对更薄弱。</br>  虽然边城失陷,并不会直接危及主城的安危。但从边城突破,可以杀死很多主城外的平民,还可以对主城形成合围之势。</br>  罗刹人带了几门火炮,口径不大,因为太大了不好带。还有路上制作的攻城锤,用来轰击边城的城墙。</br>  好在天赐营造的质量十分过硬,不但有当年谈新仁时代的糯米三合土构筑的大量城墙,每座城中还都预备着国坊新出的“新三合土”,作为修补之用。</br>  这种新三合土让罗刹人大为吃惊,他们千辛万苦地将城墙打出缺口,后边把新的三合土和好,拿着碎石头一抹,一天功夫,就坚硬无比。</br>  罗刹人集中火枪,火力压制,让蒙古人冲锋攻城。但宣大防线里也有三千条火枪,虽然不如罗刹人的多,但毕竟是防守一方,也并不示弱。</br>  真正的战斗,仍然是肉搏战。蒙古人几次冲进边城里,都被明军打了出去。</br>  边城和主城之间的运兵通道上,骑兵和步兵纵横来去,川流不息。</br>  这是蒙古自成吉思汗时代以来,第一次倾尽整个草原之力,对大明发起的一次猛攻。加上罗刹人,达到了二十万人的规模。</br>  对于蒙古骑兵,二十万是个什么概念?当年也先大战土木堡,将明军三十万大军击败,生擒战神,也不过只有六万军队。</br>  甚至还有的史料上说,其实也先只有两万主力骑兵,剩下的都是凑数的。俺答汗杀到京城又杀出去,也只用了三万骑兵。</br>  而这一次,漠北蒙古和罗刹联军,从北往南,像滚雪球一样,收复了所有臣服的部落,碾压所有不肯臣服的部落,越滚越大。</br>  这个庞大无比的骑兵雪球,终于一头撞在了坚固的宣大防线上,掀起了漫天的腥风血雨。</br>  林彤很清楚,这种情况下,绝不可能出城迎战。哪怕宣大防线里也有一大半是骑兵。</br>  和蒙古人在草原上比骑兵,对方人数又占优,那必须要靠大量的火枪才有可能。可对方的阵营中,火枪更多。</br>  死守吧,只要是守城战,骑兵的威力就会被抵消,双方就要靠消耗人命来对决。而这种时候,守城的永远比攻城的死得少!</br>  攻城战进入到第四天时,宣大防线的人手开始紧张了,但好在补给部队带回来了几十车的霹雳弹。</br>  霹雳弹要比火枪和子弹都好造,因为没有炼钢的瓶颈,只要大量地生产火药,加上个铁皮或是木头的外壳就可以了。</br>  缺点是威力不如火枪的大,在平时的战斗中杀伤力有限。但在守城战中,这东西却能起到奇效。</br>  当雨点般的霹雳弹从城墙上扔下去时,规模化爆炸产生的气浪,将城墙下的蒙古人炸得东倒西歪。</br>  就算没死,也一时半会爬不起来,就成了乱箭下的活靶子。</br>  守城的大炮炮弹打光了,守军和百姓就去捡来一筐一筐的石头子,填塞进大炮里,对着下面轰。</br>  石头子的杀伤力虽然小,距离也短,但杀伤面积很大,对密集攻城的敌人很有效果,一门火炮能防守住一大片区域。</br>  联军的优势是人数多,且单兵战斗力强。明军的优势是身后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尤其是火药,几乎是无限量供应,支撑着守军奢侈的使用方式。</br>  但在第五天时,还是有一处边城被攻破了,敌人控制了城墙,向下冲锋,企图打开城门。</br>  但仇鸾当年刚到宣大时的保命绝招还在。眼看城头守不住了,士兵们推下巨石,将城门从里面堵得严严实实,变成了一座石门。</br>  从墙头冲进来的蒙古人气急败坏,他们想靠人把巨石搬开,却根本就做不到。外面的攻城槌把城门都快撞烂了,但后面的巨石却撞不动。</br>  攻进来的蒙古人四处寻找马匹,如果有马匹,将巨石套上绳索,几十匹马一起发力,就能将巨石拖动。