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羊有了,剩下的就挖基础,把朱家的根基埋得再深一些。</br>  世家,门第高贵并且世代相延续的人家。</br>  朱家第三代的目标有些远大。</br>  但对于这群有志气的年轻人来说,父辈已经做到了极致,他们再怎么做,也不可能超过官至宰相的三叔,也不可能超过立下战功,获得爵位的六叔。</br>  还有桃花满天下的七叔朱顺德,更是清流一派的顶峰,人称“朱文公”,是大燕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学术集大成者,朱学派代表人物。</br>  为什么叫做“朱学派”代表人物呢?</br>  基于朱氏书塾教学模式,随着朱家牵头的教育基金会遍布大燕,一个以“实践出真知”的务实学派诞生了。</br>  这群学生分布各行各业,知识千奇百怪,他们遵守儒家、法家等各种古代的思想体系与学说,但同时,他们认识——实验是检验一些真理的标准。</br>  也就是说,不管你学什么的,你想证明你学的东西是于人、于社会、于国家有用的,那你就需要拿到实际中去应用。</br>  真的能带来好处了,那才是真理。</br>  如果它不能带来正向的影响,反而是拖后腿的,那就是开历史的倒车,是糟粕。</br>  当此学派一出,不是没有老古董震怒,想要反驳。可务实派、实践派表示:“可我们真的证实了我们所学的东西有用啊!”</br>  “你看,大燕堪舆是我们务实派的地理学家、地理研究人员画的。”</br>  “你们现在在用的铅笔、纸张,甚至是厕纸等等,也是我们务实派的作品。”</br>  “还有自行车、眼镜、火柴、煤炭……”</br>  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从“科学研究”和“实践”走出来的。</br>  他们甚至还研究出了蒸汽机理论,从而引发了蒸气机械的暴动——从蒸气马车到蒸气轮船,直接改写了整个交通运输史。</br>  当第一辆蒸汽火车在轨道上奔跑时,照相机的发明者宣乐邦用他制作的伸缩式木箱照相机拍下了第一张照片,并且刊登在了《大燕科技报》上,引起了世人的轰动。</br>  “我的天?!这是什么?!这么长的东西,竟然不用马也能跑?!”</br>  一位秀才打开报纸,整个人震惊,差点以为自己买的是奇葩小说报,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荒诞的事情。</br>  但他反复打开报纸,从印刷到刊号,十分确定,这就是《大燕科技报》,没错啊。</br>  “啥?”听他读报纸的大娘一脸浆糊,没听懂。</br>  “大娘,你听听,我先看看……”囫囵吞枣的读完,秀才疯狂了,“我的天?!这竟然是真的?传说中的蒸气火车,真的被他们给弄出来了……”</br>  原来,之前就有什么蒸气车的传闻出来,大部人都不清楚,觉得又是那群疯狂的科学家在吹牛了。</br>  水烧开了,怎么可能能让马车跑起来?</br>  那马车之所以叫做马车,不就是因为有马吗?</br>  就是自行车,那也是人骑着,两条腿用力踩,才跑的。</br>  “火车,他们发明出了火车!”</br>  “你们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就是像毛毛虫一样的长车子,只要驾两个轨道,它就一直能沿着轨道跑,不用人拉,也不用马,烧个煤就跑了。”</br>  “我的乖乖!难怪之前说煤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一定要把北蒙打下来,原来是因为这,我还以为是因为北边草原比较大,可以养牛养羊呢。”</br>  “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上面多的是聪明人,我们大燕该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才是最好的,人家比我们懂得多了。”</br>  “就是。只要听国家的,肯定没错。”</br>  ……</br>  大家只顾着高兴蒸气火车的事了,一时间到没有注意到伸缩式木箱照像机的事。</br>  一直到后来,报纸上专门刊登了“女强人”朱淑静的消息,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世上有了一种,只要按一下,就能留下人的画像的东西?!</br>  “人的画像,按一下就可以了?”有大娘迷糊,“不需要画师吗?”</br>  “不需要,报纸上说了,京城衙门已经用了,以后大家再去办古籍,就不用坐在那儿等画像画肖像画了,人家那人东西,一按,卡察一声,就好了。看到没有,报纸上的这张照片,就是卡察一声出来了。”</br>  还有人不信,跑到衙门打听。</br>  结果没多久,衙门外面的公告上,就贴出了不少带人像的“犯罪公告”,告诉众人,最近衙门又抓获了谁谁谁,犯了什么罪行,处以什么法律处置。</br>  上面显示,照片是用“伸缩式木箱照像机”拍的,与本人相似度80%以上。</br>  渐渐的,报纸上频繁出现照片,从人物到动物,再到风景。虽然是黑白色的,偶有瑕疵,但见得多了,慢慢也就让他们明白了什么叫“拍照”。</br>  后来街头出现照相馆后,便有人去尝鲜了。</br>  “原来照片是这么一回事啊!”有人恍然大悟,盯着自己的照片,再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果然很像。</br>  再来后来,就流行照片,把照片寄给远方的亲人了。</br>  如果说,照相机的出现,还不够足以改变生活的话,那么“电”的出现,可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br>  当巧工坊宣布,他们发现了电,没多久“巧工坊体验馆”就出现了电风扇、电灯泡、台灯等物,简直叫人震惊。</br>  但凡去体验过的人,都呼“神迹”!</br>  “我的天?!这东西我们普通老百姓真的能用吗?这不会是贵人才用得起的东西吧?”</br>  巧工坊员工:“大娘,你放心,这东西跟风扇一样,以后肯定也会普及到千万家,所有人都用得起的。只是现在还是一个概念产品,各个方面还不成熟,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朝廷的招标,获得朝廷的特许证。”</br>  特许证,就是一旦出现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而私人又想经营时,需要获得朝廷的特许经营权认可。</br>  只有有了这东西,巧工坊才能着手生产,面向民众。</br>  “啊,又要特许证啊……之前那个蒸汽火车都还在搞,就听说上了报纸,后面就没消息了。你们这个,也不知道啥时候去了。”</br>  “大娘,我们大燕的第一条铁路修建权已经获得许可,正在着手修建了。至于建在哪儿,怎么一个建法,上面还没定呢。等定好了,肯定会公布出来。建铁路可是大事,到时候肯定要发招工公告。”</br>  “是朝廷发的吗?那敢情好,朝廷发的,就没有拖欠工资的。要是不远的话,我让我儿子也去报名。”</br>  ……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
            
            
本文链接:https://www.picdg.com/101_101310/68846482.html