</br>  可问题是,人能从城墙上杀进来,马却不可能。再神奇的宝马,也没法从城墙上爬进来,所以他们只能想办法抢明军的马。</br>  他们并没有等很久,林彤就带着骑兵冲入了边城,纵横来去,冲杀着没有马的敌军。</br>  失去了马匹的蒙古骑兵,就像断了腿一样,战斗力大减,而且能从城墙杀进来的敌军毕竟是少数,扛不住上万骑兵的冲杀。</br>  随着明军的步兵涌上城头,边城失而复得。这样的争夺,在众多边城中,反复上演着。</br>  随着宣大防线越来越吃紧,朝堂中的氛围也越来越紧张。丁汝夔几次要求向宣大增兵,嘉靖和内阁都不吭声。</br>  这不是他们不关心宣大一线,实在是无兵可增了。派去增援江南的十万大军里,就有京城派出去的两万军队。</br>  此时京城守军已经只有不到三万人了,再派兵出去,京城就没人了。万一真的发生意外,京城怎么办?</br>  山海关内外的守军也调走了几万人,不能再调了。其他地方的兵马,远水救不了近渴。</br>  现在只能希望那被调走的十万人,快马加鞭,挑战极限了!</br>  关外,大队人马正在进入草原,但走得却并不是很急,只是流星探马来回奔跑,递送消息。</br>  塔克世跟在李成梁的身边,手里摩挲着火枪,跃跃欲试。</br>  “大人,既然探马报知宣大一线已经打得很激烈了,我们为何还不火速进兵援救呢?”</br>  李成梁摇头道:“塔克世,你这样打仗,只能打小仗,是打不赢大仗的。</br>  宣大防线何等坚固,萧大人又早就算到漠北蒙古会出兵攻打,岂会不做足准备?</br>  宣大防线再危险,也是守城之战,不会溃败的。可我们冲上去,是要和蒙古骑兵对冲,和罗刹火枪对轰的!</br>  咱们被朝廷调走了人马,现在剩下的只有三万骑兵,火枪不过千条,这个时候冲过去,肯定是全军覆没。</br>  我们得等到双方都要打不动的时候,忽然冲锋,内外夹击,才能摧枯拉朽,一举成功。”</br>  塔克世敬畏的看了李成梁一眼,不敢再说什么。</br>  但李成梁也确实误判了一件事儿,宣大防线被调走的两万多人确实影响很大。</br>  老弱残兵也是兵,尤其越打到后面,人手就越重要,漫长的宣大防线上,已经很难保证每处城防都有人了。</br>  好在各城之间的通道是畅通的,林彤带着一个万人骑兵队,像旋风一样在各个边城之间穿梭,哪里缺人补哪里。</br>  就像螺旋桨,明明有很大的空隙,但一旦快速地旋转起来,空隙也就消失了。</br>  坚持到第七天的时候,空隙越来越多,就像螺旋桨被崩掉了了个扇叶,林彤的骑兵队已经快补不过来了。</br>  第十天,宣大保卫战最艰难的一天终于来临了。城墙之上,成千上万的蒙古兵和明军厮杀着,</br>  林彤身中两刀一枪,剩了半条命被亲兵抢下来,送回了大同城。机动补位的骑兵队失去了领袖,螺旋桨上的残破扇叶停止了旋转。</br>  仇鸾面如土色,看着浑身是血的林彤,脑子里只有两个字:完了。</br>  骑兵们看着仇鸾,等着他下命令,仇鸾张惶的指着林彤的副将:“你,你来带队!”</br>  “他不行!他经验不够,虽然勇敢,但看不清整个战场形势,不知道该把骑兵往哪儿领!”</br>  林彤捂着胸口的枪伤,断然否决了仇鸾的命令。骑兵将官们面面相觑,听总督的,还是听总兵的?</br>  仇鸾咬牙切齿:“我也知道他不行,可你连马都上不了了,他不行也得行啊!他不行,谁还行?”</br>  “你,大人,你行!只有你上,咱们才能挺得住!”</br>  林彤的话不但震撼了仇鸾,也震撼了骑兵将领们。跟在仇鸾身边的四大护卫差点笑出声来,好在看着林彤的惨样,及时刹住了车。</br>  仇鸾连连摆手:“林老弟不要玩笑,本督我……”</br>  林彤深吸一口气,大吼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将军吗?你当过甘肃总兵!你带兵打过大胜仗!</br>  你杀入蒙古人腹地,死一百,杀一千!你他妈的都忘了吗?啊?</br>  你是不是装怂装得太久了,都他妈的忘了自己是谁了呀?啊?”</br>  林彤不顾一切狂吼起来,吓得仇鸾面如土色。老子告诉你这些秘密,是拿你当自己人,不是让你喊出来坑我的呀!</br>  “住口,你住口!我没有,我没有打过什么大胜仗!那次仗我打败了,我杀了一千,死了八千!”</br>  “放屁,你放屁!你杀了一千个鞑靼骑兵,只死了不到一百人!你吃空饷,你不敢承认自己的大胜!”</br>  仇鸾恨不得掐死林彤,但他被林彤的狂吼骂得全身发麻,竟然一动都不能动。</br>  所有的将官都用惊讶而崇拜的目光看着仇鸾。作为基层将官,他们都明白吃空饷是怎么回事,也都见怪不怪。</br>  但仇鸾竟然有过那样辉煌的战绩,这才是真正让他们不可思议的。</br>  这事儿换任何一个人说出来,他们都不信。可他们都知道林彤是什么人,林彤是不会说谎的。</br>  那真相就只有一个,总督大人真的曾经是个很牛逼很牛逼的将军。</br>  林彤吼声太大,震动了伤口,又晕了过去,现场的众人都陷入了沉默。</br>  仇鸾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大喊一声。</br>  “拿本督的盔甲来!”</br>  他顶盔贯甲,骑上白马,身边跟着胡大、苗二、田三、范四四大护卫,带上最后的机动力量,一万骑兵,开始旋转起来。</br>  仇鸾心里很清楚,现在怕死也没用了。这一战,他输了也是死,逃了也是死,唯一只有一条活路,那就是赢。</br>  他一边跑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我是福将,萧风也说我是福将!萧风说宣大一线坚如磐石!</br>  这已经打了十天了,援军应该很快就要到了。李成梁也应该很快就要到了,稳住,老子能赢!”</br>  仇鸾并不知道李成梁在路上磨洋工,等着他们双方的消耗。要是知道,他一定要写奏折向朝廷告状。</br>  蒙古军队里那些刚叛变的漠南首领,当年都是跟随俺答汗南征北战的,熟知仇鸾的底细。</br>  当见到林彤重伤被抬走,过了一会儿仇鸾带队冲上城头时,忍不住变了脸色。</br>  漠北蒙古的首领和罗南德公爵不明所以,漠南蒙古的首领便将仇鸾的可怕之处一一告诉了他们。</br>  “当年俺答汗带着三万兵马杀进古北口,势如破竹,无人可挡,连大明天师萧风都被俺答汗俘虏了!</br>  只有此人,率领两万骑兵,冲出大同城,一路追杀。截杀了我们两千人的运输队!</br>  这还不算,接下来,他又全歼了奉命守在古北口的大将德尔哈率领的九千精锐骑兵!</br>  这还不算,最后他还率领两万骑兵杀到京城,一路追着我们的屁股,在入世观展开血战!</br>  这还不算,他还作为正使,只带着两个人进入俺答汗的大营,与俺答汗谈判!</br>  想当年,一句‘走,不谈了’,成为了大明使臣的巅峰之作,在草原之上广为流传!</br>  我们草原上的部落,这些年最怕大明的两个人,一个是萧风,另一个就是仇鸾!”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33_133864/7515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